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6篇
  免费   3626篇
  国内免费   14784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874篇
  2022年   1424篇
  2021年   1496篇
  2020年   1513篇
  2019年   1705篇
  2018年   1124篇
  2017年   1161篇
  2016年   1147篇
  2015年   1574篇
  2014年   2236篇
  2013年   1900篇
  2012年   2678篇
  2011年   2674篇
  2010年   2210篇
  2009年   2304篇
  2008年   2502篇
  2007年   2286篇
  2006年   2114篇
  2005年   1747篇
  2004年   1397篇
  2003年   1121篇
  2002年   1035篇
  2001年   925篇
  2000年   849篇
  1999年   543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5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2篇
  1957年   14篇
  1953年   13篇
  195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环螽属Letana Walker,1869(=Pyrrhicia Stal,1873)迄今已知22种,分布中国、越南、泰国、缅甸、尼泊尔、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作者在整理这个属的标本时发现2新种和1新纪录种,分别采自中国(西藏)和尼泊尔,现记述于后。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42.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营养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的体外神经营养作用。结果表明,haFGF在体外能明显促进鸡胚(E-8)脊髓组织神经突起的生长,并能明显改变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使扁平、多角形紧密联接的细胞转化为具有纤维样突起的胶质细胞,同时对胶质细胞DNA合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实验还证明,haFGF可增加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且大大增加神经元胞体体积及突起长度。  相似文献   
43.
人参根系发育形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参(Panax qinseng C. A. Meyer)属于直根系植物,有次生构造。一年生苗只具有主根和侧根。二年以上的人参常在根状茎上长出不定根,即人参根系包括主根和不定根及其各级分枝。主根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侧根和不定根及其分枝多为二原型,偶见三原型。根系随参龄的增加而增大。每年末级分枝自基部于休眠前萎缩、脱落,并在萎缩部分的上一级支根内部产生越冬根原基,越冬根原基是翌年形成全部吸收根的基础。一年生人参由中柱鞘产生一圈初生树脂道,由形成层产生一圈(或二圈)次生树脂道,以后次生树脂道的圈数随参龄的增加而每年增加一圈,自第五年开始渐缓。根内淀粉粒含量随发育时期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其积累高峰出现在果后期。研究人参根系发育形态学不仅对全面正确认识人参根系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改进人参栽培管理和评价人参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中华眼镜蛇蛇毒经DEAE-Sepharose CL-6B。HPLC等多次柱层析分离出有抗补体及溶血活性的眼镜蛇蛇毒因子(Cobra venom factor,CVF),纯化后的CVF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上呈单一区带,分子量为225000—230000,等电点为6.20。用二硫苏糖醇还原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三类亚基,其分子量总和为237,000。 体外抗补体及溶血试验表明,CVF的作用是通过补体旁路途经使总补体活力下降。双向免疫电泳鉴定,发现CVF与人血清作用后,其中补体成分C_3分子的抗原性发生改变,则表明CVF的作用是通过激活补体成分C_3而发挥的。给豚鼠腹腔注射CVF(0.15ug/g体重)后,其血清总补体水平下降到正常值的3%以下,7天后回升,13天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单相免疫电泳表明,CVF与人补体C_3抗血清间无任何交叉免疫反应,但人血清与CVF抗血清间有微弱的免疫沉淀反应。另外,CVF的氨基酸组成与人补体C_3也较为相似。鉴定还表明眼镜蛇科中四种蛇毒与CVF抗血清有强烈的免疫沉淀反应,蝰蛇毒及海蛇毒也有免疫沉淀反应,但只有眼镜蛇毒具有抗补体活性。  相似文献   
45.
神经节苷脂对6-OHDA损毁交感神经末梢的对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次6-OHDA (15mg/kg.i.p.)注射后24h,可使雌性成年小鼠颌下腺内儿茶酚胺荧光神经末梢几乎完全消失;同时用 HPLC 测得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的含量下降至正常值的3—4%以下。随着受损交感神经末梢再生过程,NA 和 DA 水平有缓慢的恢复。在损毁2周时 NA 和 DA 含量分别达到正常水平的50%和28%,且在4周时完全恢复。在注射6-OHDA 的同时,和在损伤后12h 内给动物注射4次神经节苷脂(每次50mg/kg.i.p.)并在其后的一周內每天注射一次,可使颌下腺内 NA 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在损毁后4h 及损毁前4d 开始施用神经节苷脂,也可不同程度地对抗交感神经末梢损伤,但作用强度不如前者。实验结果提示:(1)神经节苷脂通过减弱6-OHDA 及其代谢产物的损伤效应能够保护交感神经末梢膜,它可能还有促损伤末梢再生性长芽的作用;(2)损伤后神经节苷脂处理得越早,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6.
在用 PMSG 和 hUG 诱导猕猴排卵过程中,我们研究了 pA 和它的抑制因子 PAI-1与排卵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由促性腺激素所诱导出的卵巢 tPA 活性的增加与排卵密切相关,在排卵前达到高峰,而排卵后明显下降;uPA 只在排卵后的颗粒细胞大量出现;PAI-1分泌高峰比 tPA 峰值早出现12—24小时;排卵来临时,tPA 的明显上升导致 PAl-1的空然下降。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卵巢中 tPA 和 PAI-1活性的这种平衡性的变化可能在排卵机制和维持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而 uPA 或许与黄体形成的调节有某些关系。  相似文献   
47.
用6、12与31个月的雄性Wistar大鼠的大脑Krieg 2、3区皮质,对其V层大锥体细胞的五段50μm长度内的树突棘做形态学定量研究。在Golgi法的切片中共计数了三个年龄组的151个细胞的725段树突的棘密度。结果表明,老年大鼠比成年和青年大鼠的棘密度普遍下降。其中以基树突与侧树突棘度下降最显著(减少24%左右),顶树突只中段有明显减少。老年大鼠锥体细胞还常出现胞体、树突及其分支的明显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48.
绿尾虹雉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ti生态和生物学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课题——“中国珍稀濒危难类生态生物学”——部分工作。 本文为作者对绿尾虹雉所作的生态和生物学系统研究首次报道。绿尾虹雉主要牺息于海拔3,500—4,000米亚高山灌丛和草甸。杂食性鸟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亦食昆虫。营巢于岩洞或灌丛地面上,每窝产3—4,多达11枚卵。种群密度1.32—1.58只/km~2。目前数量急剧下降,处于濒危,急待保护。  相似文献   
49.
本文用免疫电镜方法证明:促生长素抑制素样免疫反应神经末梢分布于弓状棱并与未标记的树突形成轴树突触。在正中隆起的纤维层和栅状层内均可见上述免疫反应末梢,大多数紧贴门脉毛细血管基底膜周围甚至穿入基底膜内。免疫反应末梢尚可与未标记的末梢形成轴轴突触样结构。  相似文献   
50.
利血平能使神经分泌细胞的儿茶酚胺贮存量减少甚至消耗殆尽,导致多巴胺作为GRIF的作用减弱,从而显著增强LHRH-A促进GtH分泌和诱导排卵的效应。对大鳞副泥鳅,利血平和LHRH-A同时注射或者利血平比LHRH-A提前3小时注射,都能激活GtH细胞,显著增强其分泌活动并诱导排卵。利血平的最低有效剂量为1—5微克/克体重。利血平(25微克/克体重) LHRH-A(0.05微克/克体重)的催产效果和多巴胺拮抗物pimozide(1微克/克体重) LHRH-A(0.05微克/克体重)的催产效果一样,排卵率都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