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喀斯特地区土壤表层CO2释放通量的影响因素Ⅱ.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表层CO2 释放通量最高和最低分别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影响土壤表层CO2 释放通量的最基本因素是温度和土壤湿度 ;湿度对土壤表层CO2 释放通量的影响在温度大于 2 0℃时特别显著。温度和湿度对土壤表层CO2 释放通量的影响主要是借助于冷热交替及干湿循环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向土壤表层CO2 释放通量转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2.
Increasing terrestrial vegetation activity in China, 1982—1999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搊pening?policiesimplementedinChinainthepasttwodecadeshaveresultedinextensivechangesinlanduseandlandcover.Vegetationactivityhasincreasedthroughagriculturalpracticessuchasafforestation,irrigation,andintensiveagriculturalmanagement[1,2].Ontheotherhand,vegetationcover-agehasdecreasedduetorapid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andovergrazing[3,4].Thus,therearecon-flictingreportsregardingthestatusofChina抯vegeta-tion,asnointegrativeanalysisatthenationallevelhasyetbeenconducted.Thisstudyaimstoexpl…  相似文献   
23.
温度与光周期对麝凤蝶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龙石  金大勇  朴锦 《昆虫知识》2004,41(6):572-574
观察了麝凤蝶的卵、幼虫和蛹在不同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 :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 3 7,7 9和 8 0℃ ,有效积温分别为 43 8,3 98 0和 2 79 4日·度 ;越冬蛹的发育可以分为 5个阶段 ;大部分越冬蛹在上午 (88 2 % )羽化 ;长光照处理平均比短光照出处理提前羽化 2d。  相似文献   
24.
紫外线与光修复交替处理春雷霉素产生菌得到了高产突变株,再结合自然分离选出了US95^#。该菌株不但产量高,还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并在大罐良好发酵工艺控制和条件下,罐发酵水平在春雷霉素生产上有了重大突破,发酵水平比历史最高水平提高12.9%。  相似文献   
25.
膜翅目昆虫干标本的基因组DNA提取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提出了膜翅目昆虫干标本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和所测得的基因片段(28S D2 rDNA)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6.
我国不同季节陆地植被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阐明不同季节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将有助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NPP变化机制。本文使用1982-1999年间的AVHRR/NDVI、气温、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资料,结合植被分布图和土壤质地图,利用生态过程模型,研究不同季节我国陆地植被NPP的年际变化及其地理分异。结果表明,在1982-1999年的18年间,4个季节的NPP都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春季是NPP增加速率最快的季节,夏季是NPP增加量最大的季节,不同植被类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有很大差异。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针叶林NPP的增加主要由生长季节的提前所致。而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矮林灌丛,温带草原及草甸,稀树草原、高寒植被,荒漠以及人工植被NPP的增加主要来自生长季生长加速的贡献。从区域分布看,在四季中春季NPP增加量最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域;夏季NPP增量最大的地区包括西北干旱区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小兴安岭-长白山区,三江平原,松辽平原,四川盆地,雷州半岛,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以及江南山地东部;而秋季植被NPP增加量最大的地区主要有云南高原-西藏东部和呼伦湖的周围等地区。不同植被和地理区域NPP的这些响应方式与区域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有关。  相似文献   
27.
详细地记述了韩国红松球果害虫冷杉梢斑螟Dioryctria abietella、赤松梢斑螟D. sylvestrella (螟蛾科)和小花尺蛾Eupithecia abietaria debrunneata (尺蛾科)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28.
当森林生态系统转变成农田生态系统时,会把C4植物有机质导入到曾在C3植被下发育的土训中去,使土壤中含有来源不同的土壤有机质,引起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因此,可以利用碳同位素来区分土壤有机质来源,实验结果表明,耕作几十年后原森林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仍占有主要地位,来源于原始C3植被的有机碳的比例为66.7%,但容易矿化的、对植物营养有效的有机质含量较低,这与当地的耕作方式有关,需要加强对植物残留物返回土壤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29.
以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内亚洲象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动红外照相技术,估算了该地区亚洲象的最小种群数量。本研究于2016年1月,在研究区域内共布设了27个相机位点,野外安放时间为4个月。调查期间,每台相机的有效捕获日为9-52d不等(均值为24d),红外相机有效捕获日621d,拍摄到亚洲象照片共1944张。通过红外相机照片开展个体识别,最终估算出尚勇保护区内亚洲象的最小种群数量为69头(其中成年象38头,亚成象15头,幼象16头)。拍到7头活动于中国-老挝边境区域的跨境象群。本文探讨利用红外相机拍摄的亚洲象照片进行个体识别的方法,指出与常规调查方法相比较的优势和不足,作为快速、实时有效的种群评估方法的价值。研究结果丰富了保护区内亚洲象种群数据库,为研究、制定和开展亚洲象保护行动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0.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是Sirtuin 家族中的一员,属于烟酰胺(NAD+)依赖的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能通过对多种非组蛋白及组蛋白赖氨酸残基进行去乙酰化修饰调节基因表达。近来的研究发现,SIRT1不仅能使肿瘤抑制因子去乙酰化,促进肿瘤发生,还能使肿瘤促进因子去乙酰化,抑制肿瘤发生。SIRT1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影响肿瘤分期及患者预后。在消化系统肿瘤中,SIRT1具有双面性,既可作为抑癌因子,也可发挥癌因子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对SIRT1在肿瘤中的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做了深入研究,关于SIRT1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的新研究不断出现。SIRT1已成为人们攻克肿瘤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SIRT1在肿瘤中的双重作用,尤其是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不同作用靶点和参与的信号通路作一综述,希望为临床上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