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31篇
  免费   4953篇
  国内免费   19440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1153篇
  2022年   1906篇
  2021年   2279篇
  2020年   2046篇
  2019年   2267篇
  2018年   1535篇
  2017年   1478篇
  2016年   1586篇
  2015年   2307篇
  2014年   3169篇
  2013年   2719篇
  2012年   3880篇
  2011年   3742篇
  2010年   3065篇
  2009年   3158篇
  2008年   3397篇
  2007年   3299篇
  2006年   3079篇
  2005年   2517篇
  2004年   1950篇
  2003年   1639篇
  2002年   1516篇
  2001年   1403篇
  2000年   1332篇
  1999年   811篇
  1998年   453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25篇
  1958年   21篇
  1957年   19篇
  1955年   16篇
  1954年   19篇
  1950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21.
四川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四川大型真菌资源348种,包括药用真菌163种、食用真菌123种、有毒真菌41种、菌根真菌101种等。全国新记录26种。其中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凉山虫草(c.liangshanensis)、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猴头(Hericium erinaceus)、鸡(土从)(Termitomyces albuminosus)、木耳(Auricuiaria auricula)、灵芝(Ganoderma lucidum)等尤为著名。并对四川大型真菌中部分重要种类的分布、资源及用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及有关教学科研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22.
本文用苏木精染色和双苯并咪唑(Hoechst 33258)染色法,从草菇子实体“纽期”菌褶分化完开始,每3小时对同一个子实体连续切取菌褶进行染色观察。结果表明草菇子实体“纽期”菌褶形成时,约10%的担子发生了核配;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尤其是子实体成熟期后,不断有少量新的双核担子产生,并发生核配,使草菇减数分裂的同步性不高;草菇从菌褶分化完成(此时已有10%担子发生核配)到子实体完全成熟,菌褶变成深粉红至褐色(此时约70%担子完成减数分裂)需要28—30小时;担子减数分裂的持续时间为18小时,其中细线期和偶线期5.9小时、粗线期6.2小时、双线期和终变期3.4小时、中期10.5小时、后期Ⅰ到四分体2小时;经过对粗线期、双线和终变期以及中期Ⅰ染色体条数的多次反复观察,认为草菇的染色体条数为11(n=11);减数分裂后,4个子核分别进入4个担孢子中,留下无核的担子;绝大部分担孢子是单核的,有约5%的担孢子是双核的。  相似文献   
123.
对用海藻酸钙包埋胡萝卜体细胞胚(0.6—2mm)制作的人工种子进行贮藏研究,发现低温及干燥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工种子萌发。失水率达67%的种子,2℃贮藏60天后, 在发芽培养基上发芽率为100%,7天内的成苗率达80%。未经贮藏的对照种子发芽率为100%,成苗率为76%。无论在“种皮”还是在胚胎悬浮培养液中加入脱落酸或香豆素,都能抑制胚的生长,但也促进了胚的衰老。铝箔袋内密闭贮藏期间种子不萌发,但活力下降快。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氧吸收率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大叶杨配囊及胚珠的形成和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叶杨胚珠、胚囊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核酸、蛋白质及不溶性多糖的分布和消长。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四分体及功能大孢子中含较少不溶性多糖,但却含丰富的RNA和蛋白质。功能大孢子经分裂发育成八核的蓼型胚囊。四核胚囊开始积累细胞质多糖,成熟胚囊中除反足细胞外充满淀粉粒。反足细胞形成后不久即退化。助细胞具多糖性质的丝状器,受精前两个助细胞退化。卵细胞核对Feulgen反应呈负反应。二极核受精前由胚囊中部移向卵器,与卵器接触后融合形成次生核。发育早期的胚珠为厚珠心,双珠被。晚期,内珠被退化,故成熟胚珠为单珠被。四核胚囊时期,珠孔端珠心组织退化,胚囊伸向珠孔形成胚囊喙。合点端珠心组织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一性质与绒毡层性质相似,可能涉及胚囊的营养运输。胚囊的营养来源于子房和胎座细胞内贮存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127.
李道生 《动物学报》1989,35(3):238-242
本文详细描述了广东肝血簇虫(Hepatozoon guangdongensis)在实验宿主、中国水蛇肺部裂体生殖整个发育过程各期虫体的超微结构。成熟裂殖体内的裂殖子与肺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的裂殖子的超微结构是相似的。裂殖子(3.4×1.3μm)外被由外膜和内膜构成的表膜,它与球虫一样具有包括类锥体在内的完全顶复结构。内皮细胞内的裂殖子和滋养体都没有围虫泡和围虫泡膜包绕。具有内膜的长形滋养体变圆,并外被由宿主细胞产生的围虫泡和围虫泡膜包绕,转变成为圆形的幼期裂殖体,然后发育成为成熟的裂殖体。成熟裂殖体(23×10μm)内含30—50个裂殖子。裂殖体内没有观察到残余体存在。  相似文献   
128.
李思忠  王惠民 《动物学报》1989,35(2):213-221
本文研究了中国鲽形目8科、27属和约40种的脑颅骨;指出其脑颅骨的最显著特征是前部左右不对称,并首次发现鳒科无基蝶骨(与Berg,1940,1955及Nelson,1984的记载不同),副蝶骨延及基枕骨腹侧后端或附近(与Amaoka,1969及Ochiai,1963的记载也不同)和冠鲽科无眶间突且左右前额骨互连。还依它们脑颅骨的异同,探讨了其演化程度,并拟有中国鲽形目各亚目及科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9.
李小蕊  张席锦 《生理学报》1989,41(6):583-591
在颈七水平横断大鼠脊髓以诱发急性胃溃疡。结果表明:(1)脊髓横断动物的体温随环境温度而下降,体温的下降可能是诱发溃疡的重要原因之一;(2)注射肾上腺素可减轻溃疡和防止体温下降,且两者均呈剂-效关系;(3)切除肾上腺可使脊髓横断诱发的溃疡明显减轻,如补充注射地塞米松则可使之重新加重,但体温的下降在以上情况下均不受影响;(4)脊髓横断后胃粘膜泌酸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可能与溃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0.
蚕豆根端细胞核中微核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蚕豆(Vicia faba)根端分生组织细胞为材料研究了微核仁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特点。结果表明;微核仁是直径0.3—0.5μm 的卵圆形或球形结构。常规染色时,微核仁与集缩染色质的电子密度相仿,但两者之间在结构上没有任何联系。细胞化学研究指出,微核仁含有 RNA 和蛋白质,其结构成分主要是与核仁颗粒组分十分相似的 RNP 颗粒。报道了植物细胞核中微核仁发生于核仁的过程并对微核仁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