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7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1533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医学生理信号的的特点, 根据其特点设计出了针对医学生理信号进行采集的电路。该电路设计实现了基于 16 位的高精度 A/D 转换芯片 ADS8332 的医学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以基于 Cortex-M3 内核的 32 位微控制器 STM32F103RD 作为采 集控制芯片, 该系统电路可以实现对最多 16 个通道的模拟医学生理信号进行采集。此电路设计充分利用了 ADS8332 的高精度、 低功耗、 高采样速率的特点以及片上集成功能, 并配合了信号调理电路和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因此保证了医学生理信号的采集精 度和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成研究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或抗病毒、退热、止咳、平喘与化痰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发热、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93.
By nature,biomarker is the measurable change associated with a physiological or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Unlike blood which has mechanisms to minimize changes and to keep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homeostatic,urine is more likely to reflect changes of the body and is a better biomarker source.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in biomarker discovery,urinary proteins should be preserved comprehensively as the duration of the patients’corresponding medical records.Here,we propose a method to adsorb urinary proteins onto a membrane we named Urimem.This simple and inexpensive method requires minimal sample handling,uses no organic solvents,and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Urine samples were filtered through the membrane,and urinary proteins were adsorbed onto the membrane.The proteins on the membrane were dried and stored in a vacuum bag,which keeps the protein pattern faithfully preserved.The membrane may even permit storage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weeks.Using this simple and inexpensive method,it is possible to begin preserving urine samples from all consenting people.Thus,medical research especially biomarker research can be conducted more economically.Even more objective large-scale prospective studies will be possible.This method has the potential to change the landscape of medical research and medic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994.
BMP9属于TGF-β超家族的成员,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侵袭、转移过程。以人肺腺癌细胞A549作为目的细胞,采用腺病毒体外感染方式,外源性高表达BMP9。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重组细胞中BMP9的表达,通过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AdBMP9细胞侵袭及迁移改变,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感染BMP9腺病毒后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总Akt和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感染BMP9腺病毒后,A549中BMP9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实验组划痕愈合率由对照的(85.4±2.1)%与(86.5±3.4)%上升至(97.4±2.6)%(P0.05);实验组穿膜细胞数由对照的(115.5±13.1)个与(123.3±14.9)个上升至(224.3±24.6)个(P0.05);与对照组细胞相比,AdBMP9组IL-6的表达上调,磷酸化Akt蛋白表达上调。该研究表明,BMP9可能通过上调IL-6的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人肺腺癌A549的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高湿环境下大鼠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为进一步研究相关影响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分别为常温常湿组、湿化20d组和40d组。湿化模型组用人工环境气候箱模拟高湿环境,在90%的湿度条件下进行处理,并于第20天、40天分别处死,收集外周血和脾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和脾脏的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湿化20d大鼠外周血CD3’%为52.91±6.27,CD4%为37.80±4.11,CD8+%为14.85±3.73,CD4+/CD8’为2.72±0.82,除CD3%外与常温常湿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40d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湿化各组脾脏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与常温常湿组差异不大,20d组CD8’%为6.23±2.87,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检测结果显示,高湿组IgG、IgA、IgM均未见显著变化,而20d组c3显著升高。结论:在高湿环境下,初期大鼠的免疫自稳状态发生变化,免疫功能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机体通过自我的调整,可能逐渐习服,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一种稳定的多次乌拉坦注射诱导小鼠肺癌模型的构建方法,比较BALB/C及C57BL/6J小鼠对该肺癌模型的敏感性。