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急诊收治入院的98例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的15项临床病理因素:患者年龄、性别、治疗方式、发病至就诊时间、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就诊时收缩压、入院时是否合并肺部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既往结缔组织病、主动脉扩张、急性肾损伤、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肌灌注、肠系膜动脉灌注、下肢灌注,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就诊时收缩压、治疗方式、急性肾损伤、心肌灌注不良、心包积液、主动脉扩张、下肢灌注不良与院内死亡有关(P0.1)。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EVAR治疗(HR=8.437CI 1.048-67.925 P=0.045),心包积液(HR=4.010 CI 1.675-9.598 P=0.002),下肢灌注不良(HR=3.133 CI 1.083-9.064 P=0.035)与院内死亡有关(P0.05)。结论:心包积液及下肢灌注不良可使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率增加,而TEVAR可有效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2.
陈海平 《蛇志》2003,15(4):71-72
1 临床资料  患儿 ,女 ,1 2天。因皮肤黄染 8天 ,气促 5天入院。系足月顺产第二胎 ,羊水不详 ,出生时无窒息史 ,无青紫史 ,(具体 APGAR评分不详 )。母孕期体健 ,家族史无特殊。体检和辅助检查 :体温37.4℃ ,烦躁 ,全身皮肤粘膜中度黄染 ,巩膜黄染 ;口周口唇发绀 ,呼吸急促 ,无三凹征 ,呼吸 52次/分 ,两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罗音。心前区无隆起 ,心尖搏动范围弥散 ,未触及震颤 ,心浊音界不大 ,心音有力 ,心率 1 64次 /分 ,律齐 ,胸骨左缘 3~ 4肋间闻及 ( ~ ) / 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平软 ,脐部红肿 ,见少许渗液。肝锁骨中线右肋下1 …  相似文献   
103.
用DIG标记的GAP-43cDNA为探针,以大鼠海马切片作阳性对照,使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大鼠迷路损毁5,12,20和30d后前庭核区GAP-43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迷路损毁后前庭核区mRNA水平升高,原位杂交的应用,为前庭代偿中轴突发芽,突触重组的神经可塑性研究打下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的表达对人ASMC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严重降低了该治疗手段的最终疗效.为探讨再狭窄的发生机理、寻找有效的预防手段,利用反义RNA技术构建了含有部分反义凝血酶受体(ATR)cDNA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ATR,并观察了其对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pcDNA3/ATR的瞬时转染即能显著抑制人ASMC的3H-TdR参入量,且该作用与导入的DNA量呈剂量依赖性.说明部分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A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5.
次声对前庭和耳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发现:(1)140dB SPL次声暴露引起耳蜗功能和形态的永久性损伤.(2)120dB SPL次声暴露对耳蜗功能和形态仪是暂时性损伤.(3)120dB SPL和140dB SPL次声暴露都能引起前庭功能和形态的变化.(4)低声强(120dB SPL)次声暴露仅受累前庭,高声强(140dB SPL)次声暴露,前庭和耳蜗皆受累.(5)次声对前庭损伤要比耳蜗明显.  相似文献   
106.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血清铁蛋白(SF)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AC)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有无合并AAC分为钙化组(n=63)与未钙化组(n=49),比较两组临床资料、GNRI、血清SF水平。根据AAC评分将钙化组分为轻度钙化组(n=24)、中度钙化组(n=21)与重度钙化组(n=18),比较三组GNRI、血清S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钙化患者GNRI、血清SF水平与AAC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AC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血清SF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AAC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钙化组年龄大于未钙化组,白蛋白水平及GNRI低于未钙化组,透析时间长于未钙化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清SF水平高于未钙化组(P<0.05)。轻、中、重度钙化组GNRI依次下降,血清SF水平依次上升(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GNRI与AAC评分呈负相关,SF水平与其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透析时间增加、血磷、iPTH、血清SF水平上升,白蛋白水平下降与GNRI分值降低为AA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GNRI对AAC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4,血清SF的AUC为0.769,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44,GNRI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58.72%、77.66%,SF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85.75%、73.51%,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84.10%、79.67%。结论:GNRI下降及血清SF水平上升为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AAC的危险因素,与钙化程度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作为预测患者发生AAC风险的有效指标具有更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7.
贾秉钧  李河 《生理学报》1991,43(3):249-256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37 urethane-anesthetized rabbits. The aortic nerves, carotid sinus nerves and vagus nerves were cut, MAP and 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RSNA) were recorded. The conditional stimulation CSc (0.5 ms, 10 Hz, 4-6V, 5 min) was used to mimic the information of baroreflex non-medullated afferent fibers responding to acute increase of BP. Test stimulation TSa (0.02 ms, 0-80 Hz/30 s, 4-6V) and TSc (0.5 ms, 0-20 Hz/30s, 4-6V)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responses of baroreflex A- and C-fibers. After CSc at 1 min the reflex MAP and RSNA of TSc was attenuated at 45.5% (P less than 0.01) and 10.6% (P less than 0.05), the MAP response of TSa was attenuated at 32.1% (P less than 0.05), but the RSNA response was not. From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ntral acute resetting are dependent on the components of baroreflex afferent fibers. The reflex responses are attenuated mainly by correspondent afferent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08.
大鼠前庭内侧核在前庭—交感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培森  张义声 《生理学报》1991,43(2):184-188
实验在氯醛糖和尿酯混合麻醉的大鼠上进行。在内脏大神经上记录刺激同侧前庭神经进入脑干处的交感反应。电刺激前庭神经可在同侧内脏大神经引出—明确的叠加反应,其平均潜伏期为45.8±6.98ms,时程为55.21±5.35ms。增加刺激强度,反应幅度也增加,但潜伏期不变。用前庭内侧核(NVM)的片层场电位作为指标并选择其相位倒转处作刺激点,可在同侧内脏大神经记录到潜伏期为32ms 的叠加反应,而同一动物刺激前庭神经入脑处时内脏大神经反应的潜伏期为43ms。在 NVM 头端损毁后,此前庭-交感反应明显减小,再损毁尾端 NVM 后,此反应消失。损毁 Deiters 核对前庭-交感反应无影响。这些结果表明 NVM在内脏大神经记录到的前庭-交感反应中是一重要的中继站。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报道了人主动脉壁中正常及异常(脂纹,FS)区的三种蛋白聚糖(PG)即:硫酸软骨素PG(CSPG)、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PG(DSCSPG)及硫酸乙酰肝素PG(HSPG)与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所形成的不溶性复合物。在30mmol/L Ca~(2+)对,三种PG都能与这两种脂蛋白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随放置时间的增加,形成的复合物都发生解离,但其复合物形成的曲线及解离程度明显不同。DSCSPG与CSPG比较,前者与两种脂蛋白更易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且不易解离。HSPG与两种脂蛋白形成不溶性复合物所需时间远大于CSPG及DSCSPG。FS区及正常区三种PG形成复合物曲线类型相似,异常区CSPG、DSCSPG与VLDL形成的复合物量低于正常区的相应PG,而与VLDL则高于正常区的相应PG。异常区的HSPG与两种脂蛋白形成不溶性复合物的量均高于正常区。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