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幼鳖胃肠胰组织中主要消化酶活性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分析了中华鳖幼鳖胃肠胰组织中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最适pH,最适度物浓度及Nacl对淀粉酶的知效应,在测定的最适条件下比较了三种酶在胃肠胰不同部位组织中酶活性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2.
长吻Wei和南方大口鲶胃肠道消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长吻Wei(Leiocassis longirostris)、南方大口鲶(Silurus meridionalis)胃、肠道所作大体解剖观察对比、粘膜扫描电镜观察、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测定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大口鲶的胃壁和胃粘膜皱褶非常发达,其伸缩能力远强于长吻Wei。但长吻Wei的胃、肠粘膜的分泌功能较南方大口鲶强,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强于相近体重的南方大口鲶。南方大口鲶的发达的胃壁作用可能在于有较强的伸张能力以便一次性地食贮较多或较大个体食物,并在胃内进行初步消化。总体评价,长吻Wei一次性的摄食能力不如南方大口鲶,但对同种食物的消化能力强于相近或相同体重的南方大口鲶。南方大口鲶胃、肠道消化生理特点适于一次捕食较大个体食物,具间歇性摄食的消化生理特点。而长吻Wei则适于以较高摄食频率和对食物较强的消化利用率以适应营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3.
徐在宽 《生物学通报》1997,32(11):46-47
极鱼又称佳鱼、胖崛、季花鱼、鳌花鱼、桂花鱼、花鲫鱼等。分类学上属够形目、鳍科、鳍亚科,也有分作暖妒科、鳜亚科的。鳜鱼肉质细嫩口感好,无细刺、味香鲜美、营养丰富。鳅鱼外形、肉质与海鲜石斑鱼相似,故美其名“淡水石斑”。常食鳜鱼还具补虚劳、益脾胃等功能。过去一直靠天然水域捕捞,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量少价高。另外,作为观赏鱼也日益受人们的青睐,因此对其研究和养殖受到国内外重视。1生活习性鳅鱼是营夜间底栖伏击型肉食凶猛鱼类。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透明度高,溶氧充足、水草繁茂的河湖中生活,一年中没有明显的停…  相似文献   
104.
皱纹盘鲍脓疱病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太武  丁明进 《动物学报》1997,43(3):238-243
1993年9月以来,大连地区许多养鲍厂的皱纹盘鲍都发生了严重的脓疱病。通过病理组织切片研究证明,脓疱病的病灶是从鲍足下表面开始逐渐扩展向足的深部,由于该病的唯一病原菌-河流弧菌Ⅱ的大量繁殖瞳的结缔组织、肌纤维坏死瓦解或破碎,病灶中只剩下鲍的血淋巴细胞、弧菌及细胞碎片。  相似文献   
105.
对虾病毒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其病害亦日趋突出。对虾病原的研究,特别是病毒性病原的研究,是当前我国发展对虾养殖业的重要课题,它对虾病的防治与检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此,我们对近十多年来已发表的有关对虾病毒方面研究的论文和资料作一概述,希望能对同行的研究工作有所稗益。l对虾病原的研究l.且国外已发现的对虾病毒种类自1974年Cou。h【‘’报道了第一种对虾病毒以来,共发现了15种病毒或似病毒颗粒:对虾杆状病毒(BP)、对虾中肠腺坏死病毒(BMNV)、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对虾传染性皮下与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  相似文献   
106.
田恬  王庆  罗洪添  杨宇峰 《生态学杂志》2016,27(6):2009-2014
休眠卵是桡足类的重要生存策略,其在沉积物中的丰度对水体种群的补充具有重要意义.干塘是池塘养殖管理的重要措施,对池塘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2014年2月15日(干塘前)和3月2日(干塘后),分别采集广州市南沙区养殖池塘内表层沉积物,研究沉积物中桡足类休眠卵对浮游种群的潜在补充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干塘前未冷藏沉积物样品在盐度20时的潜在补充量和孵化率最高,4 ℃冷藏4周后最高值出现在盐度为15的处理组.干塘后未冷藏沉积物样品在盐度15时的潜在补充量和孵化率最高,冷藏4周后最高值出现在盐度为20的处理组.这说明干塘前桡足类休眠卵的潜在补充量显著高于干塘后,且干塘对沉积物中休眠卵的持续孵化时间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中国的河蟹养殖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1583)又名河蟹、大闸蟹、毛蟹,是水产珍品。中国的河蟹生产历史,经历了狩猎、增殖、养殖三个时期,都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河蟹资源和水域生态平衡。近十多年来,河蟹养殖迅速发展,目前的年产量已超过10万t,年产值约100亿元。由于种苗混杂和传统养鱼技术的影响,总产虽高、个体却小、效益甚微,面临严重的市场危机。与此同时,结合河蟹生产的科学研究迅速发展,成果丰硕。当前已有可能认真总结,应用现代科技,走工业化集约式养殖河蟹的道路,以优质、大规格商品蟹和软壳蟹拓宽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08.
国外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概况陈来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引言浩瀚的海洋是地球上的生命的摇蓝。它覆盖地球表面积的71%,尚未被利用的海洋与海岸的有效面积比陆地大5-10倍。海水含有生命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丰富无机物。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约达16万种)。它们不仅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还有大量未被开发利用的生物(据估计,已被开发利用仅占1%)。  相似文献   
109.
山东省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陆巽生,杨鸣,江成,杨俊杰(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刘建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自90年代以来,提出建设"海上山东",并实施了"科技兴海"战略,海洋经济有了较快发展。1993年海洋产值320亿元,居全国首位,其中与海洋生物技术相关的产业产值220亿元。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43%。按全省海洋产业发展规划,至2010年全省海洋产业产值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左右,科技进步对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65%以上。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biofloc-based culture system, BFS)是一种基于培育和调控微生物群落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然而,目前对于BFS在不同生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构建过程还不清楚。【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探究BFS在3种不同生境(水体、絮团和对虾肠道)的细菌群落组成;通过溯源分析和中性模型等方法,探究不同生境细菌群落的特征及其构建过程。【结果】3种生境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具有显著性差异,絮团和对虾肠道的群落结构和组成最为相似,溯源结果显示对虾肠道有98.76%的细菌类群来自絮团,仅有0.83%的细菌类群来自水体;3种生境共有的细菌主要为鲁杰氏菌(Ruegeria),在水体、絮团和对虾肠道中的丰度分别为1.72%、7.34%和6.00%,水体中特有的扩增子变异序列(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 ASV)数量为89个,主要属于海茎状菌(Maricaulis)和欧文威克斯菌(Owenweeksia),絮团中有56个,主要为莱茵海默氏菌(Rheinheimera),而对虾肠道中仅有10个,主要属于玫瑰杆菌(Roseobacter);中性模型结果表明,水体、絮团和对虾肠道细菌群落构建均符合中性模型,表明3种生境中细菌群落构建均受中性过程主导。【结论】在BFS系统中,不同生境的微生物群落具有显著差异,对虾肠道细菌主要来自生物絮团,而3种生境的细菌群落构建过程由中性过程主导。这些结果为调控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