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究患者降钙素原(PCT)和N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在评价脓毒血症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纳入研究后1个月的生存状况,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存活组(55例)和死亡组(26例)。分别测定患者PCT和NT-proBNP水平,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II)评分,通过ROC曲线探究PCT、NT-proBNP对患者生存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PCT水平及APACHEII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NT-pro BNP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PCT与APACHEII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311;P0.05);NT-pro BNP水平与APACHEII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289;P0.05);ROC曲线显示PCT、NT-proBNP水平预测患者生存状况的敏感性(86.23%、82.01%)及特异性(80.89%、87.39%)均较高。结论: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与NT-proBNP水平在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生存状况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2.
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不则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分组治疗,从而验证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胆固醇血症的降脂疗效,实验结果显示较高剂量(60mg/日)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具有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本课题组收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中存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第13外显子(E13)基因突变患者临床生化和心血管系统损害特点.方法:对9例临床诊断为FH、基因检测到LDLR基因E13突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诊断FH纯合子患者7名,其总胆固醇(TC)水平15.12~26.14 mmol/L,杂合子患者2名,TC水平11.30~11.75 mrnol/L.(2)均可见不同程度黄色瘤;(3)FH纯合子3例心电图出现ST-T改变;4例儿童和1例青年患者出现瓣膜损害,冠脉血流储备(CVFR)减低;杂合子心电图检查均正常,1例出现瓣膜损害,CVFR均正常.(4)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9例E13突变患者中,A606T纯舍突变3名;D601Y纯合突变2名;A606T+、W462X和A606T+D601Y复合杂合突变各1名;A606T和D601Y杂合突变各1名.结论:FH严重损害患儿心血管系统和皮肤,LDLR基因E13出现的A606T和D601Y突变可能成为中国FH人群的高频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对从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筛选获得的内毒素结合肽模拟肽进行体外拈抗内毒素活性鉴定。方法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化学合成内毒素结合肽模拟肽P11,并进行拮抗内毒素活性和细胞毒性测定。结果亲和ELISA检测显示P11与LPS有较高的亲和力,通过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学分析细胞周期显示P11对人U937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检测显示P1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FITC—LPS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结合。细胞因子生成抑制实验显示10μg/mlP11可显著抑制LPS诱导PBMC和U937细胞TNF—α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结论体外活性鉴定结果表明化学合成的模拟肽P11可抑制LPS诱导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5.
降低血粘度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威  姜琳  祖静  周烁 《蛇志》2007,19(1):28-29
目的探讨血栓通降低血粘度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3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对照组50例,两组病例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改善通气、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心衰等),观察组同时应用血栓通注射液3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常规、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和凝血常规4项。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数据明显下降,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aO2升高非常显著(P<0.01),PaCO2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PaO2显著升高(P<0.05),PaCO2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栓通在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同时,使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也得到显著纠正。  相似文献   
36.
目的将兔出血症病毒(RHDV)VP60全长基因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中表达,验证重组蛋白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的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探讨VLPs作为检测抗原及亚单位疫苗的潜力。方法用Bac-to-Bac系统体外表达RHDVVP60全长基因。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及确定蛋白最佳表达条件;免疫电镜观察VLPs形态,并对VLPs的血凝性、免疫原性进行检测。结果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68KDa,在免疫荧光、琼脂扩散、ELISA试验中均与RHD多克隆抗血清特异性反应;接种重组病毒的Sf9细胞裂解液在电镜下可观察到与RHDV形态相似的VLPs;该VLPs可凝集人“O”、“B”型红细胞,凝集可被RHD多克隆抗血清所抑制;含VLPs的Sf9细胞裂解液可不经纯化用作间接ELISA抗原,所建立的ELISA方法与进口商品化试剂盒相比,特异性良好,敏感性、检出率稍低;将含VLPs的细胞裂解液加氟氏佐剂免疫兔,HI效价可达1∶40,可经受致死量病毒攻击。结论RHDV-VLPs的获得及其良好的免疫原性,为RHD血清学检测试剂的标准化、亚单位疫苗研制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在转移载体及RHDV受体方面研究亦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NO/ET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对照组)、高蛋氨酸饲料组(高蛋氨酸组)和有氧运动+高蛋氨酸饮食组(运动干预组)。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高蛋氨酸组和运动干预组喂饲含3%蛋氨酸的高蛋氨酸饲料,运动干预组同时每日同时进行90 min无负重游泳运动,实验共8周。分别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ET、NO和T-NOS含量。结果:高蛋氨酸组血浆Hcy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达2倍以上(P〈0.01),T-NOS和NO含量显著降低,ET含量显著升高(P〈0.01),且NO/ET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高蛋氨酸组相比,运动干预组血浆Hcy含量显著下降(P〈0.05),T-NOS,NO含量和NO/ET比值显著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高蛋氨酸饮食可诱发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NO/ET失衡;有氧运动可降低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血浆Hcy水平,改善NO/ET失衡,预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38.
虞胜  祝峻峰  李勇 《生物磁学》2011,(12):2298-2300,2327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治疗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或门诊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患者2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1例,对照组139例。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环醇片25m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利欣胶囊15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每周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尿常规,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停药后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均有显著疗效,肝功能生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双环醇片治疗慢性肝炎高转氨酶血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估鼻饲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是否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老年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无法耐受常规低蛋白饮食治疗的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共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一组病人给予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为α酮酸组;一组病人给予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为低蛋白组,均进行了6个月的治疗,然后调查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无明显营养不良,但α酮酸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与治疗前相比,d酮酸组患者经治疗后,血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磷(P)水平均下降,血钙(Ca)水平上升(P<0.05),上述指标在低蛋白组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在治疗期间均保持稳定.结论:①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和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治疗在短期内均可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并改善营养状况,而且前者效果更优;②联合α酮酸治疗对改善血脂和钙磷代谢紊乱具有明显作用,单纯低蛋白肠内营养治疗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0.
不同品系小鼠对代谢性高尿酸血症造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别以昆明种小鼠及ICR、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比较在复制高尿酸血症模型时可能的小鼠品系差异,并通过降尿酸药物别嘌呤醇与非布索坦验证选择降尿酸药物筛选时选用不同品系动物造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次黄嘌呤腹腔注射联用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皮下注射给药,测定不同造模时段各品系小鼠血清尿酸值。结果:ICR、C57BL/6J小鼠对高尿酸血症造模耐受显著高于昆明种小鼠,在腹腔注射次黄嘌呤500mg/kg,皮下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时,才可获得稳定的可用于药物筛选的高尿酸血症模型。结论:选择高尿酸血症在体模型时,昆明种小鼠灵敏度高于ICR小鼠以及近交系的C57BL/6J小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