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桂西南早熟荔枝实生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83份早熟荔枝(品种)单株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筛选出多态性高的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8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07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3.59%,表明桂西南早熟荔枝实生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用NTSYS软件计算出这83份材料的DICE相似系数在0.64~0.95之间,遗传亲缘关系较近;用UPGMA方法构建分子树状图,在相似系数0.75时,可将栽培品种与桂西南早熟实生单株区分开。各地区资源混杂聚类在一起,不能按地区单独聚类。  相似文献   
12.
珍稀树种格木蛀梢害虫的种类鉴定与发生规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534-538
格木 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一个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蛀梢害虫的严重为害长期制约着其人工林的健康发展。基于对格木蛀梢害虫种类的鉴定,以及若干造林模式的虫害调查,初步总结了格木蛀梢害虫的发生规律。格木蛀梢害虫为荔枝异形小卷蛾 Cryptophlebia ombrodelta L,主要为害格木未完全木质化的嫩梢,严重影响其干形和长势。从广东格木种源家系试验林虫害发生的时空格局分析,荔枝异型小卷蛾繁殖快,在纯林中扩散迅速,而且所有种源、家系均受害,因此格木不宜营造大片纯林。格木与桉树以及米老排、红锥等速生树种同龄或异龄混交模式中,格木处于林冠下,其受害率明显下降,说明与速生树种混交能够控制荔枝异型小卷蛾的发生与为害;而与生长速度接近的马尾松混交,因二者处于同一林冠层,对虫害控制效果差;这种差异可能与荔枝异型小卷蛾不适应荫蔽环境有关。研究首次明确了格木蛀梢害虫种类,初步摸清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适宜的造林模式,为格木人工林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室内从18个赤眼蜂蜂种中筛选出食胚赤眼蜂Thichogramma embryophagum Hartig、安荔赤眼蜂Thichogramma oleae Voegele et Pointel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食胚赤眼蜂与安荔赤眼蜂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寄生率分别为21.67%和29.00%,寄生蜂的羽化率分别为81.76%和80.49%,显示出这两种蜂在生物防治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温州沿海岛屿众多,水文环境复杂,疣荔枝螺(Reishia clavigera)是岩相潮间带常见种,对其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有助于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种质资源。本实验对温州沿海14个典型岛屿的158个疣荔枝螺个体,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得到158 条长度为672 bp的序列,A、T、C、G 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23.0%、38.4%、17.4%和21.2%。共检测到保守位点562个,变异位点108 个,其中包括简约信息位点57 个,单突变位点51 个。所有个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8 0 ± 0.029 7,单倍型多样性为指数Hd为0.978 ± 0.006,平均核苷酸差异度为5.328。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005 7 ~ 0.011 1之间,群体内遗传距离在0.005 7 ~ 0.010 8之间,不同疣荔枝螺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处于同一水平。霓屿岛和大竹峙岛群体内遗传距离最小,洞头岛群体内遗传距离最大。共检测到102 个单倍型,大部分单倍型聚合为一支,没有形成明显的区系结构,各个岛屿的疣荔枝螺存在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5.
荔枝果实在5℃下分别冷藏2h,5d,30d后,货架期品质明显降低;果实果皮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和POD活性升高。同时测定了不同冷藏处理果实货架期间密闭状态下的CO2和乙烯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经硫酸铵盐析和SephadesG-100,Q-Sepharose和PhenylSepharose柱层析分别纯化后,得到了电泳均一的荔枝多酚氧化酶,荔枝多酚氧化酶在SDS和CATB存在下测得的酶活性略有降低,但在TritonX-100下活性有所增加,丁酸等短链的脂肪酸对酶活性起抑制作用,而亚油酸等长链的不饱和脂肪酸则起促进作用,另外,荔枝多酚氧化酶活性还明显受FeSO4和SnCl2所抑制,但能补Ca  相似文献   
17.
 无核荔枝是荔枝中较为珍贵的品种,有丰富的假种皮,种子多退化,属焦核品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小孢子四分体形成后,虽然出现有些小孢子形状不规则,原生质少或无等现象,但也有发育正常的花粉粒。而大孢子在各个发育阶段均会出现各种败育现象,因此无法形成胚,这是产生焦核的主要原因。淀粉粒的积累和分布对胚囊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其分布具有一个动态的变化途径,这与挂绿荔枝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2004~2005年,对珠海市斗门区有机、常规和天然荔枝园的蜘蛛群落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荔枝园蜘蛛群落丰富度S值天然>有机>常规荔枝园;多样性指数H'值有机>天然>常规荔枝园;均匀度E值有机>天然>常规荔枝园.说明进行有机管理的荔枝园对蜘蛛群落的多样性影响较小,有利于保护和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力.有机、常规荔枝园的优势类群均为园蛛科、皿蛛科和球蛛科,而天然荔枝园除这三者外,跳蛛科也明显增加.除天气因素外,更重要的还与人为农事活动干扰程度直接相关.有机荔枝园不使用化学农药,蜘蛛种类多,个体数也较多.而常规荔枝园由于频繁地使用了化学合成物质,蜘蛛种类和数量较少.说明施用大量的化学农药,对蜘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防治荔枝蝽的田间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害虫种群动态、虫口减退率和校正虫口减退率3个指标评价了毒死蜱及高效氯氰菊酯单独使用和复配使用对荔枝蝽的野外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和9%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是防治荔枝蝽象的有效配比,防治效果较好,药效持续时间较长。2种杀虫剂复配使用无增效作用,但能够降低害虫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在荔枝蝽虫口密度较低时可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20.
寄主植物对荔枝蒂蛀虫产卵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观察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Bradley对寄主植物品种、器官及器官部位的产卵选择性规律。结果表明,与老梢相比,荔枝蒂蛀虫明显倾向于选择嫩梢产卵;4个荔枝品种果枝中以妃子笑上落卵数最多,在淮枝、糯米糍荔枝果实上较少,桂味荔枝上最少;不同的荔枝品种果实气味引诱雌虫产卵的能力不同,其中妃子笑引诱力最强,淮枝、糯米糍引诱力较低,桂味最低;在同一荔枝果实不同部位的落卵量,以果皮上、下两部分较大,全果明显低于果皮上部,而荔枝肉和荔枝核上没有落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