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目的:通过建立动物损伤模型,分析RECK基因在兔子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的表达与动脉内膜变化和官腔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兔子手术损伤侧的动脉血管设置为实验组,未进行手术操作的一侧动脉作为对照组。建立动脉模型的四个时间点7、14、21、28 d,在麻醉状态下处死模型动物。取得所需长度的损伤动脉血管及对照组动脉血管。将取得的标本进行HE病理染色,通过计算机图像计算软件观察标本动脉内膜随时间的变化;同时通过western-blot方法测定RECK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测量RECK基因表达量。结果:血管手术损伤后,血管内膜面积在随着术后日期的增长呈逐渐增厚变化,血管内膜与中层比值逐渐增大,同对照实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的中膜无显著增生。结论:RECK基因在组织中表达变化影响MMPs基因表达。实验论证了在动脉损伤后RECK基因参与了血管再狭窄,为血管再狭窄研究寻得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MMP-1、MMP-3 和MMP-13 在慢性睡眠剥夺所致颞下颌关节损伤中表达的变化,探讨慢性睡眠剥夺所致颞下颌 关节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多平台(MMPM)建立大鼠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将90 只成年雄性Wastar 大鼠随机分为小平 台组、网格组和对照组。小平台组和网格组大鼠接受每天18 h的睡眠剥夺和6 h间歇期(10:00-16:00),间歇期大鼠正常笼养。实验 第7、14 和21 d时分别观察动物的行为学观察、检测动物血浆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检测,通过免疫印 迹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RC)检测颞下颌关节软骨中MMP-1、MMP-3 和MMP-13 的蛋白和mRNA表达,并通过HE 染色 法观察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网格组大鼠相比,小平台组大鼠第14 d和21 d 时髁突软骨中间部位表面纤维 在出现明显的炎症、松解及脱落现象;第21天时的血浆ACTH 和CORT 水平均显著高于网格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第7、14、21 d时关节软骨MMP-1 和MMP-13 蛋白和mRNA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慢性睡眠剥夺所致 的颞下颌关节损伤可能与关节软骨中MMP-1、MMP-3 和MMP-13 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高糖高脂饮食对新西兰兔(Oryctolagus cuniculus)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将20只雄兔随机均分2组,分别喂正常饲料(对照组)和高糖高脂饲料(模型组),每月测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TG),5个月后取尿液测尿糖、微量白蛋白(mAlb)和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H.E、VG染色观察肾髓质病理改变,计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TIFI)和胶原纤维面积,免疫组化测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TG、尿糖、mAlb和NAG上升(P0.05或P0.01);肾小管间质肿胀,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面积增加(22.47%±5.66%vs.9.43%±3.03%,P0.01),TIFI升高(2.369±0.6734vs.0.6810±0.2248,P0.01);Ⅳ型胶原、FN和TGF-β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上述结果说明,高糖高脂喂养兔5个月可导致肾小管、间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细胞外基质表达增加,促进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94.
微卫星技术在大耳白黑眼兔近交系培育中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卫星技术监测大耳白黑眼兔(white hair black eyes rabbits,WHBE兔)近交培育中第五代(F5)、第六代(F6)和第七代(F7)的遗传多样性.选取21个微卫譬座位,筛选出扩增产物稳定并且具有多态性的11对微卫星引物用于本研究.结果表明,F5代WHBE兔在每个座位上的等位基因数(Na)为3~9个不等,11个座位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81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81和0.524,累积个体识别率(CDP)达到100%,累积非父排除概率(CPE)在双亲信息都是未知情况下的为0.926,而在得知任一亲本信息的情况F,CPE值为0.993.F6代WHBE兔在每个座位上的Na为3~8个不等,11个座位的平均Ne为1.68个,平均Ho和PIC值分别为0.356和0.548,CDP达到100%,CPE在双亲信息都是未知情况下的为0.931,而在得知任一亲本信息的情况下,CPE值为0.994.F7代WHBE兔在每个座位上的Na为2~6个不等,11个座位的Ne为1.51个,平均Ho和PIC值分别为0.287和0.498,CDP达到100%,CPE在双亲信息都是未知情况下的为0.891,而在得知任一亲本信息的情况下,CPE值为0.986.在近交系培育过程中,从F5代到F7代,WHBE兔的平均Ne和平均Ho 都呈下降趋势,提示随着近交代数的增加,WHBE兔的基因纯合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技术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4年至2008年间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109例,其中Schatzker V、VI型骨折59例,均采用双侧切口双钢板固定骨折。结果:58例切口获得I期愈合,切口及关节腔感染1例,未发生内固定物断裂、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1年随访50例,膝关节HSS评分平均91.9分(6l一98分),其中优41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8.0%,完全负重时间3~6个月。结论:术前系统的病情评估,准确地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可大大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6.
