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采用SephadexG 75和HiPrep 1 6 / 6 0DEAE离子交换等方法从赤子爱胜蚓 (Eiseniafoetida)中提取到一组活性蛋白质成分 ,双向电泳分析证明它们为一组pI在 3 .0~ 4 .0之间的酸性蛋白质 ;利用体外K5 6 2、HeLa、SY5Y等肿瘤细胞抑制实验和纤维蛋白平板实验 ,跟踪测定活性 ,证明乙醇沉淀组分D2 (8)是既具肿瘤抑制 ,又具有激酶活性的蛋白质成分。同时应用非变性电泳对乙醇沉淀组分进行分离 ,并利用电洗脱、凝胶原位酶解和ESI MS等蛋白质组学方法 ,鉴定了其中 6种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组成、N末端序列和肽质量指纹图信息 ,其中条带 9与D2 (8)组分为同一种蛋白质 ;研究证明蚯蚓中含有既具抗肿瘤活性又具有激酶活性的蛋白质成分。采用的方法可适用于活性蛋白质成分的整体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72.
M. Claustres PU PH  MD  PhD 《Andrologie》2001,11(4):195-203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genetic basis for CBAVD has been identified by its association with CFTR gene mutations, and CBAVD is now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a mild or incomplete form of CF. In this review,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main results of compilation of CFTR gene analysis conducted in French laboratories for 3,923 patients with CF and 800 males with CABVD. The degree of clinical expression can be affected by several variables, includ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by which the various CFTR mutations impair or disrupt the function of the CFTR chloride channel. Phenotypic expression of CFTR mutational genotypes varies from severe, progress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 (CF-PI), to mild pulmonary disease with pancreatic sufficiency (PS) or singleorgan forms of “CFTR-opathies”. In CF, a total of 310 different CFTR mutations accounting for 94% of 7,846 CF alleles have generated almost 500 different genotypes, comprising 2 severe mutations in 88% of cases (CF-PI), one severe mutation in trans to a mild mutation in 11% (CF-PS), and 2 mild mutations in 1% of identified genotypes. In CBAVD, 137 mutations scattered over the whole gene were identified in 60% of 1,600 CBAVD alleles during the study. Among the 150 characterized mutational CFTR genotypes, compound heterozygosity was the rule, and the most frequent CBAVD combinations were ΔF508/5T (35%), ΔF508/other mutation (30%, including ΔF508/R117H-7T: 5,6%), and 5T/other mutation (17%). No combination of two severe mutations was found in CBAVD (0%); by contrast with the CF population, 88% of genotypes identified in CBAVD comprised a severe mutation in trans to a mild mutation, and 12% consisted of 2 mild mutations. A total of 22 genotypes were shared by both CF and CBAVD. The role of the 5T allele as a splicing variant with variable, incomplete disease penetrance in CBAVD is reviewed. Other haplotype backgrounds, such as the TG12 sequence and the M470V polymorphism, may influence CFTR splicing and/or function. This study confirms the high molecular heterogeneity of CFTR mutations in CBAVD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xtensive CFTR analysis in these patients. Longterm follow-up studies of CBAVD patients are necessary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phenotypic consequences of numerous CFTR mutational genotypes.  相似文献   
73.
为分析更短的Hbmp-2C端肽是否具有诱骨活性 ,寻求新型的有诱骨活性的基因工程Hbmp-2产品。利用温度诱导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肽段长度为102个氨基酸的Hbmp-2C端肽及其Cys的突变体。表达产物经纯化复性后 ,植入小鼠肌袋模型中测试其诱骨活性。获得了能稳定表达Hbmp 2C端肽的工程菌 ,测序结果与预期的序列完全一致。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表达量占细胞总蛋白的 3 0 %。产物经纯化复性后 ,小鼠肌袋模型测试结果表明 :Hbmp 2 10 2肽仍具有诱骨活性 ,而将C端第一位Cys突变的 10 2肽诱骨活性丧失。实验表明 :比Hbmp 2成熟肽 ( 114个氨基酸 )更短的C端 10 2肽仍具有良好诱骨活性 ,这 10 2肽N端第一个Cys对其诱骨活性可能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74.
