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7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心理治疗是指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方法,以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达到身心健康的一项工作.心理护理在宁养医疗服务工作中能解除癌症晚期病人对疾病的恐惧、悲观、绝望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与病魔作斗争,使癌症晚期的病人情绪稳定,心理压力得到减轻,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2.
在儿童的早期,单纯疱疹病毒1型能在感觉性神经元中形成潜伏性感染,然后成为复发性疾病的储存场所。在感觉神经元中消灭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目前尚不可能,但现代研究发现,宿主免疫在维持该病毒潜伏状态上起一定的作用。本文提出证据,证实CD8T细胞调节潜伏状态时单纯疱疹病毒1型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3.
微囊藻毒素与自然水体中细菌VIVIFORM状态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VIVIFORM状态是直接关系到自然水体水质评价和环境保护的生态现象 ,其形成机理相当复杂 ,但环境胁迫是主要诱因。通过人为改变湖水中的微囊藻毒素 (MC LR)水平 ,对水体中蓝藻毒素与细菌VIVIFORM状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较高的毒素水平对水体中细菌种群总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能刺激VIVIFORM细菌转化成可培养状态 ,从而证实了自然水体中蓝藻毒素与水细菌VIVIFORM状态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4.
同种竞争压力对小泡巨鼠贮藏油茶种子行为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2002年11~12月,在四川省都江堰地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利用人工修建的半自然状态围栏进行实验,研究了小泡巨鼠在有同种竞争存在条件下对油茶种子的埋藏行为。结果表明,小泡巨鼠在有竞争存在条件下,显增加了埋藏油茶种子的量。这一结果支持了“竞争的存在刺激鼠类埋藏”的假说。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小泡巨鼠在有竞争存在条件下,显增加了对埋藏种子的搬运距离,每个贮藏点埋藏种子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同时埋藏的生境更多地偏向于遮蔽较好的微生境(草丛底层、灌丛下层)中。这些行为策略有可能有利于种子被埋藏植物的种群扩散。在讨论中,我们还通过比较鸟类和兽类在感觉器官上的差别,分析它们在有竞争存在条件下所采取的不同贮食策略。  相似文献   
75.
细菌生物膜对医学的影响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不是细菌细胞随意堆积的结果,而是细菌相互协调构成的具有高度分化结构的群体。细菌从浮游的生长状态到形成成长生物膜模式,涉及到多种相互交错的信号传导通路。通过各种信号传导系统,细菌来协调其生理活动,以趋利避害。细菌数量阈值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细菌信号传导系统,  相似文献   
76.
在Vandermeer的昆虫矩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吸收状态的昆虫种群矩阵模型。并且导出了k步吸收状态与转移状态的矩阵表达式,将有助于昆虫种群动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77.
飞蝗变型及体色多型的内分泌控制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飞蝗具变型现象,散居型和群居型在形态特征、生理机能、行为及体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保幼激素已被证实能诱导飞蝗散居型绿色的出现。近年,从飞蝗心侧体成功地分离了一种神经肽——黑化诱导激素([His^7]-corazonin),并用白化型进行检测,证实了其对体色黑化作用的活性。不同时间对飞蝗若虫注射不同剂量的[His^7]-corazonin,能诱导出现除绿色以外的散居型体色,如浅褐色、褐色、赤褐色、黑色等;也能诱导出现群居型的体色,即黑色配以橘黄色的底色。而且,对散居型若虫注射[His^7]-corazonin能诱导其形态向群居型转换。这些研究证实[His^7]-corazonin对飞蝗的变型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但又不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白yuan的消化生理过程,利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白yuan胃肠道5种内分泌细胞:5-羟色胺(5-HT)、脑啡肽、P物质、胃动素和抑胃素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HT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尤其是盲肠和直肠;而腺胃、肌胃和幽门中均未发现该类细胞。脑啡肽和P物质细胞数量明显较5-HT少,它们稀疏分布于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无显著的分布积聚区。抑胃素和胃动素在整个胃肠道中均无分布。分析表明白yuan胃肠道5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与其他鸟类相似,但与其他脊椎动物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9.
一种快速鉴定转基因植物纯合体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转化中鉴定转基因植物的整合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常规方法是对独立分离的转基因T1代植株产生的T2代进行转基因分离比率研究,以检测T1代的转基因整合状态,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浪费了T1代资源。本介绍一种应用双重定量实时PCR技术鉴定转基因植物纯合子的新方法:以T1代植物DNA为模板,根据转基因后代的Ct表型值鉴定其转基因整合状态,Ct值接近2的为转基因纯合型,Ct值接近1的为转基因杂合型。用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对数十个T1代转基因幼苗的整合状态进行快速鉴定,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80.
Ref—1:一种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多功能蛋白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f-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多功能核蛋白,既具有AP核酸内酶活性,又是多种转录因子的还原性激活剂,同时还作为转录因子抑制一些基因的转录活性。它在肿瘤、凋亡、生长发育及衰老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