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7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105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以IL-8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或653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构建了淋巴细胞杂交瘤克隆I8-S2和I8-63。ELISA叠加试验(ELISA Additivity Test)表明这两杂交瘤克隆分泌的单抗分别识别IL-8分子的不同表位。IL-8能激活人颗粒细胞,引起细胞内Ca~(2 )浓度([Ca~(2 )]_i)上升。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a~(2 )]_i的变化,发现两个克隆单抗对IL8激活细胞的活力具有不同的中和作用。克隆I8-S2具有很强的中和作用,而克隆18-63则不然。上述结果提示IL-8的激活细胞活力局限于该分子的某表位。  相似文献   
52.
牛肝提取物提高仔鸡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将牛肝提取物注射到第13日龄和第15日龄鸡胚中能显著提高孵出后仔鸡的抗SRBC血清抗体的效价,促进脾和法氏囊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同时,牛肝提取物与雏鸡法氏囊粗提取液,抗鸡法氏囊病毒抗体均有增强仔鸡抵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牛肝提取物中可能含有类似法氏囊素的物质。  相似文献   
53.
通过纯化和分析人胎盘催乳素,发现其有两个等电点,与文献报道不一致,利用等电聚焦制备电泳分离了两个等电点组分,免疫学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两个组分均有活性,且活性有差别,等电点高的组分,免疫学活性强,通过N端氨基酸分析发现,两组分的N端均为缬氨酸,推测人胎盘催乳素存在亚型,为进一步研究人胎盘催乳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临床上正确地利用此激素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4.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调查了生长抑素(SOM)免疫反应神经元在人胎丘脑网状核内的分布。流产的胚胎3例,胎龄分别为18周,23周,32周。意外死亡足月新生儿1例、在18周胚胎的丘脑网状核内可见少数染色较浅的SOM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呈圆形。从18周到32周,SOM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突起更丰富。在足月新生儿,SOM阳性细胞数较32周有所减少。结果表明,SOM阳性神经元存在于人胎丘脑网状核内,并且有一定的发育过程。出现于人脑发育的早期阶段,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人脊髓创伤后神经元病变的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神经丝(NF)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15例人体尸检材料中研究了脊髓创伤后生存2h~9W的脊髓神经元胞体和轴突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脊髓创伤后2h,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即可显示NF阳性反应产物在轴突内聚集。创伤后第4天,病变的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内神经丝反应异常地增强。以上结果表明: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常规显示轴突的染色方法能更早更清晰地显示脊髓内轴突的病变,并进一步证实了创伤后细胞骨架紊乱在神经元的病理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本文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组织化学方法对胎龄15周至36周的人胎视网膜含NOS神经元的发育进行了研究。胚胎15周视网膜颞侧半少部分神经元即有NOS的表达,20周视网膜含NOS神经元数密度达峰值。大部分含NOS神经元胞体位于内核层内带,只少部分位于节细胞层,其突起均分布于内同层,形成内同层的1、3、5亚层。含NOS神经元的形态各异,依据其突起的多少分Ⅰ、Ⅱ、Ⅲ等三种类型,其中Ⅱ、Ⅲ型含NOS神经元在28周以后才开始出现,且愈近晚期胎龄,它们所占含NOS神经元的数量比呈上升趋势。随视网膜发育成熟,含NOS神经元胞体均面积呈不断增大的变化。本文结果显示:人胎视网膜内核层含NOS神经元为无长突细胞,节细胞层的Ⅰ型含NOS神经元为移位无长突细胞,推测它们在视网膜的发育过程中对内网层突触的形成与修饰可能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通过DNA体外重组技术,以pET-3b为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6R(B)和PET-6R(B)4,分别编码28kD的hIL-6R配基结合区片段及其53kD的二联体蛋白,并为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所证实。SDS-PAGE分析表明,含有重组表达质粒的菌株可分别表达出28kD的蛋白rIL6R-28和53kD的rIL6R-53。重组蛋白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45%和29%左右。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印迹表明重组蛋白具有IL-6R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58.
以人胃癌细胞BGC-823为模型,研究了毛喉萜(forskolin)对胃癌细胞中蛋白激酶C活性及其亚类基因表达的作用,同时也观察了毛喉萜对癌基因c-jun及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2×10~(-5)mol/L毛喉萜处理BGC-823细胞72h,细胞质、膜和细胞核PKC活性下降,PKC亚类β,γ基因表达被抑制,癌基因c-jun的表达也明显降低,而抑癌基因p53表达升高,上述变化可能是毛喉萜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等生理效应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59.
将编码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X31A中,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MS2/MCP-1融合蛋0白,该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5%左右,Westernblot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可与MCP-1抗体特异反应。采用琼脂糖平板法进行活性测定表明,表达产物具有明显的单核细胞趋化活性,说明N端融合一段细菌蛋白对MCP-1有无趋化活性可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0.
t-PA cDNA在CHO细胞中的高效稳定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报道t-PA mRNA非翻译区序列对其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5′-UTR及3′-UTR的改造,使t-PA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提高30倍左右。将t-PA表达质粒用电击法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株(CHO-dhfr),经过混合加压及筛选,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了t-PA,表达水平达到5000~6000 IU/10~6细胞/24hr。重组t-PA具有与天然t-PA相同的分子量及酶活性。经过8个月连续传代,表达水平未下降,表明细胞株是稳定的,其主要指标均符合工程细胞株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