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5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91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尹治成 《四川动物》1989,8(2):30-30
经历年来调查全省已报告蚊虫10属120种,分布于168个县、市,占全省县、市的87%。本文参照四川省综合自然区划(王告函等,1981),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4个区、11个亚区,即:成都平原、盆中浅丘区、盆中深丘区、盆东平行岭谷、盆周山地、川西南山地、康定木里巴塘高山深谷区、岷山邛崃山山地、马尔康理塘切割高原、若尔盖红原沼泽区和石渠色达丘状高原。各区划内蚊虫种类分布的差别是明显的(见表)。山地(表内Ⅳ—Ⅷ)蚊虫种类最多,占全省种类的85%(102/120),其余依次为丘陵,占64%(77/120),平原占55%(66/120),高原仅占10%(12/120)。各地貌区…  相似文献   
32.
对类杆菌属常见的9个菌种25个菌株作电镜观察,观察到类杆菌表面凹凸不平和纤维状物质,其细胞壁与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一样具有三个电子致密层和二个电子透明层在菌细胞中央有电子透明区的丝状结构和电子密度高的核蛋白体。还观察到荚膜及菌体外的微泡结构。使用电予显微镜作超微结构观察有助于深入研究厌氧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33.
利用我们研制的厌氧培养皿及管,共检验了39份牙髓炎及牙周炎标本,分离出厌氧菌59株,标本中厌氧菌分离的阳性率为100%。其中类杆菌28株,消化链球菌9株,消化球菌7株,韦荣氏球菌5株,真杆菌2株,梭形杆菌8株。在类杆菌中产黑素类杆菌21株,占类杆菌总数的75%。结果表明使用厌氧培养皿及管研究厌氧菌简便、有效、经济,适于基层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34.
淅西早寒武世牙形类及高肌虫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35.
李思忠  王惠民 《动物学报》1989,35(2):213-221
本文研究了中国鲽形目8科、27属和约40种的脑颅骨;指出其脑颅骨的最显著特征是前部左右不对称,并首次发现鳒科无基蝶骨(与Berg,1940,1955及Nelson,1984的记载不同),副蝶骨延及基枕骨腹侧后端或附近(与Amaoka,1969及Ochiai,1963的记载也不同)和冠鲽科无眶间突且左右前额骨互连。还依它们脑颅骨的异同,探讨了其演化程度,并拟有中国鲽形目各亚目及科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36.
贵州晴隆中营晚二叠—早三世腹足类的食性与形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席与华 《古生物学报》1989,28(5):683-686
  相似文献   
37.
黑龙江饶河东安镇侏罗-白垩系界线及Buchia新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前言我国东北地区侏罗、白垩纪地层广泛发育,但绝大部分为陆相地层。1958年,黑龙江省地质局徐衍强等,于虎林县龙爪沟地区首次发现含菊石的海相层料,经王义刚等研究,时代属中侏罗世巴通期(Bathonian)(王义刚,1983,100页)。七十年代后期,张弥曼等报道了松辽盆地吉林前郭、农安等地嫩江组合Sungarichthys longicephalus Takai等半咸水海湾相地层的发现,认为时代属晚白垩世早、中期(张弥曼、刘智成,1977;张弥曼、周家健、刘智成,1977);熊宪政等(1976)于黑龙江穆棱下城子、伊林两地  相似文献   
38.
隐神经C类纤维传入诱发小脑皮层电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杰  陈培熹 《生理学报》1989,41(6):529-535
当弱刺激只引起隐神经A类纤维传入时,小脑皮层出现A-CEP,由潜伏期为11.8±3.5ms的早成分和312.1±17.5ms的晚成分组成;当强刺激同时引起A类和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AC-CEP类似A-CEP;用极化电流选择性阻断A类纤维传导后,只让C类纤维传入时,出现潜伏期为134.2±18.4ms的C-CEP。在Ⅵ小叶蚓部原裂附近C-CEP以正波为主,幅值最大,并在深层位相倒转。C-CEP的潜伏期较长,频率响应较低,幅值较小,随C类纤维传入量而变化,且对镇痛剂较敏感。结果表明C-CEP是由单纯C类纤维传入引起的,在小脑皮层内产生,是小脑皮层对慢痛信息传入的反应。提示C类纤维传入可以到达小脑皮层,引起诱发电位。当A和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C-CEP不出现,可能是被A类纤维传入所抑制。  相似文献   
39.
杯叶科是食鱼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寄生的吸虫。本文修订了以往在福建报道的虫种,叙述了一个新属三个新种,取消了前此所定的一个属及种[Tangiella parovipara(Faust and Tang,1938)],认为是存疑的种。本文还报道了盖前冠吸虫 Prosostephanus Tubangu,1922的终末宿主河獭,从而作者(Tang,1941)完成了其生活史的研究。本文比较了从河獭所得的标本与从描、犬所获标本各器官的测量数据,发现由最佳的终末宿住所得标本,其个体及各器官和卵子的测量数据均较大。  相似文献   
40.
中国北部寒武纪Bradoriida种属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部现已命名的寒武纪介形虫有37个“种”(包括:“亚种”)和25个“属”。参考现代生物学的种、属概念及有关种、属建立的一般标准,文中对这些寒武纪介形虫“种”、“属”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详细类比,认为它们可归并为22个种,11个属,其中原已命名的许多“种”、“属”是这些种、属的同物异名,少数“种”、“属”则是这些种、属的异物同名。此外,本文建立了1新种Wushiella shangji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