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细胞色素b部分序列探讨石斑鱼属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斑鱼的分类在学术界尚存在很多争议。本文采用PCR技术,测定了分布于中国的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aes)、青石斑鱼(E.awoara)、六带石斑鱼(E.sexfasciatus)、褐石斑鱼(E.brunneus),长棘石斑鱼(E.longispinis),吻斑石斑鱼(E.spilotoceps),巨石斑鱼(E.tauvina)以及石斑鱼亚科侧牙鲈属的侧牙鲈(Variola louti)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402bp的序列,结合GenBank提供的7种中国无记录的石斑鱼:青铜石斑鱼(E.aeneus)、海丰石斑鱼(E.haifensis)、犬牙石斑鱼(E.caninus)、东大西洋石斑鱼(E.marginatus)、白斑石斑鱼(E.multinotatus)、德氏石斑鱼(E.drummondhayi)、淡点石斑鱼(E.labriformis),把这14种石斑鱼作为内群,对他们的序列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同为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的侧牙鲈属(Variola)的侧牙鲈作外群,分别用MP法、NJ法对内、外群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14种石斑鱼402bp的mtDNA Cytb部分序列的碱基组成上,A+T的含量为53.6%高于G+C含量(46.4%),序列中转换颠换比为4.78,没有突变饱和;(2)青石斑鱼与六带石斑鱼、点带石斑鱼与巨石斑鱼、长棘石斑鱼与吻斑石斑鱼分别聚在一起,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3)系统树中,大西洋与太平洋种类各枝交替汇合,表明石斑鱼的Cytb序列有严格的保守性,也可能是协同进化的结果;(4)揭示在良种选配或遗传管理时,避免居于同枝的石斑鱼混交,将大西洋种类与太平洋种类杂交可能是遗传改良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2.
信阳桃花水母对几种生态因子胁迫的耐受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温度、盐度、pH等因子胁迫条件下,研究观察了信阳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 xinyangensis)的生活状态、形态变化及存活等耐受反应,并测定了信阳桃花水母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和最低耐氧能力.结果表明,信阳桃花水母的最适生活温度范围为15 ℃~25 ℃,pH为6.0~8.2.信阳桃花水母对盐度耐受力差,盐度为2时,仅能存活96 h;但具有较强的耐低氧能力,20 ℃时窒息点为026 mg·L-1,平均耗氧量和平均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3.
镉胁迫对大弹涂鱼肝脏黄螵呤氧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不同浓度镉离子对大弹涂鱼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抗氧化酶(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用于污染暴露的生物标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低浓度Cd2+(0.05 mg·L-1)暴露使大弹涂鱼肝脏XOD和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升高,第10天达到最大值,中高浓度暴露(0.5 和5 mg·L-1 Cd2+)XOD和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低和高浓度镉胁迫处理的CAT活性在12 h显著降低,随时间的延长低浓度组CAT活性恢复正常,高浓度组在第7天降到最低值, 并在恢复期的5 d中高浓度组CAT活性却极显著升高;低和中浓度镉胁迫处理的MDA含量12 h极显著升高,而高浓度却极显著下降,随时间延长低浓度恢复正常, 中浓度先上升后下降并到第5天达到最大值,而中高浓度在恢复5 d后MDA含量都极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4.
根据本实验室克隆的大黄鱼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编码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法扩增大黄鱼MSTN成熟肽区域的基因,将目的片段插入pMD18-T克隆质粒,并测序验证。验证后用BamHⅠ和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含目的片段的pMD18-T克隆质粒和pET-28 a表达质粒,构建MSTN-pET-28 a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BL21菌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蛋白的大小约17 kD。  相似文献   
105.
甲壳动物的防御机制完全依赖于非特异性免疫系统,血淋巴的凝固在宿主防御和阻止血淋巴渗漏中起重要的作用.甲壳动物的凝固酶的激活有两种独立的方式.在鳌虾中,依赖于Ca2+的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可溶性的凝固蛋白原转变成共价交联的凝固蛋白多聚物,不需要蛋白裂解反应.相反,在鲎中,位于淋巴细胞中凝固反应的所有因子都在受到脂多糖激活分泌到胞外,一系列的蛋白裂解反应使得凝固蛋白原转变成凝固蛋白,凝固蛋白间通过非共价的交联结合,而有转谷氨酰胺酶催化的凝固蛋白和淋巴细胞表面proxin间的结合则更加稳定了凝固蛋白反应.  相似文献   
106.