方法 10只BALB/C小鼠及10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饲养3周,随后每只小鼠分别被给予每周1次腹腔注射1 g/kg体重乌拉坦,连续注射10周,继续喂养15周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由3名不同的检测者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肺组织表面肿瘤数目并以直径记录肿瘤大小;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多次乌拉坦注射诱导的BALB/C及C57BL/6J小鼠肺癌发生率均为10/10(100%);BALB/C小鼠荷瘤数明显多于C57BL/6J小鼠(P0.01),同时,直径也大于C57BL/6J小鼠(P0.05);HE染色显示多次乌拉坦注射诱导的肺癌有非典型性腺瘤增生及腺瘤两种病变类型。结论 BALB/C和C57BL/6J小鼠均可以作为多次注射乌拉坦诱导性肺癌模型的动物,BALB/C小鼠对该肺癌模型的敏感性高于C57BL/6J小鼠。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研究了野生和突变H7N9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对奥司他韦羧酸盐及扎那米韦的敏感性。将密码子优化的H7N9(A/Hangzhou/1/2013)病毒神经氨酸酶DNA克隆到pcDNA3.1/His载体(简称NAH7N9-WT质粒)后,将该质粒转染293T细胞,48h后裂解收集上清液,得到野生型H7N9神经氨酸酶。利用一步PCR突变法,在NAH7N9-WT质粒中引入H274Y和R292K突变(NA以N2编号),简称NAH7N9-H274Y、NAH7N9-R292K质粒,测序确认正确后将两种突变质粒转染293T细胞,48h后裂解收集上清液,获得突变H7N9神经氨酸酶。Western blot鉴定野生和突变NA的表达。以4-MUNANA为底物检测野生及突变NA活性,检测奥司他韦羧酸盐和扎那米韦对野生及突变NA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野生及突变NA质粒转染细胞后均获得了分子量约为70kD的目标蛋白,但H274Y突变酶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酶及R292K突变酶;所表达的NAH7N9-WT、NAH7N9-H274Y和NAH7N9-R292K均有活性;奥司他韦羧酸盐对NAH7N9-WT、NAH7N9-H274Y和NAH7N9-R292K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6nM、15.1nM和大于1 000nM,耐药倍数分别为9和大于625倍;扎那米韦对NAH7N9-WT、NAH7N9-H274Y和NAH7N9-R292K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1nM、1.4nM和38.0nM,耐药倍数分别为1.3和34倍。本研究结果表明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可显著抑制NAH7N9-WT活性,NAH7N9-R292K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有显著的耐药性(耐药倍数34~625倍),NAH7N9-H274Y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敏感(耐药倍数1~9倍)。结果提示,临床感染H7N9的患者可用扎那米韦或奥司他韦治疗,但当该病毒发生NAH7N9-R292K突变时,建议停止使用这两种药物。  相似文献   
99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并对比红花药材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金橙Ⅱ的浓度,从而建立对比筛选红花样品中金橙Ⅱ的方法。结果在46个红花样品中,推测有26个可疑阳性样品;而通过对比筛选法能将可疑阳性样品数减至2个。经HPLC-MS法确证了对比筛选法的结果。检测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色谱条件为:甲醇-乙腈-0.0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26∶2∶72)为流动相。检测金橙Ⅱ的色谱条件为:乙腈-0.025 mol/L溶液(40∶60)为流动相。此法相比于常规只检测红花中金橙Ⅱ的方法,筛选效率与精确度更高,并且更经济、适应性更广。  相似文献   
999.
hASH4蛋白所属的HLH转录因子家族在调节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周期,决定细胞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hASH4蛋白可能与皮肤的分化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具体机制不明。成功构建了pET28b-hASH4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经过对温度、时间、IPTG浓度等表达条件的优化,确定在37℃下1 mmol/L IPTG诱导表达4 h可达到最佳表达效果,并通过亲和层析和弱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蛋白,得到了电泳纯的目的蛋白。通过非放射性凝胶滞留试验发现hASH4蛋白单体只具有非特异性的DNA结合活性,而不具有特异性的DNA结合活性,推进其在体内的转录因子功能可能需先形成异源二聚体或多聚体才能进一步特异性结合DNA进而作用于下游基因。研究结果为hASH4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方式提供了线索,并为其进一步的结晶条件筛选、晶体结构解析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李晓颜  康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11):1268-1271,1274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乙肝HBe Ag阳性﹑HBe Ab阳性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并进一步分析MDSC与HBV-DNA的动态关系。方法 (1)选取乙肝两对半符合HBe Ag阳性﹑HBe Ab阳性表型的患者60例,将这些标本分为HBe Ag阳性组、HBe Ab阳性组。分析MDSC在这两组间的表达差别。(2)将患者分为HBV-DNA阳性组和HBV-DNA阴性组,分析HBV-DNA的复制水平与MDSC表达的相关性。(3)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以CD33^+CD11b^+HLA-DR^-为特征的MDSC占外周血粒细胞的百分比。(4)结合患者的其他指标(ALT、AST、GGT),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与MDSC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它的临床意义。结果乙肝(HBe Ag阳性)MDSC表达水平(10.85±4.21)(n=22)(t=12.091)高于HBe Ab阳性组(5.88±2.95)(n=38)(t=12.281)(P〈0.01),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DNA阳性组中MDSC表达水平(9.30±4.44)(n=30)(t=11.473)显著高于DNA阴性组(6.10±3.29)(n=30)(t=10.161)(P〈0.01);乙肝患者外周血中的MDSC表达水平与ALT、AST、GGT成正相关。结论乙肝HBe Ag阳性、HBe Ab阳性阳患者外周血中的MDSC表达水平可能与乙肝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DSC的表达水平与HBV-DNA复制水平呈正相关;外周血MDSC表达水平可作为乙肝患者临床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