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60篇
  免费   3883篇
  国内免费   15033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905篇
  2022年   1493篇
  2021年   1681篇
  2020年   1680篇
  2019年   1868篇
  2018年   1208篇
  2017年   1257篇
  2016年   1276篇
  2015年   1762篇
  2014年   2404篇
  2013年   2104篇
  2012年   2893篇
  2011年   2898篇
  2010年   2300篇
  2009年   2393篇
  2008年   2634篇
  2007年   2383篇
  2006年   2194篇
  2005年   1786篇
  2004年   1453篇
  2003年   1164篇
  2002年   1049篇
  2001年   944篇
  2000年   881篇
  1999年   568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7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2篇
  1957年   14篇
  1953年   13篇
  195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猴头菇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卢耀环  辛长砺 《生理学报》1996,48(1):98-101
分别以猴头菇干粉(猴头菇Ⅰ组)和猴头菇浸出液(猴头菇Ⅱ组)饲喂小鼠,观察猴头菇对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血乳酸、血清尿素氮(BUN)、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及运动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60d后,猴头菇Ⅰ、Ⅱ组LDH活力、肝糖原及肌糖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运动后血乳酸的水平和BUN的增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运动后血乳酸消除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运动耐力测定时在水中淹死的时间比对照组长得多(P<0.05)。提示:猴头菇具有明显的增强运动能力和解除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李田昌  佟利家 《生理学报》1996,48(4):337-342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已知的体内活性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其缩血管作用由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但ET强大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效应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选用培养的兔胸主动脉VSMC,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ET促细胞增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ET-1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促进细胞摄取 ̄3H-TdR和激活MAPK,此作用可被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P),H-7和ET_A受体拮抗剂BQ123所抑制,但不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erbimycinA(Herb)所抑制,用PKC激动剂PMA(Phorbolmyristateacetate)预处理VSMC,使其PKC活性下调,可显著减弱ET-1对MAPK的激活能力。本结果提示:(1)MAPK参与ET-1所致的VSMC增生;(2)ET-1促细胞增生与激活MAPK的作用是由ET_A受体和PKC介导的。  相似文献   
103.
利用植物激素调控嫁接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黄瓜(Cucum issativus)试管苗进行离体茎段自体嫁接,研究IBA 和6-BA 对嫁接形成的影响时发现:进行离体茎段嫁接时,用试管苗茎段可简化嫁接过程,减少污染。嫁接茎段的颜色变化、不定根发生和愈伤组织形成与激素浓度有关。植物激素通过影响砧木和接穗间维管束桥形成的时间和数目调控嫁接组合的发育。在作者的实验中,最佳的激素条件是:在接穗培养基中加IBA 1.2 m g/L,在接穗和砧木培养基中加6-BA 0.3 m g/L。  相似文献   
104.
大肠癌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结合银染法对14例大肠癌p53基因的第4、第5─6和第7外显子进行了点突变的研究,结果共检测出6例点突变,而且发现各外显子的突变频率存在差异。另外,利用购自ATCC的两个探针 (p53cDNA探针和pYNZ22探针)对大肠癌中p53基因的杂合性失去进行了研究,在14例大肠癌中共检出6例杂合性丢失。将点突变检测结果同杂合性丢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并着重探讨了大肠癌中p53基因失活导致肿瘤的作用方式。 Abstract:The exons 4-7 of p53 gene were examined in 14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by using PCR-SSCP-silver staining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6 cases of point mutation and the mutation frequencies of exons we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p53 cDNA and pYNZ22 VNTR were used as probes to examine LOH(Loss of heterozygosity)of 14 colorectal cancers.6 cases with LOH were found.The results of present research suggest that mutation and LOH of p53 gene are critical events in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ancer.There were different kinds of inactivation model of p53 gen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canc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cells.  相似文献   
105.
华东植物区系成分与日本植物间的联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华东和日本两地为东亚地区重组成部分,同属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两地植区物系成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两地共有连香树科(Crcidiphyllaceae)、三尖杉科(Cephalotaceae)、领春木科(Eupteleaceae)、旌节花科ǎ樱簦幔悖瑁酰颍幔悖澹幔澹┑榷翘赜锌啤;腿毡玖降毓灿惺粼迹叮福岸嗍簟H缌迹ǎ茫颍穑簦铮恚澹颍椋幔⑺荆ǎ模椋螅幔睿簦瑁酰螅⑿」炊ǎ拢澹颍悖瑁  相似文献   
106.
利用标记基因选配褐壳蛋鸡配套杂交亲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本实验室研制的抗鸡红细胞抗原单价血清(4个位点, 14个等位基因)和DNA指纹技术,对我们组配成功的一个褐壳蛋鸡配套系统的5个亲本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由标记基因测定所提供的亲本品系遗传差异的大小, 与这些品系实际杂交效果的优劣相一致,证实了标记辅助选种方法有的效性。  相似文献   
107.
刘林  陈永福 《动物学报》1996,42(1):15-21
对兔核移植胚胎起始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电镜观察,并与供体桑椹胚细胞,受体卵母细胞及同期正常受精胚胎的超微结构进行比较,“原核”期兔核移植胚胎的超微结构明显不同于供体桑椹胚细胞及受体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而与同期正常受精胚胎相似,但有些核移植胚胎中皮质反应,及核仁和线粒体中出电子致密的网眼结构,与正常受精卵存在差别,分裂至2-细胞期时,与正常2-细胞胚超微结构更相似,结果提示,兔胚胎细胞核移植后,供  相似文献   
108.
我们测定了鼠肝线粒体呼吸链不同偶联部位的质子系活性并通过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法分析了鼠肝线粒体膜与脂质体(二油酰磷脂乙醇胺/心磷脂=8/2)的膜融合程度。根据测量呼吸链第一段及第二段偶联部位的H+/偶联部位的化学计量比值,观察到线粒体呼吸链质子泵的质子(H+)泵活性及 H+泵出量与膜融合程度呈现线性的定量相关性。这些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我们提出的质子泵诱导膜融合的理论模型(刘树森等,1987、1989)。  相似文献   
109.
Z. Xue  X. Shan  A. Sinelnikov    T. Melese 《Genetics》1996,144(3):979-989
Tetraploid yeast cells lacking BFR1 or overexpressing an essential gene BBP1 produce a novel type of ascus that contains asci instead of spores. We show here that the asci within an ascus likely arise because a/α spores undergo a second round of meiosis. Cells depleted of Bbp1p or lacking Bfr1p are defective in a number of processes such as nuclear segregation, bud formation, cytokinesis and nuclear spindle formation. Furthermore, deletion of BFR1 or overexpression of BBP1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cell ploidy, indicating that Bfr1p and Bbp1p play roles in both the mitotic cell cycle and meiosis. Bfr1p and Bbp1p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a two hybrid assay, further suggesting that they might form a complex important for cell cycle coordination.  相似文献   
110.
10-8mol/L的DON毒素加入小麦根质膜制剂中可促进K+刺激的ATP酶活力,10-6mol/L开始呈抑制效应,抑制程度随DON浓度加大而提高。根尖(5cm)离体根段于0.5mmol/L的KCl中,10-8mol/L的DON能促进根段K+吸收,10-6mol/L以上浓度则K+吸收呈抑制,10-2mol/L浓度下根段的净吸收为负值,表明组织中K+大量外渗。根段置蒸馏水中6h,4mmol/L的DON即导致振段K+渗漏。用DON处理整株小麦根,浓度在0.25mmol/L以上可促进K+从植株其它部位向根运输,而浓度在8mmol/L时即抑制K+向根富集,且根内K+明显渗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