降解畜禽废物光合细菌的筛选及其代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自然界中分离光合细菌,对其代谢氮磷硫的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为其在畜禽废物净化等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厌氧培养法富集、半固体试管法和双层平板法选择性筛选光合细菌,得到了3株光合细菌分别记为psb -L、psb -H和psb -S.在富集培养基中分别添加KH2 PO4、Na2S和以KNO3作唯一无机氮源进行培养,研究试验菌株对氮、磷、硫化合物的代谢能力.结果:在设计的培养基中,3株光合细菌psb -L、psb -H和psb -S都能生长;经培养4d后对磷酸盐的代谢率分别为15.80%、13.49%和13.01%;经培养6d后对硫化物的代谢率分别为46.58%、32.88%和39.18%;培养17d后对硝酸盐的代谢率分别达到96.38%、89.31%和90.04%;为进一步应用于畜禽废物发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利用琼胶降解菌处理坛紫菜粉末,降解其细胞壁多糖,释放内容物,并获得菌解液,研究不同稀释度坛紫菜菌解液对受体植物蚕豆出芽和生长,以及大豆和番茄幼苗抗性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琼胶降解菌处理时间的延长,菌解液中还原糖含量逐渐增高.(2)3.33%的菌解液对蚕豆种子萌芽促进效果最好,而2%的菌解液能增加蚕豆叶绿素含量,促进其幼苗生长.(3)3.33%的菌解液能有效提高大豆离体子叶的植保素含量,迅速增加番茄叶片表皮条的H2O2的释放量,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研究表明,琼胶降解菌能使坛紫菜细胞壁中的营养物质释放,并产生某些激发物质,从而使坛紫菜菌解液能够促进受体植物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并能有效诱导植物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8.
在光镜和电镜下对嫁(虫戚)(Cellana toreuma)和斗嫁(虫戚)(C.grata)的齿舌形态进行观察比较。2种嫁(虫戚)的齿式都为1.1.0.1.1,即具有1枚侧齿和1枚缘齿,缺乏中央齿。齿舌前端都有1小段弯曲,齿片排列松散且存在明显的磨损现象。嫁(虫戚)和斗嫁(虫戚)的侧齿形状很相似,侧齿呈镰刀型且具1个齿尖,基部近似三角形且具突起,尖齿部分细长。两种嫁(虫戚)的缘齿存在一定的差异,嫁(虫戚)缘齿具3个齿尖,第2尖齿靠近第3尖齿。斗嫁(虫戚)缘齿具2个齿尖且比较细长,第2尖齿靠近缘齿基部。本文用17个参数对这两种嫁(虫戚)的齿舌带及其前中后3段上的齿片进行了测量比较,发现斗嫁(虫戚)齿舌带的长宽比明显大于嫁(虫戚)齿舌带的长宽比,即斗嫁(虫戚)的齿舌带显得更加细长。齿舌带前、中、后3段各比例参数的值存在一定的关系,即中段大于前段、中段大于后段。据此认为用齿舌作为2种嫁(虫戚)的分类依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9.
研究林蛙卵酶解液对去卵巢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及子宫内膜形态的作用,确定林蛙卵的功能价值,一定时间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林蛙卵奠定基础。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模拟更年期绝经妇女模型,灌胃林蛙卵酶解液后处死,检测大鼠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变化,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并扫描电镜观察子宫内膜形态。结果显示,对大鼠进行卵巢摘除,灌胃林蛙卵酶解液后,与模型对照相比,体重,血清中TG、TC、LDL-C含量和ALP、ALT及AST水平显著下降,HDL-C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10.
大黄鱼肝表达抗菌肽2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灿  薛良义  孙爱飞 《生物学杂志》2012,29(4):55-59,73
抗菌肽是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物质的总称,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同源克隆法克隆到大黄鱼肝脏表达的抗菌肽2(liver-expressed antimicrobial peptide-2,LEAP-2)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ing Reading Frame,ORF).克隆到的大黄鱼LEAP-2全长2236 bp,包含外显子Ⅰ78 bp,内含子Ⅰ880 bp,外显子Ⅱ179 bp,内含子Ⅱ1044 bp,外显子Ⅲ55 bp,编码序列312 bp,编码103个氨基酸.推断的氨基酸序列羧基端区域存在高度保守的4 个半胱氨酸残基,符合LEAP-2超家族的结构特征.同源性对比后显示LEAP-2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大黄鱼LEAP-2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牙鲆、黄颡鱼、蓝色鲶鱼和斑点叉尾鮰等鱼类之间的同源性均在95%以上.将大黄鱼LEAP-2 cDNA连接到pET-32a(+),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LEAP-2,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上并用1.0 mmol/L IPTG诱导表达,获得了大小约为27 kDa的重组蛋白,与预期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