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功率超声方法对蛋白质包涵体的解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低频功率超声波辐照方法,实现了在低浓度变性剂(4mol/L尿素)中对大肠杆菌体系表达产物缩短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M-CSF)包涵体的解聚,以期改进普遍采用的强烈变性剂(8mol/L尿素)溶解包涵体方法,超声处理后的SDS-PAGE在分子量17000上显示了与8mol/L尿素溶解结果相同的条带.表现出功率超声方法在基因工程包涵体解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通过3例经活检和手术证实的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图像分析,讨论了膀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价值。 半数以上的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盆腔手术史。临床表现为月经期伴尿频尿急和尿痛等尿道刺激的症状,抗炎治疗常难奏效,而月经净后症状自行缓解和消退。 超声图见子宫峡部的前壁外缘有不规则的隆起,呈低回声区并向膀胱后壁突起。在月经来潮前和来潮时此隆起包块稍见增大饱满。用丹那唑或三苯氧胺治疗病灶将逐渐缩小。本文比较了膀胱镜检查的优越性及其局限性,认为超声检查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进行早期诊断,尤其对需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超声检查可作定期随访以观疗效,而不需反复进行膀胱镜检。超声检查此症应与膀胱血管瘤,膀胱癌,息肉和炎症溃疡等鉴别。  相似文献   
993.
超声诊断科中的计算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发展的日新月异,其功能强、运算快、精度高、存取和查询方便,现已成为本科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我们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原灰阶图伪彩色化,检查近方例病人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能将图像重排、加字等编辑和对某一区域作直方图计算;将图像存储、再现和传输,决不会降低图像质量。利用FOXBASE+等软件进行病人资料的管理、数据统计和文件处理。作者提出了超声的三维成像和图像处理网络的会诊中心,如能实现将是超声诊断上一台阶。  相似文献   
994.
为进一步探讨静脉溶栓后冠脉再通对左室功能的有益影响,回顾性分析了88例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部分病人的冠脉造影资料。根据溶栓再通标准分为再通组和未通组。在AMI发病后平均24.8±11.6天和22.9±24.4天分别进行了心超和冠造检查,观察室壁运动情况并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未通组LVEF明显低于再通组,而室壁运动异常积分却显著高于再通组。左室扩大和室壁瘤的发生上,两组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提示:AMI静脉溶栓使冠脉再通对左室功能和室壁运动障碍的改善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声化学激活血卟啉诱导艾氏腹水肿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实验采用频率为2.0MHz,声强分别为1.0w/cm^2、1.5w/cm^2、2.0w/cm^2等不同参数,研究超声激活血卟啉对艾氏腹水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现象。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受损后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微绒毛的减少,胞膜结构和通透性的改变,细胞器的受损以及核物质的分解、丢失;同时发现处理后的肿瘤细胞有核物质凝集、趋边排列以及凋亡小体的形成等细胞凋亡特征。研究中首次发现声化学激活血卟啉在对艾氏腹水肿瘤细胞杀伤的同时,也能诱导艾氏腹水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提示在声动力疗法中并存着对癌细胞的直接杀伤和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两种抗癌途径。  相似文献   
996.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mechanosensitive channels,MSCs)是一类分布于各种细胞膜上可将细胞受到的机械刺激转化为电信号或化学信号的特殊膜蛋白。由于机械敏感通道所具有的特性,使其成为超声调控的重要潜在靶点。超声由于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聚焦效果,并且理论上可实现无创条件下的全脑范围定位,具有用于进行物理性神经调制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离子通道被鉴定出具有机械敏感特性,但其中有明确报道可以被超声激活的依然数量较少。此外,现阶段超声激励下机械敏感通道的开放过程和机制仍未被阐明。本文着重介绍了大电导机械敏感通道、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退化蛋白/上皮钠通道、双孔钾通道和Piezo通道等机械敏感离子通道在超声神经调制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为未来超声神经调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摘要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影响及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5例AMI合并CS患者,将直接行PCI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n=59例),行IABP辅助支持下PCI治疗患者设为研究组(n=46例)。比较两组术后心脏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酶谱指标[心肌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根据患者出院时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74)与死亡组(n=31),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两组LVEF较术前提高,LVEDD、LVESD降低,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肌酶谱指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发生5例再发心肌梗死、7例急性血栓形成,研究组分别为2例、3例(P>0.05);对照组死亡23例,研究组死亡8例,研究组死亡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年龄、Killip分级≥Ⅲ级、高血脂、LVEF<40%、TIMI血流分级≤Ⅱ级占比、白细胞计数、血肌酐水平高于存活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CK-MB、LVEF、IABP辅助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Killip分级≥Ⅲ级、LVEF<40%、TIMI血流分级≤Ⅱ级为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ABP辅助支持下的PCI能有效改善AMI合并CS患者心功能,年龄≥65岁、Killip分级≥Ⅲ级、LVEF<40%、TIMI血流分级≤Ⅱ级为等为其院内死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SP)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疼痛介质、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麻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麻醉基础上接受超声引导下SP阻滞。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疼痛介质、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围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开始后10 min、术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 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P阻滞可加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血清疼痛介质,减轻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和颅脑超声(CUS)在脑损伤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早产儿605例,建立随访档案。入院24h、3d、7d内各做一次CUS检查,异常者每周复查1次直至出院,记录最异常结果。矫正胎龄36~40周行扭动运动GMs质量评估,矫正3~6月龄行不安运动GMs质量评估。矫正12月龄通过Gesell发育量表和小儿脑瘫诊断分型标准明确运动发育结局,分析GMs质量评估、CUS对不良运动发育结局和脑瘫的预测效度。结果:最终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脑损伤高危儿为536例,随访至12月龄的运动发育结局为运动发育正常424例,运动发育迟缓105例,脑瘫7例。扭动运动GMs质量评估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的敏感性为56.25%、特异性为82.78%;不安运动GMs质量评估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的敏感性为73.21%、特异性为98.82%;CUS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的敏感性为54.46%、特异性为94.34%。扭动运动GMs质量评估联合CUS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的敏感性为81.25%、特异性为81.13%;不安运动GMs质量评估联合CUS对运动发育结局预测的敏感性为84.82%、特异性为96.46%。GMs质量评估和CUS对脑瘫预测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0%;联合应用GMs质量评估和CUS可明显提高对不良运动结局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结论:CUS对脑损伤高危儿的不良运动发育结局尤其是脑瘫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GMs质量评估联合CUS可明显提升对脑损伤高危儿不良运动发育结局的早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空军第九八六医院2020年1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2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sPCNL组(63例)和mPCNL组(64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石清除率、疼痛情况、肾功能、应激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mPCNL组的肾盂结石、肾盏结石清除率均高于sPCNL组(P<0.05)。两组肾铸形结石、鹿角形结石清除率比较无差异(P>0.05)。mPCNL组的手术时间长于sPCNL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少于sPCNL组,住院时间短于sPCNL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组间及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术后3 d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低于sPCNL组(P<0.05)。mPCNL组术后3 d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低于sPCNL组(P<0.05)。mPCNL组术后3 d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和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低于sPCNL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sPCNL相比,超声引导下mPCNL治疗肾结石虽会延长手术时间,但可降低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反应、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同时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