以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发状根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2个雷公藤鲨烯环氧酶编码基因,命名为TwSE1(GenBank登录号MG717395)和TwSE2(GenBank登录号MG717396)。序列分析表明,TwSE1和TwSE2的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 578和1 584bp,分别编码525和527个氨基酸,2条序列相似性为76.18%,但N端序列不保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雷公藤鲨烯环氧酶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模式,以及雷公藤发状根受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后基因表达的结果表明,TwSE1、TwSE2基因在雷公藤根、茎、嫩叶、老叶、花中均有表达,TwSE1在花中表达丰度最高,在根中表达丰度最低;但TwSE2在花和嫩叶中表达量最高,在老叶中表达量最低,且TwSE2在各组织部位的表达量都低于TwSE1。雷公藤发状根经MeJA诱导后,TwSE1、TwSE2基因表达量均上升,都表现为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并于诱导后3h达到一个高水平表达,之后下降,在诱导12h后表达量又迅速上升;在相同诱导条件下,TwSE2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小于TwSE1基因。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构建了水牛卵巢黄体形成及退化过程的定量蛋白质表达谱,从中寻找与水牛发情周期相关的重要蛋白质。为研究水牛卵巢周期性变化的分子机制提供蛋白质水平的数据支撑,进而为提高水牛繁殖效率奠定实验基础。以水牛排卵后的红体期(corpus hemorrhagicum,CH)、黄体期(corpus luteum,CL)和白体期(corpus fibrosum,CF)的卵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标记结合液质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采用相关软件对得到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对与水牛发情周期相关的重要差异蛋白质: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抗原(CD14)、通用转录因子Ⅱ-Ⅰ(GTF2I)、羟基类固醇(17β)脱氢酶1(HSD17B1)、U6 sn RNA相关Sm样蛋白质(LSM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SERPINE1)进行了qRT-PCR分析验证。结果显示,共鉴定得到2 343种蛋白质,其中差异表达蛋白质有284种(差异倍数≥2.0),初步构建了水牛卵巢黄体形成和退化的定量蛋白质表达谱。对其中的五种重要差异蛋白质(CD14、GTF2I、HSD17B1、LSM1和SERPINE1)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有四种(CD14、HSD17B1、LSM1和SERPINE1)的qPCR结果与质谱结果相一致,仅GTF2I与质谱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GTF2I存在转录后调控。本研究首次从蛋白质水平对水牛卵巢排卵后的周期性变化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究,同时为其他家畜品种发情周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6.
大熊猫DNA序列变异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来自马边、美姑、越西、宝兴、平武、青川、南坪和白水江等地40只大熊猫336~444bp的线粒体tRNA基因和D环区序列.在21个创立者中共检出9种线粒体DNA单倍型.发现大熊猫的遗传分化程度很低,地理群体间无显著的遗传隔离.大熊猫现生群体可能源于晚更新世,并受瓶颈效应的影响.在此之后,其遗传多样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7.
从田间发生坏死病害的番茄病株中分离得到黄瓜花叶病毒TN分离物,经研究证实TN分离物带有1株坏死型卫星RNA(TN-SatRNA).利用已知CMV卫星RNA的两端序列作引物扩增并克隆了TN-SatRNA的cDNA.序列分析显示TN-SatRNA全长为390个核苷酸.比较TN-SatRNA与富有代表性的CMV卫星RNA的结构表明,这几种卫星RNA中具有4个结构同源区(Ⅰ:1~81nt,Ⅱ:216~261nt,Ⅲ:278~338nt;Ⅳ:349~390nt),而在82~215nt的区域几种卫星RNA的结构变化较大.在TN-SatRNA的3’端具有已报道的坏死型卫星RNA特征性序列结构.经3’RACE方法确定TN-SatRNA的3’端自然序列,与PCR扩增引物有1个核苷酸的差别.  相似文献   
78.
甘蔗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甘蔗害虫以甘蔗螟虫最普遍,分怖亦最廣。廣东珠江三角洲常见的甘蔗螟虫共有四种:条螟或称斑点螟(Diatraea venosata Wk.)、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黄螟(Eucosma schistaceana Snellen)和大螟(Sesamiainferens Wk.)。甘蔗螟虫为害的结果,形成枯心苗和蛀(?),影响甘蔗生长发育,减低蔗糖成份,易受风折,而且造成甘蔗赤腐病菌入侵条件。 甘蔗螟虫的为害虽重,但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防治方法,也还没有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本试验目的,是利用赤眼蜂来防治甘蔗螟虫。试验内容是赤眼蜂的寄主的选择和繁殖、赤眼蜂的繁殖及保存、赤眼蜂田间放播初步试验和甘蔗螟虫田间发生情况的调查。现将各项试验结果简要地分述如下: 赤眼蜂能否利用成功,要看培育出来的赤眼蜂是否具有高度的生活力。赤眼蜂的生活力可用下列四个标准去量度:(1)蜂体大小,(2)繁殖能力,(3)成虫寿命,(4)对田间环境的適应性。此外,繁殖出来的赤眼蜂雌性此率不应此自然界的减低。 赤眼蜂的生活力,首先和寄主有很大关系。如果寄主卵的内含物的质和量都適合 於赤眼蜂幼虫营养之需,羽化出来的成虫体积大,繁殖力强,寿命也有延长的趣势。关於赤眼蜂的寄主,我们管用过17种鳞翅目昆虫的卵供其寄生,结果以松毛虫(Dendro  相似文献   
79.
报道采自安徽省天堂寨自然保护区的高雄山虫草Cordyceps takaomontana及其无性型细脚拟青霉Paecilomyces tenuipes,应用单子囊孢子分离鉴定和微循环产孢的方法确证了两者的对应关系,并修订了高雄山虫草的原始描述。双梭孢虫草C.Bifusispora可能为高雄山虫草的同物异名。同时采集的具数个红色子座且有双梭形子囊孢子的虫草不是同一个种。  相似文献   
80.
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参与造成机体各系统功能平衡紊乱的代谢性疾病,代谢重编程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代谢指纹图谱"的代谢组学,通过揭示肿瘤或药物引起的宿主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为肿瘤药物靶点的筛选提供了可能.但目前对代谢组在肿瘤药物靶点筛选中的整体性综述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在介绍了代谢组学筛选肿瘤药物靶点的流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