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以及脂联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ADP/PI3K/Akt)通路的作用。方法:SD大鼠麻醉后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开胸暴露心肌,在左心耳和肺动脉圆锥之间用带线圆针对冠脉左前降支(LAD)穿线,LAD结扎断流30 min后松线再灌注120 min,建立大鼠MIR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以下5组(n=12):①假手术组(Sham组):LAD仅穿线不结扎;② MIRI组;③ADP后处理组(ADP组):LAD断流10 min时静注ADP继续断流20 min,然后再灌注120 min;④ADP+LY294002组:LAD断流10 min时静注ADP和LY294002,其余同ADP组;⑤LY294002组:LAD断流10 min时静注LY294002,其余同ADP组。各组取血检测LDH和cTnI含量,取左心室心肌测定PI3k、Akt、p-Akt、ADPmRNA、ADPR1mRNA和PI3KmRNA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IRI组血浆LDH和cTnI均明显升高(P<0.05);和MIRI组相比,ADP组心肌损伤指标明显下降(P<0.05),而应用LY294002的两组心肌损伤比ADP组加重(P<0.05)。ADP组心肌PI3K、p-Akt、ADPmRNA、ADPR1mRNA和PI3kmRNA表达比MIRI组升高(P<0.05),应用LY294002两组上述5个指标比MIRI组降低(P<0.05)。结论:ADP后处理对大鼠MIRI有保护作用,ADP/PI3K/Akt通路参与了以上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心肌成纤维细胞是否存在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的表达,探讨ALDH2在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引起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正常+ALDH2激动剂Alda-1(20μmol/L)组、高糖组(30 mmol/L)、高糖+ Alda-1组。免疫荧光鉴定心肌成纤维细胞。各组细胞分别培养48 h后应用MT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LDH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心肌成纤维细胞ALDH2 mRNA和蛋白均有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P < 0.01),ALDH2蛋白表达下降(P < 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 Alda-1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 < 0.01),ALDH2的蛋白表达增加(P < 0.05)。结论:心肌成纤维细胞存在ALDH2的表达,ALDH2激动剂Alda-1提高ALDH2的表达后可以抑制高糖引起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3.
赵跃  张宏  夏雪山 《遗传》2015,37(7):635-644
遗传性心肌病(Inherited cardiomyopathy, I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疾病,主要由基因突变所致,是青少年和年轻运动员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约100个基因和其致病有关,这些基因相关的变异位点具有不同的致病机制。随着临床遗传检测在遗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对遗传性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特性及其致病机制进行深入了解,是对该病遗传诊断的关键。下一代半导体测序仪在2010年底由美国Life Technologies公司发布,其以布满微孔的高密度半导体芯片为测序基础,具有快速、经济、灵敏性好、准确率高等特点,已经应用于遗传疾病的突变筛查。文章主要对遗传性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特性和下一代半导体测序技术在遗传性心肌病遗传检测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概括总结,有助于遗传性心肌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4.
