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探讨骆驼蓬籽蛋白提取物的体外抑癌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硫酸铵沉淀的骆驼蓬籽蛋白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 V/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80%硫酸铵饱和度下的蛋白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食道癌Ecal09和肝癌BEL-7404细胞的IC50分别为72.11±3.88μg/mL、257.58±1.16μg/mL和174.07±1.32μg/mL.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且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骆驼蓬籽蛋白中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2.
植物乙烯受体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特异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就乙烯受体家族成员的结构、功能特异性和表达的差异研究进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53.
54.
蓝细菌飞速繁殖形成水华能够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某些蓝细菌由于能够产生毒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我国对于产神经毒素的蓝细菌一直研究较少。我们对蓝细菌神经毒素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乳头瘤病毒定性检测( HPV- DNA)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HPV- DNA及TCT法检测1536例患者,对TCT阳性、HPV- DNA阳性病例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随着病理诊断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率上升,而低危型HPV感染多见于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及其以下病变,HPV混合感染在各组间未见明显趋势.HPV-DNA检测与宫颈活检的符合率为66.78%.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的感染率呈降低趋势,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组感染率亦呈下降趋势,而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组和鳞癌(SCC)组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TCT检测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66.67%,与HPV-DNA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001,P>0.05).结论:HPV-DNA、TCT及宫颈活检三者检测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6.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水平传播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性水平传播的实验研究。方法采取双纸片法(K-B)检测细菌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为供体菌,耐利福平大肠埃希菌(对其他抗生素敏感)作为受体菌进行接合实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整合子和耐药基因。结果30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46.7%;接合培养后,接合菌携带23kb和25kb大质粒,而无供体菌中一系列小质粒;供体菌和接合菌均携带I型整合子。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严重,且呈多重耐药性;产ESBLs菌株可通过质粒和整合子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敏感菌,导致耐药性传播。  相似文献   
57.
目的克隆发生长片段缺失的乙肝病毒核心蛋白基因(HBV-C),并对其进行DNA序列和蛋白质结构分析。方法通过PCR从1株乙型肝炎病毒中扩增得到发生长片段缺失的HBV-C基因,利用TA克隆将PCR产物克隆人pUCm—T载体并进行测序、同源性比较和蛋白质结构分析。结果PCR扩增出的HBV-C基因经序列分析表明长度为454bp,其核苷酸序列缺失了220—317bp之间的98个碱基,造成从74个氨基酸起发生移码突变。结论成功克隆发生长片段缺失的HBV-C基因,为表达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热处理肿瘤细胞抗原负载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结肠癌小鼠的治疗作用.将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热处理后超声破膜,以其细胞裂解液负载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观察DC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杀伤活性;并将DC接种于荷瘤小鼠皮下,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发现致敏DC诱导的CTL对CT26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用致敏DC免疫小鼠后,对小鼠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热处理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细胞对结肠癌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9.
用由247个株系组成的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含207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测定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开花后10 d和20 d籽粒的淀粉分支酶的活性,检测到3个控制开花后10 d Q酶活性的主效应QTL(qnantitative trait loci),联合贡献率为10%,其中qQ10-6与环境发生显著的互作;分别检测到5对和2对染色体区间对开花后10 d、20 d Q酶活性的影响具有加性×加性上位性作用,其中开花后10 d的3对染色体区间具有显著的上位性×环境互作效应.由此可见,水稻籽粒Q酶活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因子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60.
生物芯片主要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组织芯片等。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可以从整个基因组的水平上对基因进行快速分析、筛选。本文主要概述了生物芯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 ,并对生物芯片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