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0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31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十二指肠优先离断对胃癌患者应激反应、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93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给予左侧后入路的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研究组给予十二指肠优先离断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应激反应、炎性因子、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 d、术后5 d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 d、术后5 d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琢(TNF-?琢)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主观症状、生理功能状态、社会活动功能、心理情绪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与左侧后入路的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相比,十二指肠优先离断可简化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步骤,减少胃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时间和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大鼠动物学行为及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高压氧组,每组各80只。采用胶原酶诱导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根据高压氧介入时间分为6 h介入组、1 d介入组、2 d介入组、3 d介入组等亚组。分别治疗1周、2周、3周、4周,采用Longa评分法、平衡木评分法、Berderson评分法评估大鼠动物学行为,采用qRT-PCR检测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结果:不同介入时间、不同疗程,脑出血组、高压氧组脑出血大鼠动物学行为评分、脑组织VEGF mRNA与HIF-1α mRNA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1周、2周、3周、4周,不同介入时间高压氧组脑出血大鼠动物学行为评分低于脑出血组,脑组织VEGF mRNA、HIF-1α mRNA表达高于脑出血组(P<0.05)。高压氧介入时间越早,治疗疗程越长,脑出血大鼠动物学行为评分越低,脑组织VEGF mRNA、HIF-1α mRNA表达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脑出血大鼠动物学行为、促进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且以脑出血后6 h介入、疗程4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炎性反应、心室重塑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的行PCI治疗的68例老年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予以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以及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结果:两组血浆hs-CRP、TNF-α、IL-8和NT-proBNP水平以及LVEDD和LVM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水平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s-CRP、TNF-α、IL-8和NT-proBNP水平以及LVEDD和LVM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0 minTIMI血流分级均明显好转,观察组术后20 min时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明显降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肌灌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4.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肝功能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恩替卡韦干预对慢性HBV感染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乙肝轻度50例、中度24例、重度21例、肝硬化者25例,并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不同病情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肽(PC III)]、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及Th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的变化,慢性HBV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复方甘草酸苷等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结果: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及Th1/Th2细胞因子IL-4、IL-6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呈逐渐上升趋势;而IFN-γ和IL-2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ⅣC、LN、PC III)、肝功能指标(ALT、AST)以及IL-4、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FN-γ、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存在肝纤维化水平上升、肝功能受损及Th1/Th2细胞失衡,恩替卡韦联合常规护肝治疗可有效纠正患者的Th1/Th2细胞失衡,减轻患者的肝纤维化,改善其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5.
摘要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ACH)伴意识障碍患者炎性因子、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5例ACH伴意识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8),对照组患者予以纳洛酮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0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44/48),高于对照组的74.47%(35/47)(P<0.05)。两组治疗10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0 d后超氧歧化酶 (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ACH伴意识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6.
摘要 目的:观察扶正方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IL-6、γ干扰素(INF-γ)的影响。方法:将40只Lewis肺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扶正方低剂量组(A组)、扶正方高剂量组(B组)、顺铂组(S组),每组10只,A组、B组分别给予扶正方0.4 mL/20 g、0.8 mL/20 g灌胃,M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20 g灌胃,S组给予顺铂1 mg/mL,0.4 mL灌胃,连续14d,比较各组小鼠一般情况、肿瘤重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脏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比例细胞百分比,鼠肿瘤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及外周血IL-2、IL-6、INF-γ水平。结果:A组、B组、S组小鼠肿瘤重量低于M组,S组小鼠肿瘤重量低于A组、B组(P<0.05),治疗前各组小鼠体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B组小鼠体重高于S组、M组(P<0.05)。A组、B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高于M组、S组(P<0.05)。A组、B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M组、S组,CD8+显著低于M组、S组(P<0.05),B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A组,CD8+低于A组(P<0.05)。A组、B组、S组小鼠肿瘤组织PI3K蛋白、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组(P<0.05)。A组、B组、S组小鼠外周血IL-2、INF-γ水平显著高于M组,IL-6水平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扶正方可以提升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调节IL-2、IL-6、INF-γ细胞因子水平,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起到抗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讨金莲花液雾化吸入对慢性鼻窦炎(CRS)功能性内窥镜术后患者鼻通气功能、生活质量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RS功能性内窥镜术后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和研究组(n=80),对照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鼻腔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金莲花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鼻通气功能[鼻腔最小截面积(NMCSA)、鼻腔容积(NV)]、生活质量和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0 d后NMCSA、NV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0 d后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活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0 d后血清IL-5、TNF-α、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腔清洁时间、上皮化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莲花液雾化吸入治疗CRS功能性内窥镜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鼻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FM-SRP)对慢性牙周炎(CP)患者龈下牙周致病菌和龈沟液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CP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FM-SRP,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牙周指标、龈下牙周致病菌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情况,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73%(29/41)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24%(37/41)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水平(AL)、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伴防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比例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FM-SRP治疗CP患者,可有效消除致病菌,缓解炎性反应,恢复牙周生态平衡,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0.
摘要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4例PNS合并AK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和联合组(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肾康注射液治疗),各67例。治疗14 d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14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PT、APTT、TT、FIB、Scr、BUN、IL-6、TNF-α、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Alb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联合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羟苯磺酸钙胶囊单药治疗,PNS合并AKI患者在羟苯磺酸钙胶囊的基础上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轻肾功能损害,改善凝血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明显,且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