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8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66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钙荧光探剂的研究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钙荧光探剂测量活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的方法在钙研究中已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技术。特别是由于新的一代荧光探剂的合成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发展,使其应用更加广泛。由于国内使用这种技术的实验室逐渐增多,本文将系统介绍钙荧光探剂的发展、测量原理和方法、新的常用钙荧光探剂的比较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鹤顶兰胚囊发育过程中微管变化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镜的观察确定了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胚囊发育属单孢子蓼型。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及共焦镜观察了胚囊发育过程中微管分布的变化。当孢原细胞初形成时,细胞内的微管呈网状分布。之后,孢原细胞体积增大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延长,进入减数分裂Ⅰ。微管由分裂前的网状分布变为辐射状排列。二分体的两个细胞内的微管分布一样,呈辐射状。四分体的近珠孔端的3 个大孢子解体,细胞内的微管消失。靠合点端的功能大孢子内有许多微管呈网状分布。当功能大孢子进入第一次有丝分裂时,细胞内的微管由网状变为辐射状,从核膜伸展至周质。再经两次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在核分裂之前微管一般是呈网状分布并紧包围着核。在分裂期间二核和四核胚囊都呈极性现象,微管系统也呈极性分布。微管在八核胚囊内的分布变化情形特别复杂。首先,八核分别作不同程度的移动,其中两个核移向胚囊中央,珠孔端和合点端的3 个核分别互相靠拢,形成3 个区,即中央区、反足区和卵器区。胚囊未形成区时,8 个核都被网状分布的微管包围着。当胚囊明显分成区时,反足区内的微管仍作网状分布。中央区的微管分布则趋疏松,形成篮形结构,包围着液泡和两个极核。在  相似文献   
23.
利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携带有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的质粒pJIT101导入京花1号小麦幼胚细胞。方法是将小麦幼胚细胞进行高渗缓冲液预处理,用微米级的激光微束处理,然后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具抗性的愈伤组织及绿色小植株。第一年,从150个小麦幼胚中,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4株绿苗,取两株进行NPT-Ⅱ酶活性分析,测到了NPT-Ⅱ酶的活性。第二年重复实验,从245个小麦幼胚中,经筛选获得1株绿苗,进行了叶片DNAPCR扩增检测,转化的绿色小苗扩增出所导入的NPT-Ⅱ基因编码的片段。结果表明,外源NPT-Ⅱ基因已导入了小麦,并实现了整合表达。  相似文献   
24.
CUIJIE  YANLI 《Cell research》1995,5(2):165-179
Using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we have found that the in cells loaded with fluo-3/AM,highest intracellular Ca^2 in the perinuclear reg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Golgi apparatus.The spatiotemporal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Ca^2 in living human fibroblasts exposing to calcium-free medium in response to agonists has been investigated.PDGF,which releases Ca^2 from intracellular stores by inositol(1,4,5)-trisphosphate pathway ,produced a biphasic transient rise in intracellular calcium.The initial rise was resulted from a direct release of calcium from the golgi apparatus.Calcium could be also released from and reaccumulated into the Golgi apparatus by the stimulation of thapsigargin,an inhibitor of the Ca^2 transport ATPase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store,Permeablizing the plasma membrane by 10μM digitonin resulted in the calcium release from the Golgi apparatus and depletion of the internal calcium store.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olgi apparatus plays a role in Ca^2 regulation in signal transduction.  相似文献   
25.
He-Ne和CO2激光对茶树花药培养的药裂率和出愈率的影响,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按出愈率和愈伤组织生长状况的序列:He-Ne:20J/cm^2〉CK〉He-Ne:30J/cm^2〉CO2:35.4J/cm^2。对He-Ne激光照射花药及其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主要表现在弱酶带的变化上,无规律差异。  相似文献   
26.
CO2激光治疗慢性宫颈炎67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CO2激光对67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了治疗,经复查,治愈率98%,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27.
激光诱变选育AC10菜用大青豆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性杂交和激光红宝石辐照交替进行,经10多年的研究、试验、选育出一个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特高的菜用大青豆-AC10。AC10菜用大青豆,系早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迟播、产量高、效益好的品种。全生育期110天、80-85天采摘青毛豆、单产鲜毛豆700公斤以上,老豆单产160公斤左右。据农业部谷物测试中心分析,蛋白质含量48.32%,脂肪含量21.36%,合计69.68%。查新结果表明,为国内  相似文献   
28.
本文引用等效模型,对激光消融过程进行了推导与计算,和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所得公式与实验结果能较好相符,可用于描述紫外激光消融过程。  相似文献   
29.
等电聚焦表明,北京鸭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由等电点分别为5.0,5.3,5.9,6.1和6.5的五个主要的活性组分(电荷异构体)构成,利用分析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进行电荷异构体的制备级分离,采用三氯乙酸沉淀法快速确定蛋白条带的位置,电渗洗脱法回收蛋白,获得其中两个电荷异构体,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电荷异构体的活性,氨基酸组成,二级结构等性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0.
采用Rotofor等电聚焦和分子筛技术纯化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链激酶(r—SK),其纯度为97%。比活性1×106IU/mg,回收率41%。分析所纯化的r—SK N端氨基酸顺序证实其1—15个氨基酸顺序与SK基因的核苷酸顺序所示3联密码子一致。以纯化r—SK为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构建了分泌抗r—SK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4D11),该McAb属IgG1亚型.特异地作用于r-SK和C组口溶血性链球菌分泌的SK。用底物显色法测定该McAb可抑制SK对纤溶酶原的激活。Western blot法证实该McAb能识别分子量为16 250Da的r—SK的CNBr裂解片段。推测SK蛋白中第71残基至第237残基间的氨基酸顺序参与SK与纤溶酶原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