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为探讨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在其入侵中的作用,在高、低海拔的两个样地内,测定了来自云南南部640~2450 m海拔范围的6个种源的紫茎泽兰种群的株高、冠宽、分枝数和高温半致死温度(HSLT).结果表明,在高海拔样地,各种群紫茎泽兰株高、冠宽、分枝数和HSLT(2130 m的哀牢山种群除外)均显著低于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的可塑性指数(0.881~0.975)均较大,而HSLT的可塑性(0.052~0.200)较小.无论在高还是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在种群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而HSLT在种群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其在种群间的差异仍小于其在样地间的差异.在高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分枝数与种源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HSLT与种源海拔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局域适应特征.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均与紫茎泽兰的入侵有关,但前者的作用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蛹虫草人工培养液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SephadexLH-20、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3,7,8-三甲基-异咯嗪(1);琥珀酸(2);胸腺嘧啶(3);虫草素(4);腺苷(5);2吲哚乙丁二酰胺(6);1(-5-羟甲基)-呋喃-3-羧基-β-咔啉(7);5(-1-甲基丙基)-3,6-氧代-2-哌嗪乙酰胺(8)。结论:化合物1,6,7为首次从虫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蛹虫草培养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2-乙基-3-羟基4H吡喃酮(1)、1-甲酰基-苯并咪唑(2)、3-乙基-4-羟基-6-甲基.2H.吡喃-2-酮(3)、1-甲基-6-异丁基-2,5-哌嗪二酮(4)、1-异丙基-6-异丁基-2,5-哌嗪二酮(5)、3,6-二(对羟基苄基)-2,5-哌嗪二酮(6)、1-羟甲基-6-异丁基-2,5-哌嗪二酮(7)、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8)。结论:化合物1-5,7为首次从虫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4.
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中的肿瘤消退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病理特性,新生血管特性,模型最佳应用时间段,肿瘤自发消退现象)并对其进行MRI动态扫描观察,了解肿瘤的自然生长规律,与人脑胶质瘤的自然生长规律相比较.方法:Wistar大鼠40只,分成2组,一组30只,二组10只,分别将C6胶质瘤细胞悬液和DMEM培养基立体定向接种于大鼠的右侧尾状核,分别于接种后7,14,21,28,35,50天进行增强MRI扫描,了解肿瘤生长特性,脑组织水肿情况,肿瘤消退现象等.于荷瘤鼠死亡当日取脑组织,液氮速冻后行脏染色,抗CD31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大部分肿瘤模型于接种后7天可在MRI上见到肿瘤生长,14-28天为快速增长期,并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脑屏障严重破坏,大部分荷瘤鼠死于28天内,有3只大鼠20天以后出现肿瘤自发消退现象,病理切片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肿瘤内部出现软化灶.结论:立体定向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与人脑胶质母细胞瘤具有相似性,部分荷瘤鼠在5周左右有肿瘤自发消退,肿瘤新生血管于7天开始出现并增多,4周后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利用此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的最佳时期在14-28天.  相似文献   
85.
Akirin是近来发现的在骨骼肌生长发育和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简要综述了akirin基因与免疫反应、骨骼肌发育和再生、myostatin基因和NF-κB因子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禽类akirin2基因的研究进展,最后对akirin基因的应用前景也进行了简单探讨,以期为akirin基因在医学和畜牧业中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微RNA(microRNAs)是一类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参与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非编码RNA.近来,研究证实其可在肝脏不同类型细胞间进行传递,以调控靶细胞的功能,从而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其在不同类型肝脏细胞间传递的直接实验证据--细胞共培养实验仍需考虑:不同类型细胞在共培养时的数量比例及miRNAs在不同细胞间传递的方向.miRNAs的胞间传递作为肝脏疾病病理机制的重要理论创新,在研究过程中仍需要考虑临床实践.本文对近期关于微RNA胞间传递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对相关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87.
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基因是DNA聚合酶δ的辅助因子,在真核细胞DNA复制及其损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高效热不对称交互PCR法(high-efficiency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hiTAIL PCR)从小麦西农1 376基因组中扩增得到小麦PCNA基因启动子片段,并命名为TaPCNA启动子. PlantCARE启动子在线分析软件预测含有光应答调控元件(Box I)、脱落酸应答元件(ABRE)、花粉发育应答元件(GGTT motif,GTGA motif)及细胞周期转换结合位点(E2F-binding site)等.为了分析其启动子活性, 通过替换pBI121载体上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了TaPCNA启动子与β-葡糖醛酸酶(GUS)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在烟草叶片中进行瞬时表达. 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TaPCNA基因启动子能够驱动GUS基因在烟草叶片中表达,证实了所获得的启动子序列具有启动活性.本研究通过hiTAIL-PCR法克隆得到TaPCNA基因的启动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89.
In this study, pollen morphology of 11 taxa of Hosta in China, three Chinese species, five introduced species, and three cultivars,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related genera (Hemerocallis, Agave, and Yucca). Pollen grains of Hosta were long-ellipsoidal or ellipsoidal, 20?C65?×?52.5?C142.5???m in size, bilaterally symmetrical, and monosulcate on the distal face. Reticulate and rugulate exine ornamentation was observed in different taxa, and the rugulate type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rugulate, rugulate?Cbaculate, and rugulate?Cgranulate subtypes. The exine ornamentation may have evolved in the order: reticulate????rugulate????rugulate?Cbaculate????rugulate?Cgranulate. Furthermore, the rugulate exine ornamentation was the predominant ornamental type in Hosta except for one species with the reticulate type; this is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emerocallis, Agave and Yucca. Thus, our data support the proposal by Dahlgren and Clifford (The Monocotyledons: a comparative study. Academic Press, London, 1982) that these Hosta species constitute an independent family?CHostaceae.  相似文献   
90.
一株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富含枯枝败叶的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利用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初筛和酶活测定复筛得到产纤维素酶的一株真菌,将其命名为GC2-2,并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是一株耐高温、碱性纤维素酶的真菌GC2-2。通过18S rDNA分子克隆测定,该菌为球孢枝孢菌,其滤纸酶的活力优于CMC酶的活力。该菌所产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35°C,最适pH值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