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201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证明大胡蜂Vespa magnifica(Smith)蜂毒具有较大的药用开发价值,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电泳技术对其多肽和蛋白质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7~45kDa范围内。蜂毒多肽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呈"单峰"式分布,61%在500~3000Da范围内,为大胡蜂蜂毒中多肽含量最为丰富的部分。通过牛津杯法对蜂毒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且以HepG2人肝癌细胞及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蜂毒的细胞毒性活性,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和细胞毒活性,其结果与已报道的其他蜂类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具体差异,展示了大胡蜂蜂毒的分子多样性,为后续该毒素的物质基础研究及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木兰属五种珍贵、稀有植物的生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黄山木兰、天目木兰、宝华玉兰、小花木兰和凹叶厚朴五种珍贵、稀有木兰属植物的野外调查、引种栽培、幼树生长特性的观测以及植物体元素组成和土壤性质的分析,初步总结了它们的地理分布、幼树生长规律、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及其生长过程中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循环等。为保护和发展这几种珍贵、稀有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银鹊树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鹊树星散分布于我国亚热带中低山一中高山地带及热带少数地区,常见于各种阔叶林的乔木层中。它适于气候凉爽、水分充沛、空气湿润的生境,具有幼树耐荫,大树耐荫性中等的习性,自然更新能力差。对土壤酸度的要求不严,可在pH4.5—8.5的各类土壤上正常生长,在富含有机质、全氮,疏松透水的土壤上生长较好。银鹊树枝叶中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避免枯落物的流失,对于保持森林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颜氏大疣蛛Macrothele yani蛛毒所富含的多肽与蛋白质多样性进行探索,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离和鉴定颜氏大疣蛛蛛毒中的蛋白质和多肽,并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粗毒中所含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35kDa以上。在17~135kDa分离度较佳的共有11条电泳条带,主要集中于40~120kDa附近;在75kDa附近弥散着高丰度的蛋白条带,75kDa以上的蛋白质最丰富。粗毒经色谱分离后得到超过50个色谱峰,经质谱鉴定得到121个物质成分,其中,多肽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呈双峰式分布,21%分布在500~2000 Da,76%分布在3000~5000Da,为粗毒中多肽含量最丰富的部分,且集中于35~60min的保留时间内被洗脱。研究结果表明,颜氏大疣蛛蛛毒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多肽和蛋白类物质,这些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特征与已报道的其他蜘蛛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具体差异。本文展示了颜氏大疣蛛蛛毒的分子多样性,为后续该毒素的物质基础研究及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安徽大别山天然林内16年生银鹊树和引种于南京的银鹊树幼苗及人工幼林的生物量,分析了光能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芦蒹遮光,一龄苗的生物量为1777.5kg/ha。以一层塑料纱遮光处理的幼苗生物量最大,全光照的幼苗生物量居第二、三层纱遮光生物量最小。(2)天然林内16年生单株银鹊树地上部分干重为107.77kg。(3)8年生人工银鹊树林总生物量为80.63t/ha,其中乔木层平均净生产量为9.563t/ha·a,高于湖南会同、朱亭及江苏南部的杉木林。(4)银鹊树林总初级生产量为1219.18g/m2·a;其中乔木层为956.25g/m2·a,草本及天然幼苗为161.10g/m 2·a,枯枝落叶为101.83g/m2·a.光能利用率为0.527%,其中乔木层的光能利用率为0.417%。  相似文献   
6.
毛红椿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南京引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毛红椿生态地理分布的调查,在南京引种栽培的幼树生长规律观察及其气候适应性、土壤适应性、光能利用率、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分析,初步总结了它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为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珍贵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植被样地调查和树木年轮数据为依据,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定量地论述了宿城自然保护区赤松林群落区系、种群年龄结构及其更新的特点。通过对群落区系和种群动态两个重要方面的分析,力图为探讨其群落稳定性提供证据。本群落区系组成丰富,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并含有较大比重泛热带成分,特别是与我国华北山东半岛南部成分具有密切联系。在主林层中,林木大小等级和年龄等级分布都遵循倒“丁”形曲线。林下一年生幼苗枯损率,几乎接近100%。林冠下幼树枯死约占一半,而林冠层枯立木占总活立木数的4%。所有这些信息表明:该种群是以幼苗补员与幼树枯损的平衡来维持其特定的持续生存。从郁闭林冠下幼苗、幼树高枯损率证明其更新速度缓慢,但很有可能由林中空地来更替。本文所建立的种群结构动态模型结果表明:宿城亦松种群现阶段是稳定型种群。论其群落性质则应属于具有南北过渡特点的华北型地文(Physiographic)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