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用HEK293细胞表达A型肉毒毒素(BoNT/A)中和抗体S25。方法:按哺乳动物偏好密码子设计合成S25可变区编码序列,κ链可变区序列构建到带有轻链恒定区的载体L293,重链可变区构建到带有重链恒定区的载体H293,轻、重链载体共转染至HEK293细胞,进行瞬时表达;用重链C端(HCC)及S25中和表位突变的HCC与细胞培养上清ELISA检测S25表达。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正确设计合成了S25可变区编码序列;ELISA结果显示分泌表达上清可以与抗原结合,而不能与S25中和表位突变的HCC结合。结论:按哺乳动物偏好密码子设计的S25编码序列可以用HEK293细胞进行表达,并且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992.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是内质网新生肽链折叠中一个重要的折叠酶.在热 带药用海洋生物芋螺的毒液中富含PDI酶,该酶对于毒液中芋螺毒素神经肽的体内 氧化折叠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制备型Rotofor液相等电聚焦 电泳等多种方法,从海南产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 Linnaeus)毒管中分离 纯化天然的PDI酶蛋白,经电泳和MALDI-TOF MS质谱鉴定分析确证获得了高纯度 的桶形芋螺PDI酶,建立了天然芋螺PDI酶分离纯化的技术方法. 以芋螺毒素线性 肽K412为底物进行了PDI酶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纯化的PDI酶能够促进K412 的氧化折叠.由于芋螺毒素的氧化折叠非常复杂,且氧化折叠后具有正确二硫键连 接方式的芋螺毒素才具有各种药理活性,因此,本研究结果为后续PDI酶在种类繁 多的芋螺毒素氧化折叠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肉毒中毒患者救治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30例临床确诊为肉毒中毒的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11~72岁。在救治过程中,除了及早应用肉毒抗毒素外,应做好以下护理工作:护理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呼吸护理及褥疮护理。结果:30例肉毒毒素中毒患者中,1例因病情危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均在1~4周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肉毒毒素中毒患者,除了及早应用肉毒抗毒素外,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救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志贺毒素(Shigatoxin,Stx)主要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产生,是其主要的致病毒力因子,可通过引起急性肾衰竭导致死亡。迄今为止尚没有可推荐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预防或治疗Stx引起的疾病。目前,对于Stx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Stx尚未清楚的致病机理研究,Stx与HUS的相关性研究,以及预防、治疗由Stx引起的疾病的研究。本文就以上几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及讨论。  相似文献   
995.
国内简讯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蓝藻甲烷化与微囊藻毒素降解研究取得新进展水体富营养化及其产生的蓝藻是沿湖地区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厌氧消化被认为是现阶段快速处置大量打捞蓝藻的可行性技术之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物制氢与沼气团队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艰难梭菌毒素A(TcdA)对人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细胞凋亡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荧光染色检测TcdA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表达水平,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TcdA能抑制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TcdA作用后Bcl-2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活性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A可以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表达,激活Caspase-3而诱导FRH-020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7.
摘要:【目的】继杂交瘤技术后,重组抗体技术是新一代的抗体制备技术。然而如何用原核系统中较多地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单链抗体,避免包涵体形成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方法】将目的基因scFv-H4克隆到载体pET22b上,分别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和Origami(DE3)中,通过改变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比较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量以及包涵体的量。【结果】在BL21(DE3)中,pET22b能产生大量表达scFv-H4,而BL21(DE3) 的含有trxA和gor双突变的衍生菌Origami(DE3)表达的scFv-H4的总量较少,但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量较多(35 mg/L培养物),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比例也较BL21(DE3)高。另外IPTG的浓度对scFv-H4表达没有显著影响,而较高的诱导温度会促使表达的蛋白形成包涵体。【结论】在较低的温度下,pET22b能在Origami(DE3)能较好地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scFv-H4,减少包涵体的比例,为后续的抗体性质研究和改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建立不同工艺配方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aP)中腺苷酸环化酶毒素(adenylate cyclase toxin,ACT)的液质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  相似文献   
999.
高婧  梁志宏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6):1721-1729
【背景】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 A,OTA)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等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严重威胁农产品及食品安全,氧脂素羟基十八碳二烯酸(hydroxyoctadecaenoic acids,HODEs)被认为可能是曲霉属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调节曲霉的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物生成。【目的】主要研究HODEs对赭曲霉(Aspergillusochraceus)菌株AS3.4412产生OTA的影响,检测孢子密度、培养基类别以及内、外源HODEs作用下OTA产量的不同变化。【方法】分别在PDB、黄豆和黑豆培养基中进行赭曲霉的培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OTA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氧脂素含量,根据变化规律寻找赭曲霉群体密度、氧脂素、OTA三者间的关系。【结果】低密度赭曲霉培养物(103 spores/mL)中9(S)-HODE/13(S)-HODE及OTA产量高于高密度赭曲霉(106 spores/mL);外源添加9(S)-HODE能促进OTA合成,13(S)-HODE可以抑制OTA合成;赭曲霉侵染抗氧化能力更高的黑豆产生更多的OTA。【结论】OTA的合成受到赭曲霉群体密度和氧脂素的影响,推测9(S)-HODE和13(S)-HODE是赭曲霉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并且二者在调节OTA合成中具有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采用固相方法合成新型α4/7芋螺毒素Mr1.8(PECCTHPACHVSNPELC-NH2),并测定其折叠后的二硫键配对方式。方法:采用Fmoc-固相法合成线性肽Mr1.8,通过空气氧化折叠获得含二硫键的折叠产物,利用两步折叠法测定其二硫键连接方式。结果:Mr1.8线性肽经折叠生成2种产物Ⅰ和Ⅱ,质谱和二硫键分析结果显示Mr1.8-Ⅱ为正确折叠产物,其二硫键框架为(Cys1-Cys3,Cys2-Cys4)。结论:Mr1.8是一种新的α4/7型芋螺毒素,其一种主要折叠产物的二硫键框架为(Cys1-Cys3,Cys2-Cys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