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81.
毛成责  钟俊生  蒋日进  葛珂珂  林楠 《生态学报》2011,31(16):4609-4619
基于2006年11月-2007年10月在长江口的13个站点的周年调查,探索了鱼类完整性指数(FAII)在河口水域鱼类栖息地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各站点FAII值介于0-46之间,表明碎波带健康状况全年处于一般到极差的水平。系统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将所有站点分为四组,第一组St.1,Sts.12-13;第二组为Sts.2- 3,St.5;第三组为St.6,St.11;第四组为St.4,Sts.7- 10。健康状况差的站点FAII值全年波动较大,由于夏季水温升高,部分站点出现大量的洄游性和海洋性种类,FAII值出现季节性的升高;其中河口外段的St.1,St.11-St.13的完整性等级分别在7月和8月达到一般水平。St.4,St.10因位于水源保护区外侧,St.9位于西沙湿地公园,受人为影响较小,这三个站点的FAII值相对比较稳定且在所有站位点中处于较高水平。FAII与Margalef丰富度指的周年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却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2.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及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7年3-12月"开富"号拖网渔船在东南太平洋的生产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反演的海表温度数据,分析了智利竹笑鱼(Trachurus murphyi)的渔获量、网产量的季节变化,并探讨了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CPUE在5-8月较高,其他月份相对较低,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初夏.从全年来看,在海表温度12℃~14℃时,智利竹笑鱼的产量较高,其次为15℃~17℃.秋季渔场纬度分布较高(41°S-46°S);冬季渔场有所北移,分布于34°S-42°S,并向西转移至101°W;春季初期渔场继续西偏,随后向东转移,经度方向变化幅度达29°;初夏渔场有所南撤.总的来说,智利竹筴鱼渔场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PUE值波动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183.
水体中铜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测中华鲟在不同铜离子浓度的水体中暴露60d后血液生化指标,研究Cu2+对幼鱼血浆生化成分和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及致毒效应.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血浆中血糖( Glu)、碱性磷酸酶(ALP)、尿素(Urea)、胆固醇(TC)、肌酐(CREA)含量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低浓度组(0.40 μg· L-1)ALP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Glu、Urea、TC、CRE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中浓度组(0.89 μg· L-1)和高浓度组(2.00 μg·L-1)含量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TG)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L)不受Cu2+的影响.Na+、Cl-、P含量和pH值随Cu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Ca2+、Mg2+显著上升,其变化与Cu2+浓度存在相关性,K+含量不受Cu2+的影响.实验表明,Cu2+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和最高无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0.89和0.4 μg·L-1.血浆中ALP受Cu2+影响最明显,其含量除受Cu2+浓度影响外,随着时间的延长也显著升高,是Cu2+污染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4.
饥饿胁迫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初孵幼体为材料,分析了饥饿胁迫对幼体存活、行为变化,消化酶活力,脂肪酸组成,以及饥饿后再投喂对幼体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存活、体态和游动行为的影响较大,至第7天全部死亡.初孵幼体的胃蛋白酶活力在饥饿5d时出现最低值0.23±0.04 U·mg-1·prot-l;胰蛋白酶活力在饥饿5d时最高为737.30±26.26 U·mg-1·prot-1;淀粉酶活力在饥饿5d时降至最低13.93±2.00 U·g-1·prot-1;脂肪酶活力在饥饿2d时最低17.46±0.79 U·g-1·prot-1.饥饿状态下,机体消耗利用自身脂肪酸成分的顺序依次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低不饱和脂肪酸,最后是高不饱和脂肪酸.曼氏无针乌贼的不可逆点(PNR)为第5天.实验结果有助于合理制定曼氏无针乌贼育苗前期饵料的投喂策略.  相似文献   
185.
南通如东滩涂文蛤产地环境中石油烃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如东滩涂是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重要产地,本研究于2010年3、5、8和11月对该地区文蛤生长环境及体内的石油烃( TPHs)含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表层海水中各季均出现油类轻度污染站位,其中夏秋2季的油类污染程度略高于冬春;虽然4季沉积物中油类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Ⅰ类标准,但沉积物中油类含量的季节变化显著,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这可能与该时间段内的潮流冲刷等因素导致的沉积物机械组成不同有关;文蛤体内TPHs平均含量的季节分布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文蛤体内TPHs含量易受沉积物和水体中油类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6.
刺激隐核虫感染对褐菖鲉的胁迫及鱼体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刺激隐核虫感染对褐菖鲉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分别用2500、5000、7500和10000幼虫/鱼的刺激隐核虫感染褐菖鲉,并分别检测感染后24h、48h、72h和96h各时间点血清中皮质醇(COR)、血糖(GLU)、总蛋白(TP)含量;肝脏中丙二醛(MDA)和维生素C(VC)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鳃和皮肤中溶菌酶(LZM)活力。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浓度的增加,血液中COR和GLU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2500、5000和7500幼虫/鱼组COR含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感染后第3天;而TP含量总体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尤其当感染浓度达到5000幼虫/鱼后,TP含量的下降程度明显增加;肝脏中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中24h、48h和72h各点MDA含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0000幼虫/鱼组,最小值则集中出现于在2500和5000幼虫/鱼组;而VC含量则与MDA含量的趋势相反;SOD和CAT活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鳃和皮肤LZM活力总体呈先上升后回落的变化趋势。综上可知,刺激隐核虫感染会对鱼体造成氧化胁迫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其严重程度与感染的虫细胞浓度相关。低浓度感染组的鱼所受胁迫较轻,在滋养体脱落后仍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而高浓度感染组鱼免疫因子的释放受到抑制或出现紊乱,即便在虫体脱落后,其体质也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187.
