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观察细胞色素P450系统药物代谢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以及相关临床因素对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我科拟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45例,均给予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75mg维持剂量。①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舒张因子刺激酸磷蛋白血小板反应性指数VASP PRI(以VASP PRI≥5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反应组。②检测入选患者的药物代谢酶CYP2C19的基因型;根据不同等位基因功能缺失,分为快代谢基因型(*1/*1)、中间代谢基因型(*1/*2、*1/*3)和慢代谢基因型(*2/*2、*2/*3、*3/*3)。③观察CYP2C19基因型及相关临床危险因素对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影响,④观察氯吡格雷抵抗与临床不良终点事件主要临床不良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术(TLR)]和次要临床终点事件(支架内血栓形成、脑血管意外、大出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检测出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31例,其发生率为20.67%;检测出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携带患者19例,所占比例为12.67%。慢代谢基因型患者与(快代谢基因型+中间代谢基因型患者)之间VASP PRI比为(49.20±8.45)%VS(44.17±5.41)%,P<0.05,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之比为35.49%(n=11)VS16.81%(n=20),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OR:4.43;95%CI:3.28-8.37,P<0.05)和2型糖尿病(OR:2.76;95%CI:2.13-6.14;P<0.05)是氯吡格雷抵抗的两种危险因素。临床随访结果显示氯吡格雷抵抗组与氯吡格雷反应组主要临床不良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比为6.45%(n=2)vs2.63%(n=3),P<0.05。结论:携带CPY2C19慢代谢基因型和患有2型糖尿病是导致氯吡格雷抵抗的两种重要的危险因素,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增加了临床不良终点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鬼臼毒素涂膜剂治疗子宫颈HPV感染的疗效。方法:126例临床诊断证明为子宫颈HPV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3例采用0.5%鬼臼毒素涂膜剂治疗,对照组63例单独采用0.5%鬼臼毒素酊治疗。结果:①痊愈率: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90.5%、73.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学差异(P<0.05);②复发率:试验组与对照组第12、24周的复发率分别为9.52%、28.57%和9.52%、36.51%,两个时段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不良反应:经随访观察,两组发生了红斑、水肿、灼热、疼痛、瘙痒、溃疡、渗出等不良反应,其中两组比较试验组红斑、水肿、溃疡、渗出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鬼臼毒素涂膜剂能有效治疗子宫颈HPV感染,并控制复发,副作用小,比采用鬼臼毒素酊治疗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83.
目的:对分离自海南红树林真菌菌株PH0016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活性进行研究。方法:收集纯化菌株PH0016产生的EPS,体外采用细胞病变观察EPS的细胞毒性和抗HSV-2作用。为观察EPS对HSV-2体内感染的治疗效果,小鼠颅内注射0.02ml滴度为100LD50/0.1ml-1的HSV-2,24小时后以不同浓度EPS灌胃,持续7天,14天后计算小鼠存活率和存活时间。菌株分类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EPS可抑制HSV-2病毒活性,病毒感染的细胞病变的半抑制浓度(Inhibited concentration,IC50)为313μg/mL,SI为11.43。EPS 25mg.kg-1.d-1灌胃后,小鼠存活率为40.0%,存活时间为9.82±1.87天,相比模型组实验动物存活时间和存活率均有提高。菌株初步鉴定为淡紫色拟青霉。结论:从海南红树林分离一株淡紫色拟青霉,其产生的EPS具有抗HSV-2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RhoA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ABC法检测RhoA在8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在正常脑组织中未见RhoA表达.RhoA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的表达阳性率及免疫反应评分(IRS)分剐为56.25%、1.76±1.71.Ⅰ-Ⅳ级星形细胞瘤Rho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7/20)、45%(9/20)、65%(13/20)、80%(16/20).Ⅰ-Ⅳ级脑星形细胞瘤中RhoA IRS分别为0.78 1.05、1.12 1.04、2.15:1:1.59、3.31±2.14.结论:RhoA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高表达,且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表达增强,RhoA在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用SELDI技术预测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疗效的前瞻性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SELDL-TOF-MS技术预测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疗效观察,探索新的用药指征.方法:应用CM10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ELDL-TOF-MS)技术检测9例晚期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前血清样本的蛋白质谱,口服吉非替尼1个月后,根据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分为服药有效组(CR PR)(4例)和无效组(SD PD)(5例),利用BiomarkerWizard软件比较各组间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结果: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有4个蛋白质峰有显著差异性,M/Z分别为4889,1576,1762和8693,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上调的峰为2个,其M/Z为1576和1762,下调的峰为2个,其M/Z为4889和8693.结论:SELDI-TOF-MS技术可筛选出预测吉非替尼治疗疗效的相关蛋白质组指纹,此方法捕获的蛋白质组指纹,可作为一种选择用药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86.
