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0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和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的分布特征、耐药情况,及耐药菌抗生素间的相互影响,以更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2009-2010年临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痰、咽拭子或肺泡灌洗液培养分离Hi和SP.因子需求试验鉴定Hi,头孢硝噻酚法检测β-内酰胺酶;奥普托辛和胆汁溶菌试验确认SP.两菌均采用K-B法检测常用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收集SP 495株,Hi 515株,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以呼吸科分离率最高.SP对红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98.4%、66.1%、98%和81.6%,其对青霉素敏感性仅为9.5%.Hi有42.7%产生β-内酰胺酶,Hi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2.1%、21.6%、36.7%和62.7%.与青霉素敏感SP和β-内酰胺酶阴性Hi相比,耐药SP和阳性Hi更易对氯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结论 SP和Hi以婴幼儿为主,多见于呼吸科.其耐药情况严峻,青霉素耐药和产β-内酰胺酶菌株会诱导其他抗生素耐药,引发多重耐药.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对两菌的耐药监测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2.
目的:改良体外分离、培养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的方法,并进行鉴定。方法:取关节镜手术中获得RA患者滑膜组织进行机械分离、胶原酶消化后直接将所有消化产物置于细胞培养皿两次贴壁培养,差速消化法纯化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鉴定细胞纯度。结果:胶原酶消化后直接贴壁结合差速消化纯化法分离获得的原代滑膜细胞中呈梭形的成纤维样细胞占98%以上,细胞核呈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偶见少量圆形的滑膜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显示98%以上的滑膜细胞具有vimeintin+CD68的成纤维细胞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提示滑膜细胞vimentin表达阳性、CD68不表达。结论:成功分离获得了纯度和活性很高的人滑膜成纤维样细胞,方法更简便,效率更高,为后续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侵袭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L-鼠李糖(rha)调节子由三个功能相关的操纵子(operon)组成,位于大肠杆菌染色体基因组中。它编码大肠杆菌吸收和利用L-鼠李糖的蛋白,即一个鼠李糖运输蛋白(RhaT)、三个鼠李糖代谢酶(RhaB、RhaA、RhaD)以及两个调节蛋白(RhaS、RhaR)。三个操纵子均受到L-鼠李糖本身的诱导,同时以调控蛋白RhaS、RhaR和CRP(cAMP受体蛋白)为中介的正调控也参与调节。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导致的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造成SAP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奥曲肽治疗组、灵芝孢子粉治疗组及灵芝孢子粉奥曲肽联合治疗组;于给药7d后处死大鼠,进行肠道菌群、肝脏及胰腺细菌易位检测。结果SAP时出现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细菌易位。经治疗后发现,灵芝孢子粉能够扶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生长,使肠杆菌的数量减少,并可控制细菌易位。将灵芝孢子粉与奥曲肽合用作用更佳,与其他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可调整SAP时出现的肠道微生态失调,其与奥曲肽联合应用治疗SAP可降低感染率,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5.
为观察研究霉菌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生存状况,采用肉眼观察和显微镜下观察,并与其他霉菌鉴别比较。经约1 a时间的观察研究和鉴别鉴定,该菌符合芽枝孢霉菌特征。该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嗜酸,无需固形物支持,在液态环境中也能生存,说明芽枝孢霉菌在自然界环境条件下极易存活,至于是否对动植物和人类产生危害,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6.
趾间型足癣患者细菌菌种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趾间型足癣患者趾间和健康志愿者趾间细菌菌种分布特征。方法对37例经临床和真菌镜检确诊的趾间型足癣患者的趾间进行细菌培养,然后给予1%联苯苄唑霜1次/d外用治疗4周,在治疗后的第1、2、4周分别对趾间再进行细菌培养。3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健康志愿者趾间细菌培养葡萄球菌属占92.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32.5%,未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趾间型足癣患者细菌培养葡萄球菌属占74.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9%,表皮葡萄球菌仅占2.3%,还分离到化脓性链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经过4周的外用联苯苄唑霜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消失,表皮葡萄球菌又成为优势菌(37.5%)。结论趾间型足癣患者趾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明显高,此乃足癣继发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积极治疗足癣对预防足癣合并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大量标本、文献,对江西猕猴桃属植物的分布和区系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江西省境内分布有猕猴桃属植物20种和11变种(或变型),其中葛枣猕猴桃(Actinidia polygama (Sieb.et Zucc.)Maxim.)、灰毛猕猴桃(A.cinerascens C.F.Liang)、楔叶猕猴桃(A.fasciculoides var. cuneata C.F.Lang)和簇花猕猴桃(A.fasciculoides C.F.Liang)为江西新分布。江西猕猴桃属植物区系特征表现在:(1)种类丰富;(2)特有现象较明显;(3)多型性突出;(4)地理成分复杂,以中国特有分布式样为主;(5)种间、种内分化较强烈;(6)与邻近地区猕猴桃属植物的关系密切。还对江西猕猴桃属植物的分布与自然生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95例SAR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特点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LISA方法测定95例SARS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该组患者急性期、恢复期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细胞因子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结果发现,IL-10和TGF—β在观察期(急性期和恢复期)持续升高,急性期CD4^+和CD8^+T细胞显著减少,恢复期患者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减少36.78%。IL-10和TGF-β升高与淋巴细胞变化具有统计学相关。结果提示,SARS病毒感染抑制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引起急性期CD4^+和CD8^+T细胞显著降低和恢复期的免疫记忆细胞减少。而IL-10和TGF—β过表达可能在SARS免疫病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因组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MSAP方法,对2个玉米杂交种及其相应亲本DNA 5'-CCG G位点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进行分析,比较了2个玉米杂交种与其相应亲本的甲基化类型与差异.研究发现,2个玉米杂交种Mo17×Suwan 5和Suwan 1×太3221的F1代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ASP)比率分别为39.1%和40.1%,均略低于其相应的双亲(39.8%和39.7%、44.6%和43.2%).2个杂交种的全甲基化(双链CmCGG)率分别为24.4%和23.3%,而其相应亲本Mo17、Suwan 5、Suwan 1和太3221分别为17.1%、24.4%、24.6%和21.6%.4个玉米亲本的MASP比率变化范围为39.7%~44.6%,平均为41.8%,全甲基化比率为17.1%~24.6%,平均为21.9%.杂交种与其相应亲本比较有4种类型的变化A型,F1与其亲本甲基化模式相同;B型,去甲基化;C型,超甲基化;D型,次甲基化.杂交种F1代DNA的甲基化模式与其双亲比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调整.F1代基因组的杂合性与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重新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80.
恒河猴慢性青光眼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两种激光光凝的恒河猴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评价模型眼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成年恒河猴15只,分别采用半导体倍频532激光和氩激光,在房角镜下对功能小梁网区行360°光凝。对其中7只恒河猴分别采用A超、视网膜断层成像仪和视网膜血流仪进行模型眼和另侧对照眼的眼球及视盘形态、血流参数的检测。结果两种光凝模式相比,眼压升高后第4周,倍频532激光组平均眼压为48.4±10.3mmHg,氩激光组平均眼压为44.2±7.0mmHg,倍频532激光组与氩激光组的三次光凝成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除视盘面积外,恒河猴模型眼的视杯形态指数、杯盘面积比、盘沿面积、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平均厚度,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眼轴和前房深度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筛板血流量、血流速度和红细胞移动速率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两种激光光凝恒河猴小梁网均可用以建立慢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模型眼出现青光眼眼底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