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韦雪 《蛇志》2011,23(1):40-4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70例甲状腺肿大在Ⅱ°以内,既往无明显心、肺疾患的甲状腺手术患者,行双侧颈丛神经阻滞,术中持续输注小剂量瑞芬太尼,以0.05μg.kg-1.min-1为基础剂量,并根据病人的反应增减剂量,最大不超过0.1μg.kg-1.min-1。观察术中患者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评价术中疼痛及呼吸抑制、肌强直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均保持平稳,镇痛效果优53例,良17例;其中2例有轻度呼吸抑制(SpO2〈92%),经停药、给氧处理后迅速恢复正常,其余患者麻醉过程SpO2保持在95%以上。所有患者均无肌强直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术中注意加强呼吸管理,常规面罩吸氧,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医学手术实验用小型猪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及麻醉效果。方法实验用小型猪34例,分为CPB下停跳组手术组(停跳组,18例)及CPB下并行手术组(并行组,16例),行自体心包片三尖瓣置换术。记录实验中麻醉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用量,基础麻醉、麻醉维持及麻醉苏醒时间,术后3天、一周存活状况等,并评价基础麻醉及全麻效果。结果 34例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各期血流动力学平稳,仅停跳组一例术后3天内死亡,存活率97.1%,麻醉效果良好。结论合理的麻醉药物与血管活性药物的联合应用,仔细的临床观察与正确而迅速的处理是小型猪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麻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利用肌电指标分析拳击运动员上肢和腰部肌肉力量训练效果。方法:用Mega公司的ME6000肌电图仪记录分析10名女子拳击运动员上臂肱二头肌(主动肌)与肱三头肌(拮抗肌)、前臂屈肌(主动肌)与伸肌(拮抗肌)和腰部肌群的运动诱发肌电,规定运动为手持2.5 kg的哑铃负荷进行直拳空击运动直至局部肌肉力竭。结果:直拳空击运动至局部肌肉力竭过程中,上肢拮抗肌的中位频率(MF)下降幅度和速度大于相对应的主动肌,且从肌群作功来看,主动肌作功百分比较拮抗肌大。其中9名普通运动员腰肌的肌电频率(MF)均值较1名指定样本世界冠军的下降缓慢,而且其作功百分比都较小。结论:通过对普通女子拳击运动员上肢和腰部肌群肌电指标测试与世界冠军的比较分析,提示本研究中所测普通拳击运动员拮抗肌和腰部肌肉力量训练不足,有待加强该部肌肉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糖原磷酸化酶BB对心脏直视手术后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方法:108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别于围术期多个时点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清糖原磷酸化酶B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并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结果:血清糖原磷酸化酶BB于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最早达峰值,其峰值与cT...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利用POSSUM、P-POSSUM和APACHE-Ⅱ评分对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例的术后住院死亡率的预测进行预测,评价各评分的预测能力,为肝门部胆管癌术后死亡风险寻求有效的评估方法。方法:收集了2002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4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例资料,统计其手术后的住院死亡率;统计学方法:所有的数据通过SPSS15.0 for windows、Medcalc9.2.10 for windows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和Z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O:E值和ROC曲线用来评价评分方法的判别能力。结果:348例患者的术后有6例发生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率为1.7%,POSSUM评分预测的住院死亡率为9.3%(33例),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0,df=1,P〈0.01);P-POSSUM评分预测的住院死亡率2.8%(10例),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df=1,P〉0.05);APACHE-Ⅱ评分预测的住院死亡率9.2%(32例),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2,df=1,P〈0.01)。POSSUM、P-POSSUM和APACHE-Ⅱ评分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741和0.608。结论:P-POSSUM评分能很好的预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术后住院死亡率,POSSUM和APACHE-Ⅱ评分不能准确的预测,明显高估了术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6.
李孝智  郭峰  汪清 《生物磁学》2011,(8):1536-153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术式对术肾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经后腹膜途径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例26。男16例,女10例。随访时间〉1年的有18例。年龄40-70岁。肾细胞癌23例,肾嫌色细胞癌2例,肾平滑肌瘤1例。肿瘤直径2.6-3.2cm,平均2.9cm。所有患者术中阻断肾动脉,剪刀切除肿瘤。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20-30min,平均26.4分钟。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月、术后1年测定双肾显像、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结果:18例患者术肾术前GFR及占总GFR的比例分别为53.2±7.8 ml/min和50.7±3.6%,术后两周GFR及占总GFR的比例分别为31.2±8.9 ml/min和35.8±5.8%,术后3月GFR及占总GFR的比例分别为34.7±8.6 ml/min和38.4±5.3%,术后1年GFR及占总GFR的比例分别为41.1±9.7 ml/min和43.2±6.2%。血清肌酐及血清胱抑素术前术后对比因为受对侧肾功能的影响不能反映对分肾功能的影响。结论:LNSS术式对于直径小于4cm的肾早期肿瘤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7.
王波  汪平  王宏  王涛  杨彦平 《生物磁学》2011,(23):4490-4492
目的:探讨影响侧脑室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侧脑室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侧脑室脑膜瘤显微手术30例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顸后情况,其中KPS〉70分表示为预后良好,KP懿70分表示为预后不良。对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及术后有无并发症因素与预后进行χ^2检验与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及术后有无并发症对侧脑室脑膜瘤的预后有明显影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影响因素有2个,它们分别是肿瘤部位和术后有无并发症,其P值均小于0.05。结论:在显微手术下,侧脑室脑膜瘤大部分可以全切并取得了较好的远期疗效。肿瘤部位和术后有无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及时处理并发症能显著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8.
赵怡  章骏  杨志刚  曹伟  周咸亮 《生物磁学》2011,(10):1917-1920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选择早期乳腺癌患者138例,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保乳组(Bcs)和根治组(MRS),保乳组采取保乳手术方案,根治组采用改良根治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美容效果满意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美容效果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复发或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时,应首选保乳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109.
刘倩  周莉  何晓凤 《生物磁学》2011,(7):1333-1335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髋臼先天性发育缺陷的疾病,长期发展会形成髋关节半脱位、脱位,最终甚至可能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合并症。对于早期患者目前主要采用髋臼旋转截骨手术治疗,而晚期出现股骨头脱位及坏死则只能通过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不论哪种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易晓雷  李旭辉  苗雄鹰 《生物磁学》2011,(17):3339-334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胆囊切除术的有效性及时机。方法:分别对患有急性胰腺炎而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38例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了研究。结果:首先对38例病人进行了3-15天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当临床症状和表征基本消失,血、尿中的淀粉酶接近正常水平时,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时间为30分钟到90分钟(平均时间60分钟),手术中无转化和严重并发症症状发生。对这38例病人随访6到56周后无复发现象发生。结论:当临床症状和表征基本消失,血、尿中的淀粉酶接近正常水平时,急性胰腺炎胆囊切除术是有效且可行的。在中国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中,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占50%~70%。胆结石治疗取决于患者胰腺炎的严重性,及患者是否患有梗阻性黄疸。对于非梗阻性胰腺炎的患者,早期是否要进行明确的手术治疗尚无定论。我院患有急性胰腺炎的38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4年2月到2009年4月之间)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详情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