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71.
探讨神经肽Y(neruopride Y, NPY) 在SD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eriaqueductal grey, PAG) 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的作用.应用热板和机械压力实验法,以大鼠后爪缩爪瓜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 PWL) 为痕阈指标, 观察PAG 内微量注射NPY对PWLs的影响.PAG内注射 0.05、0.1、 0.2 nmol NPY 均显著地增加慢性神经痛大鼠的双侧PWLs, 且呈量效关系.NPY引起的PWLs增加可被Y1受体拮抗剂和阿片剂所阻断.结果提示,在大鼠PAG 微量注射NPY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72.
从分子水平探索旋转恒定磁场对机体作用之机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RCMF旋磁治疗装置研究磁场对信息物质的影响,放射免疫测定发现磁场促使血浆内啡肽显著升高;荧光分光光度法和ELISA法测定发现磁场可以显著抑制5-HT及顺铂等中枢性致呕药物引起的呕吐反应,并同步伴有脑组织、小肠组织5-HT水平的可逆性下降.磁场处理对小鼠5-HT水平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窗口效应和滞后效应,磁场对药物致呕的抑制效应与其对5-HT的下调水平有平行相关关系.提示磁场对体内5-HT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其抑制细胞毒性化疗药物致呕的内在基础.应用硝酸还原酶反应-分光光度法和NADPH-d组织化学技术,发现磁场可促使丘脑下部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升高,并具有显著滞后效应. NADPH-d阳性神经细胞及NADPH-d和血管加压素(AVP)双染阳性神经细胞集中分布在丘脑下部室旁核、室周核和视上核,但不存在于视交叉上核,提示室旁核、室周核和视上核一氧化氮肽能神经细胞是丘脑下部的一氧化氮的主要来源.磁场处理后大鼠丘脑下部一氧化氮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应归因于这些神经细胞受磁场作用表达增强.一氧化氮和血管加压素的共存可能对磁场调节内分泌具有一定意义.发现磁场可促使肾上腺一氧化氮量显著升高,并维持一定时间,神经肽Y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强度增强,进而对其相关机制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73.
穹窿切断对大鼠下丘脑CRH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穹窿切断对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表达的影响,探讨海马对HPA轴的抑制作用是否通过穹窿介导。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穹窿切断组和假手术组,再分为0d、4d、7d、10d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穹窿切断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穹窿切断组0d、4d、7d、10d时下丘脑CRH的表达变化和分布规律,并以假手术组相应时间段作为对照。结果穹窿切断组于7d时CRH表达升高,10d时升高显著。假手术组下丘脑仅有少量CRH表达。结论穹窿切断使CRH表达升高,HPA轴活动增强,海马对HPA轴的抑制作用减弱,揭示海马是通过穹窿纤维对HPA轴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74.
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对大鼠骨骼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下丘脑弓状核对大鼠骨骼的影响。方法:用损毁弓状核(ARC)的方法。将SD大鼠于出生后第1、3、5、7、9d皮下注射10%谷氨酸单钠(MSG)4g/kgbw,对照组同法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存活至第200d处死。剥净左侧股、胫、肱、桡、尺骨,测其重量、长度、横长径、横短径、体积。下丘脑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ARC神经元,并用图像分析仪计算ARC神经细胞数。用放免法测血清中GH(生长素),E2(雌二醇)含量。结果:MSG大鼠弓状核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股、胫、肱、桡、尺骨的重量、长度、横长径、横短径、体积都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单位体积骨重量(g/cm^3)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血清GH、E2显著降低。结论:提示下丘脑弓状核通过调节与骨代谢有关的激素参与全身骨骼生长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475.
目的研究神经肽Y(NPY)、五羟色胺(5-HT)和胰高血糖素(GLU)免疫阳性细胞在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a)视网膜上的组织学定位。方法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S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并结合生物统计学分析。结果NPY细胞主要分布于内核层和节细胞层。内核层中出现两种阳性细胞,一种出现在第2、3亚层,常为多个细胞聚集;另一种出现在内侧,有突起伸入内网层。节细胞层阳性细胞分布较少,胞体有大小之分。5-HT细胞主要分布于内核层和节细胞层,位于内核层中邻近内网层一侧的阳性细胞有突起延伸入内网层。GLU细胞分布于外核层、内核层内侧以及节细胞层。结果 黑斑蛙视网膜上NPY、5-HT和GLU细胞的分布与其它物种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特点,符合其晨昏性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476.
