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6篇
  免费   532篇
  国内免费   231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拟目乌贼(Sepia lycidas)精子的发生过程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成熟精子5个阶段,其中精细胞可以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时期,精细胞Ⅱ期又可分为前期和后期。细胞核经历了一个横向收缩、纵向拉长的过程,由圆形或椭圆形,变为不规则的纺锤形、稍弯曲的长柱形;核内染色质由絮状,变为絮块状、致密颗粒状、细纤维状、粗纤维状和片层状,直至高电子密度均质状;顶体由圆形,变为头盔形、圆锥形、倒"U"字形,直至子弹头形;线粒体由空泡状经过融合和迁移,变为内嵴丰富的椭球形,形成不完全包围鞭毛的线粒体距。成熟精子全长101.28μm,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呈长辣椒状,长7.73μm,宽1.51μm,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尾部细长,为93.18μm,为典型的"9+2"结构,由中段、主段和末段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42.
福司曲星是一种从Streptomyces pulveraceus分离得到的磷酸酯类、聚酮类抗生素。本文从其突变株(ΔfosJ)分离得到一系列新的福司曲星结构类似物(10~14)。结合各种波谱方法,我们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由于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特殊性,初步推断这些化合物可能来自于异常的PKS组合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943.
根据公布的黑麦特异重复序列pSc119.1设计特异引物, 分别对两套姊妹T1RS·1BL易位系川农12(CN12)、川农17(CN17)、川农18(CN18)和96Ⅰ176-1、96Ⅰ176-3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从CN12、CN17、CN18的基因组中都能扩增出目的片段, 在96Ⅰ176-1的基因组中, 除目的片段外, 还扩增出了一条非目的片段, 但在96Ⅰ176-3的基因组中没有扩增出产物。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 pSc119.1序列并未从96Ⅰ176-3的基因组中消失。将CN12、CN17、CN18的目的片段回收克隆后, 对每个片段各随机挑取10个克隆进行测序, pSc119.1序列在3个品种中都发生了变异, 且在CN18中的变异程度最大。所测的序列多数与原序列达94%和95%的相似性, 在这些序列中, 碱基的改变具有一定的规律, 即多数为转换, 少数为颠换, 且变异碱基和变异位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远缘杂交后代的进化可能是一个持续过程, 姊妹系内的株系之间某些性状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很可能与重复序列的变异有关, 这为后生遗传效应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在兔脑皮层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内缘流厚度的变化。方法: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比较家兔脑皮质动脉内缘流厚度在正常、粥样硬化病理状态下的不同。结果:在血管直径为74.87±3.26μm的血管中血液缘流厚度在病理状态下随血管的舒张、收缩而发生改变;而在血管直径为94.33±2.84μm的缘流厚度在血管收缩时发生改变。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模型中血液缘流厚度随血液的流变性质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945.
铅、镉及其复合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Cd(1mgL^-1~25mgL^-1)、Pb(1mgL^-1~25mgL^-1)及其复合污染对根尖细胞的毒害作用,分析了重金属及复合重金属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Cd、Pb及其复合处理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细胞分裂,高浓度则抑制细胞分裂;对染色体畸变的影响表现为:当浓度为1.0mgL^-1时Cd即产生显著效应,而Pb浓度达10.0mgL^-1时,表现出稳定的,强度较大的诱变效应,且随浓度的增加毒害增强。Cd、Pb间存在交互作用,Cd达低浓度时与Pb的交互作用明显而高浓度则不明显,且Cd、Pb间存在部分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46.
研究了无噪声影响下的Hcdgkin-Huxley神经元在正弦信号刺激下的动力学行为,并利用“魔梯”图和峰峰间期分布图来分别描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信号振幅一定时,神经元的发放情况随频率而改变;当信号的频率一定时,峰峰间期分布随振幅而改变,相应地,峰峰间期序列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7.
多光束中医信息治疗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光子中医学技术防治缺血性疾病的多光束弱激光中医信息治疗仪。该仪器将先进的单片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与光子中医信息疗法融为一体。文章主要介绍了多光束中医信息治疗仪的设计理念及其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48.
耐寒性的高低极大程度上影响螨类的越冬存活以及分布扩散情况。螨类耐寒性评估的主要指标是过冷却点以及低温胁迫下的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螨类耐寒性通常具有可塑性,不同发育时期、滞育、季节变化以及冷驯化均会影响耐寒性,而耐寒性的变化涉及复杂的分子水平以及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评估螨类耐寒性的生物学指标以及影响螨类的耐寒性的因素,总结了螨类耐寒性变化所涉及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探讨了目前螨类耐寒性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并对螨类耐寒性研究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螨类耐寒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促进害螨的综合防治和天敌捕食螨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4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风城组主要形成于碱湖环境, 含有优质生烃母岩。对玛页1井风城组岩心样品的孢粉分析建立了Protohaploxypinus perfectus–Lunatisporites tersus (PT)孢粉组合。该组合包括20属29种孢粉化石。PT组合以双气囊具肋花粉占主导, 蕨类孢子含量很低为特征; 孢粉母体植物类群以裸子植物门种子蕨盾籽目为主, 其次为松柏纲松柏目。该组合与准噶尔盆地南缘塔什库拉组上部至乌拉泊组的CrustaesporitesProtohaploxypinus–Hamiapollenites孢粉组合可以对比, 均以双气囊具肋花粉为主要特征, 又同时出现重要的属种Gardenasporites bilabiatus, Triangulisaccites boleensisHamiapollenites saccatus。孢粉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表明, 玛页1井风城组PT组合的时代很可能属于石炭纪宾夕法尼亚亚纪卡西莫夫期至二叠纪乌拉尔世阿瑟尔期, 玛湖凹陷区整个风城组沉积时代晚于宾夕法尼亚亚纪巴什基尔期, 其上部可能包含部分乌拉尔世阿瑟尔期沉积。风城组黑色页岩中产出的双气囊具肋花粉占绝对优势的孢粉组合和冷水古鳕类化石, 与互层状盐碱层中自生矿物碳镁钠石和碳酸钠钙石共同表明风城组页岩和盐碱韵律沉积很可能形成于冷干和暖干频繁交替的古环境中。  相似文献   
950.
通过了解湘西地区猕猴桃溃疡病致病菌分类地位和基因类型,初步探讨其致病的分子机理。采用纯培养法分离猕猴桃溃疡病菌;基于16S~23S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进行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通过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解析其致病的分子机理。从“米良1号”和“红阳”猕猴桃感病枝条中分离获得5株溃疡病菌,编号为L211、L212、L321、L322、L323;通过形态特征和16S~23S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分析,鉴定5株细菌均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ae,Psa)。以菌株L211为代表进行体外猕猴桃枝条接种实验表明能引起典型溃疡病症状。通过菌株L211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5 741条基因数目,长5 412 072 bp;基因功能注释发现菌株L211携带121种毒力因子、71个植物互作因子和77个耐药基因;同时,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发现病原菌L211为基因Ⅲ型Psa。引起湘西地区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是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基因Ⅲ型,与国内外报道的引起猕猴桃溃疡病大流行的致病菌一致。猕猴桃溃疡病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