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外源GA3、ABA和Ca(NO3)2缓解盐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盐胁迫下,DK961(耐盐)和LM15(盐敏感)小麦种子的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均显著下降,LM15下降的幅度大于DK961.外源100 mg/L GA3、1×10-7 mol/L ABA和0.1% Ca(NO3)2处理均能缓解盐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对盐胁迫下LM15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显著好于DK961,并且不同程度地缓解盐处理引起的种子内源GA 1+3含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下降,从而降低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表明盐抑制小麦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盐胁迫导致种子内源GA 1+3含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82.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在辽西半干旱区褐土上进行了长期田间试验 ,研究不同的灌水、施氮、施磷和施秸秆水平对土壤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全钾含量随着氮、磷和秸秆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其中 ,施磷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增加效果最明显 ,其次是施秸秆量。土壤速效钾含量随着灌水和氮、磷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随着秸秆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 ,施秸秆对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影响最明显 ,其次是施用磷肥的影响。另外 ,施肥和灌水在提高土壤全钾含量的同时可能使速效钾含量降低 ,两者的变化表现为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83.
几种脊椎动物宽频带心电图波形与心电向量环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鼠、家鸽、蟾蜍、鲫鱼4种脊椎动物宽频带心电图Ⅱ导联的波形特点及QRS额面心电向量环的位置、形态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宽频带心电图Ⅱ导联QRS波群小鼠、蟾蜍、鲫鱼QRS波群的主波均向上,而家鸽的主波向下;(2)QRS波群时程(ms)小鼠88±09,家鸽365±14,蟾蜍790±110,鲫鱼283±57;(3)QRS心电向量环的位置家鸽的位于-90°~-180°象限内,这是家鸽心电图Ⅱ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的根本原因;小鼠、蟾蜍、鲫鱼的均位于0°~90°象限内,与它们的QRS波群主波向上相一致;(4)QRS心电向量环的形状;小鼠的QRS向量环较其它3种动物的要大,蟾蜍的最小。鲫鱼的不规则,有的呈三角形,有的呈“8”字形,还有的呈半圆形,这是导致鲫鱼的QRS波群出现较多切迹和扭挫的原因。  相似文献   
84.
采用体内表达技术的研究策略筛选了志贺菌福氏2a侵入上皮细胞后诱导表达的基因,用基因突变技术进一步对它们的功能进行了鉴定.结果共筛选到13个胞内诱导基因,其中2个DNA甲基化相关基因、1个代谢相关基因、1个转录调控基因、3个插入成分、3个反义转录体、3个未知功能基因.突变体分析发现,3-甲基糖基化酶,柠檬酸裂合酶的编码基因和未知功能基因wcaJ的突变体在细胞和动物感染实验中都显示其存活增殖能力的降低,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志贺菌在上皮细胞内的存活和增殖.同时也表明,这种在上皮细胞内的存活增殖能力是志贺菌主要的毒力体现之一.但是,未知功能基因yaiC的突变体只在动物体内表现出明显的毒力缺陷,在上皮细胞内没有明显的增殖缺陷,这表明yaiC基因参与其他毒力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志贺菌的致病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分析,该区系具有以下特点:组成植物区系成分的种类比较少,计有43科,123属,193种,温带性质明显,温带分布型属占总属数的54.7%,植物成分以草本植物为主,自然分布的木本植物只有草麻黄(Ephedra sinica),柳(Salix matsudana),杞柳(S.integra),柽柳(Tamarix chinensis),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等少数几种,植物成分中盐生物种类比较丰富,计有73种,占总种数的37.8%,植物成分中湿生,水生植物种类丰富,计有92种,占总种数的47.7%,属于比较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6.
Na+H+逆向转运蛋白对植物耐盐起着重要作用 ,它利用质膜H+ATPase或液泡膜H+ATPase及Ppiase泵H+产生的驱动力把Na+排出细胞或在液泡中区隔化以消除Na+的毒害。主要讨论植物中Na+H+逆向转运蛋白研究在分子水平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7.
哺乳动物DNA甲基化的功能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基化修饰是哺乳动物DNA最常见的复制后调节方式之一,它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在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甲基化异常可导致生长发育异常或肿瘤。  相似文献   
88.
动物克隆后代的发育异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克隆后代发育异常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些异常的发生与供体核的状态,供体的重新程序化以及核外遗传物质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这涉及到印记基因,胚胎早期发育必需基因,染色体的甲基化以及结构的变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这些事件的诠释有助于克服克隆后代发育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植物油脂的保健与药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的油脂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其中保健与药用价值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植物油脂各脂肪酸的组成中 ,不饱和脂肪酸 (如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 )为人体所必需。这类脂肪酸可防治中老年心血管硬化 ,并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在上述不饱和脂肪酸中 ,以油酸对人体最为有利。它是细胞膜的必要成分 ,并且有降低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功能 ,也能软化血管并防止血栓的形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在人体内都不能合成 ,必须由食物供给 ,它们也是许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前体 ,由前者形成的前列腺素类化合物等一系列代谢重要物质 ,对维持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90.
泰山地区土壤甲螨的群落组成和季节变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泰山地区土壤甲螨群落由 81种组成 ,其中包括新种 2种 (山东三盲甲螨Trimalaconothrusshandongen sis、大隙钉棱甲螨Passalozetesmacrofissure)国内新记录种 5种和未定名种 18种、优势种 4种 (细条木单翼甲螨Xylobatestenuis、丽扇珠甲螨Licnodamaeuspulcherrimus、大洋上罗甲螨Epilohmanniapallidapacifica和姬三皱甲螨Rhysotritiaardua)。甲螨群落数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春、冬季数量最高 ,秋季次之 ,夏季最低。 5个优势属季节变化与整个群落基本一致 ,均是夏季密度最低 ,但高峰季节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