大黄醇提液抗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检验大黄醇提液抗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健康白兔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三个大黄组给予高脂饲料同时分别灌胃不同药量的大黄醇提液。实验过程中进行一般性指标观测,检测不同阶段五组家兔血脂水平,检测脂肪肝病变程度。结果:大黄醇提液具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并且大黄醇提液的以上作用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大黄醇提液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血脂水平、降低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7.
李宏键  许朝元  徐安富 《蛇志》2007,19(1):30-33
目的研究陈旧性肘关节脱位并骨性强直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方法。方法采用MeConnell肘后皮肤切口结合Campbell后侧入路显露肘关节及肱三头肌腱延长,肘关节松解复位术,并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全部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异位骨再生,活动无疼痛,无并发症,短期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后入路松解复位术适于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并伸肘位骨性强直未超过12周的病例,结合康复治疗能有效减轻组织反应,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8.
目的将兔出血症病毒(RHDV)VP60全长基因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中表达,验证重组蛋白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的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探讨VLPs作为检测抗原及亚单位疫苗的潜力。方法用Bac-to-Bac系统体外表达RHDVVP60全长基因。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及确定蛋白最佳表达条件;免疫电镜观察VLPs形态,并对VLPs的血凝性、免疫原性进行检测。结果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68KDa,在免疫荧光、琼脂扩散、ELISA试验中均与RHD多克隆抗血清特异性反应;接种重组病毒的Sf9细胞裂解液在电镜下可观察到与RHDV形态相似的VLPs;该VLPs可凝集人“O”、“B”型红细胞,凝集可被RHD多克隆抗血清所抑制;含VLPs的Sf9细胞裂解液可不经纯化用作间接ELISA抗原,所建立的ELISA方法与进口商品化试剂盒相比,特异性良好,敏感性、检出率稍低;将含VLPs的细胞裂解液加氟氏佐剂免疫兔,HI效价可达1∶40,可经受致死量病毒攻击。结论RHDV-VLPs的获得及其良好的免疫原性,为RHD血清学检测试剂的标准化、亚单位疫苗研制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在转移载体及RHDV受体方面研究亦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脑栓塞模型,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脑栓塞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影像学研究提供可靠实用的工具。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其中A组3只,为空白对照组;B组5只,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22只,为栓塞组。分离右侧颈部血管,经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注入直径约0.5~1.0 mm的SiO2颗粒10枚左右,栓塞后30 min行CT灌注检查,利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各组动物的脑缺血情况进行观察。24 h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进行病理研究。结果A、B组CT灌注及病理均未见异常。C组栓塞过程中3只兔死亡。16只兔CT灌注异常,表现为右侧局部CBF降低、MTT延长、CBV无明显变化或轻度上升、下降。3只兔灌注未见异常。HE染色可见8只兔脑梗塞,7只兔脑缺血,4只兔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采用该方法和技术能够建立稳定的兔脑栓塞模型,结果可靠,具有可操作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采用三种方法建立兔单肺通气模型并比较其效果。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即A、B、C组)各10个,分别采用自制双腔气管导管法、左主支气管结扎法和插管过深法。呼吸机通气参数为:FiO21.0,RR 40/min,VT 10 mL/kg。单肺通气2 h后恢复双肺通气。记录各组单肺通气实施的一次成功率、总成功率、从气管切开开始到单肺通气实施所需要的时间、动物失血量。实验结束后开胸测量兔气管、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的长度和内径。结果各组进入实验的动物数分别为10、6、8只。与B、C组比较,A组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高,所需时间明显较少(P<0.01),且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采用自制双腔气管导管能迅速有效的建立单肺通气模型,是用于研究与单肺通气相关病理生理机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