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09篇
  免费   5792篇
  国内免费   4167篇
  2023年   571篇
  2022年   932篇
  2021年   2676篇
  2020年   1809篇
  2019年   2298篇
  2018年   13968篇
  2017年   12344篇
  2016年   10127篇
  2015年   4378篇
  2014年   5009篇
  2013年   5493篇
  2012年   10184篇
  2011年   18038篇
  2010年   15492篇
  2009年   11337篇
  2008年   13791篇
  2007年   14905篇
  2006年   3670篇
  2005年   3429篇
  2004年   3767篇
  2003年   3504篇
  2002年   2971篇
  2001年   2027篇
  2000年   1742篇
  1999年   1155篇
  1998年   597篇
  1997年   504篇
  1996年   468篇
  1995年   447篇
  1994年   403篇
  1993年   338篇
  1992年   520篇
  1991年   449篇
  1990年   340篇
  1989年   332篇
  1988年   243篇
  1987年   274篇
  1986年   233篇
  1985年   207篇
  1984年   178篇
  1983年   164篇
  1982年   129篇
  1981年   112篇
  1979年   102篇
  1978年   109篇
  1976年   91篇
  1975年   89篇
  1973年   109篇
  1972年   325篇
  1971年   3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对高原冻伤中血液循环障碍作形态计量,旨在探讨血循环障碍在冻伤过程中的变化及高原冻伤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实验选用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平原冻伤组、急性低氧冻伤组和低氧习服冻伤组。习服组动物于低压舱内模拟海拔6000m缺氧每日4h,连续两周。其余动物常规饲养。习服期满次日习服组与低氧组一同进入舱内模拟海拔6000m低氧4h,再行冷冻。冻后继续低氧4h。冻后48h取材。对各组动物冻后48h冻肢皮下血管的病变作图象分析。结果发现,平原组血管淤滞、血栓绝对数及其百分比均为最低,习服组最高,低氧组居中。但低氧组与平原组的血栓/淤滞百分比无明显差别。骨骼肌坏死的面积百分比习服组显著高于低氧组与平原组,而后两组间无差别。血栓/淤滞百分比与骨骼肌坏死面积百分比之间的有高度相关关系。冻融是直接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的原发因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是造成严重的继发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贺兰山不同生境旱生灌木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贺兰山荒漠地带三种不同基质生境的20种旱生灌木的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学研究表明:其共同特点是叶片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小,叶表具厚的角质层、表皮毛,气孔下陷、并具孔下室,叶向中栅栏组织发达;轴器官中木栓层细胞层数多,皮层较厚,机械组织发达,木薄壁组织及髓部细胞的细胞壁术化加厚,根内都具周皮、木质部的导管分子大小不一、频率较高。此外,根、茎、叶中普遍存在粘液细胞和草酸钙结晶,部分植物的根和茎内有异常维管组织。这些结构特征都与早生环境相关,而不同基质生境中生长的植物尚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我们以前提出的简化现实性神经网络模型[1]的一种修正形式,通过选定适当的参数,仿真了耳蜗核的类初级细胞(Primary-likecell),梳状反应细胞(Chopperresponsecell)以及给刺激反应细胞(Onsetresponsecell)对短纯青刺激的刺激后时间直方图。并通过分析参数配置和仿真行为的对应关系,指出模型在生理学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4.
人体超微弱发光图像中的信号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近期研制的具有单光子探测能力的超高灵敏度成像系统获得了人体体表生物超微弱发光的强度数据。为分析图像中的信号检验,二项分布被用于人手不同时间累积发光图像中的信号显著性检验,证实人手存在超微弱生物发光,手指的发光强度在300~550photons/s范围内,全手的发光强度在850~1200photons/s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5.
落入高压静电场内的水稻、芝麻及油菜种子,在场的作用下,即产生沿电场方向的位移,在同一跌落高度下,重量基本相同的种子,其分离距离产生很大的差异,且分离距离与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改善程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研究中证实,种子活力强度得到提高,其α淀粉酶活性、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及电导率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6.
六种固氮蓝藻提取液对玉米的促长作用和提取液成分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用六种固氮蓝藻的提取液处理玉米种子,同时对其提取液氨基酸组成和碳水化合物与维生素B12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氮鱼腥藻HB686(AnabaenaazoticaHB686)、球孢鱼腥藻HB1017(A.sphaericaHB1017)、多变鱼腥藻HB1058(A.variabilisHB1058)和小单歧藻HBTT(TolypothrixtenuisHBTT)的提取液中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B12的含量高于鱼腥藻SP.HB1042(Anabaenasp.HB1042)和繁育管链藻HB38(AulosirafertilissimaHB38)。同时,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果前四种藻较好,后两种则较差。  相似文献   
997.
湘鄂与闽粤猕猴颅骨的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是中国猕猴湖南-湖北和广东-福建种群颅骨的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面宽和颅肌的形态结构除有明显的性二型外,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湖南-湖北种群的颅骨结构相对大于福建广东种群。它们与云南南部和海南岛猕猴颅骨的判别分别结果表明,由于地理和生态隔离,四者雌雄两性颅骨的形态结构均有较大的差异,达到种群间的显著差异水平,分别应属不同的亚种。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报道49例Hb G Coushatta在我国西北部的分布情况。新疆和甘肃的发生率为0.57‰和0.43‰,高于陕西的发生率0.07‰。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回族的发生率为0.66‰—1.74‰,高于汉族的发生率0.45‰。Hb G Coushatta基因流呈由北向南和向西漂移和特点,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这种变异体起源于东北亚地区,为古代游牧民族的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999.
东亚似鮈类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分支扩散法和分支离散法两种生物地理学方法分析了似 类的起源和演化。结果说明似类于第三纪末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原始类,逐步向南扩散。在其物种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南北两个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套袋自交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为主,花粉育性和田间目测整株育性为辅的综合性状,判定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以及它与明恢63的杂种F_1、F_2和BF_1的植株育性,并以野败型珍汕97A作对照,比较研究了其不育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马协A与珍汕97A不育性的遗传均由两对基因控制,但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两对基因的作用方式与珍汕97A不同。前者F_2群体的育性分离符合9:3:3:1的比例,BF_1符合1:2:1的比例;后者相应群体则符合12:3:1和2:1:1的比例,两对基因间表现为显性上位。斯米尔诺夫检验也表明马协A/明恢63和珍汕97A/明恢63的F_2群体的结实率频率分布差异显著(P<0.01)。并讨论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及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