为了评估长江口近岸水域棘头梅童鱼的资源状况,利用2012—2013年底拖网调查数据,基于体长频率分布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口近岸棘头梅童鱼的生长和种群参数.采用FiSATⅡ软件中的ELEFAN模块计算了长江口棘头梅童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结合Pauly经验公式估算其自然死亡系数,并建立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预测其资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2012—2013年共采集到棘头梅童鱼样本4201尾,体长范围18~155 mm,其生长系数(K)和极限体长(L)分别为1.1和162.75 mm,种群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和捕捞死亡系数(F)分别为4.040、1.683和2.357.当前长江口近岸水域棘头梅童鱼的资源开发率(E)为0.583,大于Fopt (0.5),年平均资源数量为1.33亿尾,对应的资源量为576.02 t.目前长江口水域棘头梅童鱼资源已处于过度捕捞状态.
  相似文献   
188.
亲体量和环境对东海小黄鱼补充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补充成功率通常可用多个假说机制进行解释,模型选择方法通过选择最优模型而支持某种特定假说.然而,由于忽略模型不确定性,将单一模型结果应用到衰退种类的资源管理或许并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案.本研究利用1992—2012年东海区海洋渔业统计、渔业资源监测和渔业资源同步调查获得的小黄鱼亲体量丰度、补充量丰度资料,以及同年东海北部5—8月海表温度(SST)、经向风应力(MWS)、纬向风应力(ZWS)、海平面气压(SSP)和长江径流量(RCR)等水文环境数据,采用AIC、最大校正R2和变量显著性3种独立的模型选择方法对竞争模型进行优化,根据模型选择结果探寻影响小黄鱼补充成功率的显著因素.同时,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在模型不确定性假设背景下对多种变量进行了概率集成.选取平均绝对误差、均方预测误差和连续排序概率评分3种概率检验方法评估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和标准模型选择方法的预报系统的整体性能.结果表明:3种模型选择方法获得的模型形式并不一致,AIC选择的预测变量有亲体量和经向风应力,变量显著性方法为亲体量,最大校正R2为亲体量、经向风应力和长江径流量.亲体量与补充成功率为显著负线性关系(P<0.01),表明种群可能通过自相蚕食、饵料竞争等过度补偿效应控制补充成功率;经向风应力强度和长江径流分别对补充成功率有近似显著的正效应(P=0.06)和负效应影响(P=0.07).在平均绝对误差和连续排序概率评分分析指标中,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均最小,变量显著性方法最大,最大校正R2模型在均方预测误差中估计精度最高.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亲体-补充量集成预报不仅可以提供精度较高的预报均值,而且可以通过概率分布定量评价模型预报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9.
苏北浅滩沙脊潮沟地形和潮流对虾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010年11和201 1年5月苏北浅滩海域2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苏北浅滩虾类资源密度、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结合该海域沙脊潮沟系统,探讨了地形特征和潮流对虾类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拖网调查共鉴定虾类15种;依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值,得出该海域春季优势种为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秋季为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春季虾类生物量和尾数密度均高于秋季,春季和秋季虾类生物量分别为35.64和9.24 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35.42× 103和25.92×103ind·km-2;根据贡献率β值,虾类总密度变化与主要优势种虾类密度变化密切相关,两者平面分布规律也一致;因苏北浅滩海域潮沟和沙脊相间的地形地貌特征,加之受东海前进波和黄海旋转波作用,形成潮流从北、东、南3个方向向心辐聚作用;潮沟的流速大于沙脊的流速,致使无论在春季还是秋季,形成虾类生物量和尾数密度在潮沟内远大于沙脊上、在沙脊与潮间带浅滩之间的深槽处略高于沙脊处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0.
以卤虫(Artemia sp.)Ⅱ龄无节幼体作为试验材料,研究0、75、150、225 mg·L-1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对卤虫体内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强化效果,试验共进行18 h,每6h取样检测一次.结果表明:强化组各时段的二十二碳六烯酸、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除了75和225 mg·L-1组6h的二十碳五烯酸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时段的二十碳五烯酸亦显著高于对照组;75mg·L-1组18h以及150 mg·L-1组12和18h的二十碳四烯酸亦显著升高;150 mg·L-1组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150 mg·L-1组各时间段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比值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强化组和对照组,225 mg·L-1组12 h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南极大磷虾粉对卤虫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均具有较好的营养强化效果,并以150 mg·L-1的强化浓度,12和18 h的强化时间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