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9篇
  免费   531篇
  国内免费   271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8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大鼠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肾实质ADC值变化规律。方法:将2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12只,正常对照组(NC组)8只;DN组给予60 mg/kg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NC组按照相同方法、相同剂量柠檬酸缓冲液腹腔注射;并对最终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并且存活的8只DN大鼠、8只NC大鼠进行MRI扫描,包括常规轴位T1WI、T2WI扫描及DWI扫描;扫描结束后收集血液送血肌酐及双肾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测量每只大鼠双肾皮、髓质的ADC值。结果:造模后,DN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尿量明显增加、体重明显减低,DN组大鼠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病理损伤,符合早期DN病理改变。DN组大鼠肾脏皮、髓质ADC值分别为1.522±0.913×10^-3 mm^2/s、1.268±0.388×10^-3 mm^2/s,较NC组肾脏皮、髓质ADC值1.276±0.341×10^-3 mm^2/s、1.011±0.217×10^-3 mm^2/s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成像ADC值可能反映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氟苯达唑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确氟苯达唑对HL-60细胞周期,凋亡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法(MTT)检测氟苯达唑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氟苯达唑对HL-60细胞周期,DNA片段化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 Raf, Bcl-2家族蛋白表达。结果:氟苯达唑抑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生长,HL-60细胞G2/M期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内,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DNA片段化上升,0.25,0.5,1μM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促使Cleaved PARP,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蛋白表达量趋势增加;Bag-1和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b-raf,c-raf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结论:氟苯达唑通过诱导HL-60细胞阻滞于G2/M期,增加DNA片段化水平,激活Caspase, Raf, Bcl-2家族介导的凋亡相关通路抑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发生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3.
中期因子(Midkine,MK),是一种分泌型肝素结合性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诱导细胞恶化、促进微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炎症介质趋化、促纤溶等功能特点;经研究发现,当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中期因子除了肾脏及小肠上皮少量表达,其他部位极少表达,但机体出现疾病时,中期因子在体内的表达明显增多,如在多种恶性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各类炎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及COPD等疾病中均监测到中期因子的高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中期因子的功能特点密切相关;近年有学者利用MK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特点对疾病进行治疗,特别是MK在肿瘤领域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现状就MK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作一简要概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究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在脾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本中心使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治疗的36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10例男性,26例女性,31例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脾动脉瘤,术前均行超声或CTA明确诊断。术中栓塞后,立即血管造影以明确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及术后2周、3个月和6个月监测血常规、胰淀粉酶和主动脉CTA,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者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远近端及瘤腔,其余仅栓塞脾动脉瘤瘤腔。术中DSA血管造影提示即刻脾动脉瘤栓塞闭塞率为97%以上,术中共使用128枚Interlock弹簧圈,其中104枚为钻石型,24枚为普通2D型。弹簧圈平均直径为6.3±4.2(2-12)mm,平均长度为16±13.5(3-32)mm,瘤体平均尺寸为40.6±12.5(15-70) mm。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0.0±3.2(6-15)个月,1月后2例出现脾梗死,7例发生轻微腹痛及低热等症状,所有病例均未见瘤腔再通和瘤体增大。结论: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脾动脉瘤,但其远期疗效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经会阴二维超声对自然分娩女性产后盆底三腔室运动和早期盆底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7月于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28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未育女性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静息期、张力期、缩肛期的肛管直肠连接部(ARJ)、宫颈外口(CV)、尿道膀胱连接部(UVJ)的位置及运动变化情况,对比两组静息状态下以及最大Valsaval动作下盆底超声参数。结果:研究组静息期、张力期、缩肛期的CV距离水平参照线的垂直长度(CV-VD)、UVJ距离水平参照线的垂直长度(UVJ-V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张力期对应静息期垂直长度△r-s CV-VD、△r-s UVJ-VD均高于对照组,而缩肛期对应静息期垂直长度△r-s CV-VD、△r-s UVJ-V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静息状态下膀胱颈位置(BNP)低于对照组,而膀胱尿道后角(PUA)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最大Valsaval动作下膀胱颈移动度(BND)、PUA、尿道旋转角(URA)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可对自然分娩女性产后盆底三腔室运动和早期盆底功能进行有效观察,有助于评估女性盆底结构、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为解决目前床旁鼻肠管快速置入成功率低这一临床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磁驱动技术的空肠营养管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现有空肠营养管置管过程中的动力因素,结合磁驱动技术原理,提出了通过体外旋转磁场带动体内感应磁体螺旋式前进的设计方案,以期缩短空肠营养管的飘管时间。结果:该设计包括磁性空肠营养管和体外磁力驱动装置两部分。其中磁性空肠营养管由管体和感应磁头两部分构成,感应磁头包括磁体内核和硅胶外壳。磁力驱动装置由多极磁体和手持式微型电机组成。操作时通过体外磁力驱动装置发出大旋转磁场带动空肠营养管的感应磁头做轴向旋转运动,可加速空肠营养管在肠道内的移动,达到缩短飘管时间的目的。结论:该设计基于磁驱动技术原理,设计巧妙,符合磁力学原理,操作简单,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7.
斜纹拟木蠹蛾在广州发生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骏  林莉  梁帆 《环境昆虫学报》2020,42(2):493-498
本文报道了斜纹拟木蠹蛾Indarbela obliquifasciata在广州的发生和为害特征,对其形态和生物学特征做了阐述,表明该虫在广州一年发生一代,其取食寄主达18种,但主要寄主植物为羊蹄甲,其幼虫共6龄并以幼虫越冬。并对该虫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8.
为筛选对入侵害虫木瓜秀粉蚧毒力较好的农药及复配增效配比,为该虫的化学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叶面喷雾法测定了11种农药对木瓜秀粉蚧2龄若虫的室内毒力,挑选毒力较好的两种药剂进行复配,筛选增效配比,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1种农药对木瓜秀粉蚧的毒力大小依次为:螺螨酯>哒螨灵>噻虫胺>联苯菊酯>矿物油>高效氯氰菊酯>炔螨特>啶虫脒>吡虫啉>噻螨酮>四螨嗪。哒螨灵与螺螨酯(60∶40)复配共毒系数最大,为182.47。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混配药剂防效均高于单剂且达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9.
饲料的含水率是影响黑水虻生长发育及其对饲料养分转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究黑水虻生物转化过程中饲料最佳含水率。将3龄黑水虻幼虫接入含水率为40%、50%、60%、70%、80%的饲料中,每隔3 d记录黑水虻的体重,至预蛹数达总数的50%时结束试验,计算预蛹历期、预蛹总产量及有效转化率,测定黑水虻及饲料残渣养分及总能。结果发现:1)黑水虻预蛹总产量及其对饲料的有效转化率随水分含量升高而线性增加,在80%水分下达到最大值。2)黑水虻在70%水分下最先预蛹,预蛹历期为14 d。3)黑水虻体内CP含量随水分含量增加而线性下降,EE、GE含量随水分增加线性上升。4)黑水虻对饲料GE的代谢消耗率在60%水分下最高,而在80%水分下对饲料养分的累积量最高。因此,生产中为了高效运转黑水虻生物转化体系,应根据生产目的调节饲料水分以获取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90.
2019年在广东湛江、江门调查了玉米上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发生为害动态,分析了不同生育期玉米上该虫发生为害差异规律。发现各个地区草地贪夜蛾的虫口数量与玉米受害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呈现不均衡性;该虫对玉米苗期为害最严重,其次为大喇叭口期;建立了2个地区玉米6个生育期受害率与虫口数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可为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