水文尺度转换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文尺度问题是当今水文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水文尺度包括过程尺度、观测尺度和模拟尺度三方面含义.主导过程尺度作为尺度的特征量,是水文研究中的重点.水文尺度转换工作包括了对水文模式、参数、状态变量和输入的尺度转换四方面,每一方面都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水文系统的有组织复杂性、时空变异性和数据不足是当前水文研究的难点所在.自然河网的自相似特性使其成为水文尺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入研究水文尺度问题需要多种研究思路、技术手段和理论工具的结合.  相似文献   
87.
为简化转染细胞的分选过程,构建了一个含有细胞表面标志 CD34 基因的双顺反子载体 p3.1-IRES-CD34. 利用来源于脑心肌炎病毒 (EMCV) 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 ,实现目的基因与 CD34 基因的共同表达 . 将绿色荧光蛋白 (EGFP) 作为目的基因插入载体的多克隆位点,然后转染 NIH-3T3 细胞,通过免疫磁珠分选 (MACS) 方法来分选细胞 . 结果表明:对于转染细胞,均可实现快速分选 ( 瞬时转染细胞约 48 h ,稳定转染 10~15 天 ) ,并且获得较高纯度 (95% 以上 ) 的表达目的基因细胞 .  相似文献   
88.
南水北调对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裴源生  王建华  罗琳 《生态学报》2004,24(10):2115-2123
提出可定量分析研究流域水循环变化对水生态环境影响的关联分析方法 ,并对海河流域现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和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改变了海河流域的天然水循环并导致水生态环境全面退化。进一步对未来无南水北调和有南水北调的情况进行定量模拟计算 ,结果表明在无南水北调的情况下 ,未来海河流域将处于无法兼顾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困境 ;在实施南水北调的情况下 ,水资源可支撑海河流域经济发展并影响和改善整个流域的水循环状态 ,从整体上遏制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但入海水量仍无法改善  相似文献   
89.
拟南芥抗盐突变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筛选得到可以稳定遗传的抗盐单基因突变体2^#和15^#以及野生型拟南芥为材料进行RAPD分析,150条引物中有3条引物在突变体之间扩增出多态性,不仅证明了DNA水平突变的发生,而且表明它们之间遗传背景相似,是一系列抗盐性不同的近似等位基因系。1条引物在突变体的扩增产物比在野生型的扩增产物多出一个大小约为1200bp的片段,初步认为该片段与抗盐的主效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90.
体外化学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及化学诱导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过程及条件,我们用1.073g/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传代培养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在完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3、5、10μmol/L的5氮胞苷(每组n=5)进行化学诱导分化,阴性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培养,诱导后21天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法鉴定,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显示人MSCs为形态均一的梭形细胞,生长旺盛时呈旋涡样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44阳性,CD34、CD45阴性;5、10μmol/L的5氮胞苷进行化学诱导后细胞形态变长,诱导后14天时20%-30%细胞融合形成多核肌管样结构,3μmol/L组MSCs未出现肌管结构,诱导后21天5、10μmol/L组MSCs中desmin、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心肌特异性cTnI及闰盘蛋白connexin43的表达阳性,10μmol/L组cTnI阳性染色细胞数目(65.3±4.7%)高于5μmol/L诱导组(48.2±5.4%)(p<0.05);3μmol/L组及阴性对照组无心肌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细胞诱导后28天透射电镜下可见肌丝形成。本实验说明,人MSCs在体外经化学诱导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而且5-氮胞苷对于心肌相关蛋白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