人参皂甙 Rb1与Re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与Re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比较两者的效应差异.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采用透射电镜、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结果 (1)透射电镜发现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区出现心肌凋亡细胞,假手术组未发现心肌凋亡细胞;(2)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凋亡数为134.45±45.61个/视野,人参皂甙Rb1治疗组51.65±13.71个/视野,人参皂甙Re治疗组90.66±19.22个/视野,三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人参皂甙Rb1和Re均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证实人参皂甙Rb1与Re均有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人参皂甙Rb1的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较Re的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5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植入体内后,在心肌微环境诱导下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能力。无菌条件下取出大鼠双侧股骨及胫骨,冲洗骨髓腔获得细胞,贴壁筛选法纯化MSCs,体外培养、扩增,4,6-二咪基-4-联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细胞,注入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所致心肌梗塞模型鼠的心肌组织。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获取心肌组织,采用HE染色和电镜技术对植入MSCs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超微结构检测,荧光免疫组化检测植入MSCs肌球蛋白重链(MHC)和心肌特异性抗原Cx43的表达,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心脏早期发育基因NKx2.5、GATA-4的表达。结果发现细胞标记效率为100%,通过连续检测MSCs植入后细胞形态从无规则状态、幼稚细胞表型逐渐向成熟心肌细胞方向转化,植入细胞排列同正常肌纤维方向平行,且植入四周后电镜检测到闰盘的存在;两周出现MHC的表达,后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四周出现Cx43的表达,以后表达稳定,RT-PCR检测NKx2.5、GATA-4在一天即出现弱表达,两周~三周时表达最强,以后强度逐渐减弱。结果表明MSCs在体内微环境条件下能够转化为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心肌营养素-1(CT-1)联合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值预测冠状动脉中度狭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中度狭窄冠心病患者260例,根据PCI术后1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6例和非MACE组224例。检测血清Cys C、CT-1水平和计算FFR值。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冠状动脉中度狭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风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ys C、CT-1联合FFR值对冠状动脉中度狭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无失访病例,260例冠状动脉中度狭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率为13.85%(36/260)。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血清Cys C、CT-1水平升高,FFR值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Ⅲ级、Cys C升高、CT-1升高为影响冠状动脉中度狭窄...  相似文献   
57.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为最危险的主动脉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影响该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基因多态性为该疾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观察到主动脉中膜的退化,当主动脉结构发生改变时,必然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进而影响其功能。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是由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组成的,可以保持主动脉管壁的稳定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ECM的代谢平衡有关,降解ECM的酶为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这种酶在主动脉的重塑过程中也发挥作用,与夹层的发生密切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作为遗传学标记,可以预测该疾病的发生,指导该疾病的临床研究方向,对于易感性较高的患者可进行早期的预防及监测,在AD的预防及治疗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去势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和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对照组,每组14只。制备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2h),观察左室压力,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梗死率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组织的Bcl-2、Bax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去势组再灌注后的心脏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2)去势组心肌梗死范围(43.68±6.89%)较对照组(39.33±7.85%)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3)对照组和去势组间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组织中Bcl-2、Bax含量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去势对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没有保护作用,而且不影响心肌细胞凋亡过程,生理剂量的雄激素对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脏功能不产生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59.
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动态平衡是细胞发挥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破坏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动态平衡不仅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患病风险,而且与许多代谢性疾病相关.细胞内胆固醇水平主要受胆固醇生物合成、摄取、流出和酯化的调节.3-羟基-3-甲基-戊二酰基辅酶A还原酶、角鲨烯单加氧酶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是胆固醇合成关键因子.尼曼-匹克C1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过表达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小鼠骨代谢及钙磷代谢的影响,为靶向基因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SPF级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ERα过表达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小鼠模型,模型建立完成后,ERα过表达组通过椎体髓腔注射的方法转染携带小鼠ER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模型组转染空载病毒,假手术组不作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小鼠骨组织ERα基因表达;分别于造模后检测小鼠股骨骨密度(BMD);采用Micro-CT扫描测量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体积分数(BV/TV),并进行股骨生物力学强度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钙(Ca)、磷(P)、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剂1(TIMP-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骨组织ERα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MD、BV/TV、Tb.Th、最大载荷、刚性系数、Ca和P降低,而Tb.Sp、BGP和ALP显著升高(P<0.05);ERα过表达组小鼠骨组织ERα基因表达水平、BMD、BV/TV、Tb.Th、最大载荷、刚性系数、Ca和P较模型组小鼠显著上升;而Tb.Sp、BGP和ALP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骨组织中TIMP-1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而MCP-1平均光密度值升高,而ERα过表达组TIMP-1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而MCP-1显著降低(P<0.05)。结论: ERα基因过表达通过调节骨密度、骨参数、骨代谢、钙磷代谢指标及组织中TIMP-1和MCP-1的表达水平,改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