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通过对山东东营盆地早第三纪生油屋中介形虫化石壳体进行微量元素分析,得出在沙河街组一段中,下亚段沉积时期,湖水较浅、盐度高,气候干燥,古湖泊营养水平低;上亚段沉积时期,湖水变深、变淡,气候凉湿,湖水营养化程序增高。这些结论与沉积学、生物学和稳定同位素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表明介形虫壳体微量元素化学分析对于早第三纪生油层沉积环境的再造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双歧杆菌及其WPG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调节和抑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通过观察双歧杆菌及其细胞壁肽多糖(Cell Wall Preparation,whole peptidoglycon,WPG)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在体内外对IL-6和TNF-α生态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及其WOG的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经驯化而具有一定耐氧能力的两歧双歧杆菌C149株及其WPG腹腔免疫S180荷瘤小鼠,应用放射免疫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的IL-6和TNF-α的含量,同时在体外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6和TNF-α的影响。结果 双歧杆菌及其WPG在体内外对IL-6和TNF-α的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S180荷瘤小鼠均有明显抑瘤作用。结论 双歧杆菌及其WPG可能通过刺激小鼠的巨噬细胞产生一些免疫活性因子而间接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3.
香菇C91-3菌是课题组经过多年筛选出的一株经生物发酵后,其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的真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发酵液与青霉素、链霉素对比试验证明,该菌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抑制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对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4.
两株钝顶螺旋藻紫外诱变株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筛选获得了两株优良的稳定钝顶螺旋藻突变株M1-3和M5-1,与出发株相比,M5-1较粗大,M1-3较细,但长很长,藻体螺旋数超过40;两株突变株的生长速度和光合放氧速率均有显著提高;M1-3的藻蓝蛋白含量高于出发藻株20.2%;突变株的长碳连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出发藻株,总脂中M1-3含花生四烯酸(20:4)4.93%、M5-1含EPA(20:5)2.49%。两株突变株对NH4^ 和Zn^2 的抗性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35.
激素对香椿腋芽增殖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MS基本培养其中附加不同种类的外源激素,对其在香椿芽增殖培养中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激素对芽增殖不利,细胞分裂素是导致植株玻璃化的主要因素,只有6-BA和GA3配合使用芽增殖效果最好;GA3对6-BA有明显增效作用,既能促进芽增殖生长,又能防止、减轻玻璃化苗产生。  相似文献   
136.
巴旦杏花物候学与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成健红  艾尔肯等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2):339-344,T015,T016
观察研究了喀什地区4个巴旦杏主栽品种的开花物候期,开花习性,花及花粉的形态特征等内容,结果表明:巴旦杏花期始于3月下旬或4月上旬,花期持续约10-20d,4个主栽品种花期相遇;品种间花的形态丰在差异,早开的花花质较好,晚开的花畸形花百分率较高,供试品种的花粉粒在扫描电镜下存在微形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7.
提高小麦品种稳产性、适应性的后代选育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农8727的成功选育为稳产性、适应性品种选育提供了借鉴,本试验以西农8727小麦品种选育过程中稳定的5个高代选系为材料,采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试点的试验设计,运用Eberhart-Rusell分析方法,推算出参试品系的稳定性参数,分析和比较它们的产量稳定性及环境适应性,并据此筛选出适合性强、稳产性好的优良品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代出圃选系后代选育的探讨性见解,为今后高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8.
本文报道了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 (Helicoverpaarmigerasingle nucleo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HaSNPV)基因组的HindIII L片段的全序列。该片段全长 2 6 35bp ,包括 5个有意义的开放阅读框 :HaSNPVORF2 2 7,晚期表达因子 10基因 (lef10 ) ,vp10 5 4基因 ,Ac5 5 (AcMNPVORF5 5的同源基因 ) ,Ac5 6 (AcMNPVORF5 6的同源基因 )。与其它 6种杆状病毒的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 ,HaSNPV的lef10基因与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SeMNPV)的同源性最高 ,为6 4 % ,与冷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OpMNPV)的同源性最低 ,为 4 3% ;HaSNPV的vp10 5 4基因与SeMNPV的同源性最高 ,为 6 5 % ,与OpMNPV的同源性最低 ,为 4 9%。序列比较表明 ,HaSNPV的LEF10与VP10 5 4蛋白与其它 6种杆状病毒具有相同的保守区和亮氨酸拉链 (leucinezipper)  相似文献   
139.
胸腺素α_1 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胸腺素α1(thymosinalpha 1 ,Tα1)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 ,临床用途广泛 .为大量制备Tα1,按大肠杆菌惯用密码子合成Tα1基因 ,克隆于质粒pUC1 9的EcoRⅠ和PstⅠ位点 .经测序证明序列正确后 ,串联为 4串体 (Tα1④ ) ,经再次测序确认后克隆入pThioHisA的EcoRⅠ和PstⅠ位点 .转化大肠杆菌T0P1 0 ,酶切鉴定正确后 ,经 1mmol LIPTG诱导 4h ,获得硫氧还蛋白与Tα1④的融合表达 ,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融合蛋白 .溴化氰裂解融合蛋白 ,释放出Tα1单体 ,经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出Tα1.采用3 H TdR参入法进行生物活性测定 ,证实融合蛋白和Tα1均具有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 .  相似文献   
140.
 根据大肠杆菌遗传密码的偏爱性 ,人工合成人血纤维蛋白溶酶原 K5全基因 ,并在原核系统中以硫氧还蛋白融合蛋白的形式实现了高效表达 .重组蛋白通过 Ni2 +金属螯合层析得到初步纯化 ,通过肠激酶切割去除了融合标签 .应用鸡胚尿囊膜实验检测切割后的 rh K5的生物学活性 ,发现与对照组相比 ,rh K5能明显地降低血管管径、血管总面积以及血管总面积与视野面积的比值 ,表明切割后的产物具有显著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生物学活性 .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抗血管生成药物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