PTD-NPY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扩增HIV-1 TAT蛋白转导结构域(PTD)与鼠源神经肽Y(NPY)的融合基因,克隆目的片段并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PTD-NPY.PCR和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经限制性内切酶Sac Ⅰ线性化重组表达质粒并通过电转化整合到巴斯德毕赤酵母菌GS115的染色体基因组中.阳性重组酵母菌用含1%甲醇的培养基诱导其分泌表达.经过120 h的诱导,取上清浓缩除盐后进行SDS-PAGE电泳,表明该系统成功表达了PTD-NPY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表达产物具有特异性.获得真核表达的PTD-NPY融合蛋白,为下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77.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对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途径。方法:用海人酸(KA)损毁大鼠双侧小脑顶核,术后第8d用血细胞计数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动物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和血清中抗绵羊红细胞(SRBC)特异性IgM抗体水平。用电损毁小脑上脚交叉中顶核投射至下丘脑的神经纤维,检测动物淋巴细胞数和抗SRBC特异性IgM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KA注入双侧小脑顶核后第8d,在Nissl染色的小脑切片,呈现双侧顶核内神经元胞体破坏。作为对照,在生理盐水注入顶核的动物脑片上,可见正常的Nissl小体。小脑顶核损毁后第8d,动物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以及血清中抗SRBC特异性IgM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顶核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动物。电损毁小脑上脚交叉处顶核投射至下丘脑的神经纤维后第8d,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抗SRBC特异性IgM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损毁小脑上脚交叉的对照动物。结论:小脑顶核的神经元胞体损毁导致淋巴细胞功能增强,小脑顶核投射至下丘脑的神经纤维损毁同样引起淋巴细胞功能增强,这些结果提示小脑顶核至下丘脑的神经投射参与介导小脑顶核对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78.
以往的研究表明,甲状腺中分布有肽能神经,包括神经肽Y(NPY)能神经、P物质(SP)能神经和脑肠肽(VIP)能神经.这些神经纤维的终末与血管和甲状腺的滤泡接触.一般认为,甲状腺的功能活动主要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有关神经肽的调节,尤其是在甲亢状态下的调节尚不清楚.本研究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T4注射建立甲亢动物模型.使用免疫组化技术对NPY、CGRP和SP 在实验与对照动物的分布进行形态学研究,使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模型动物与对照动物甲状腺中的NPY、CGRP和SP进行定量研究.免疫组化技术发现NPY阳性神经纤维密集环绕小血管,其末端与血管内皮紧密联系,一些NPY阳性神经走行于滤泡间的结缔组织中,其末端与滤泡上皮接触;有SP阳性神经纤维走行于滤泡间的结缔组织中,其末端与滤泡上皮接触;CGRP阳性细胞分布于滤泡间的结缔组织中,或滤泡上皮细胞之间.放射免疫测定表明甲亢大鼠NPY、SP水平高于对照大鼠,CGRP水平低于对照大鼠.结果表明,在甲亢状态下,机体通过血管收缩介质NPY、SP的增多与血管舒张介质CGRP的减少,控制甲状腺素进入血液循环,这是机体在病理过程中的自稳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9.
目的和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象分析,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肽Y、亮氨酸脑啡肽、强啡肽A113 在长期( 共7 周)大强度(速度由15 m/min 递增至35 m/min、运动时间为20 ~25 min/d) 的运动下的变化。结果:安静状态下在丘脑室旁核(PV) 、下丘脑背内侧核(DM) 、下丘脑腹内侧核(VMH)等核团NPY 无显著性变化;在此基础上的末次急性运动结束后3 h NPY 变化尤为明显。安静状态下大鼠尾壳核LENK 下降;而末次急性运动后大鼠下丘脑LENK 被迅速激活而升高。该强度运动能激活下丘脑DYNA113 ,尤以运动结束后30 min 最为明显。结论: NPY、LENK、DYNA113 在该强度运动下大鼠不同脑区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80.
目的和方法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象分析,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肽Y、亮氨酸脑啡肽、强啡肽A1-13在长期(共7周)大强度(速度由15m/min递增至35m/min、运动时间为20~25min/d)的运动下的变化。结果 安静状态下在丘脑室旁核(PV)、下丘脑背内侧核(DM)、下丘脑腹内侧核(VMH)等核团NPY无显著性变化;在此 的末次急性运动结束后3hNPY变化尤为明显。安静状态下大鼠尾壳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