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9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0 毫秒
991.
生物多样性评价软件BiodiversityMapping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国内生物多样性相关软件缺乏的情况,利用可视化开发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包shape Viewer Objects开发了一个综合性的生物多样性评价软件BiodiversityMapping。该软件运行于Windows98/NT操作系统下,是一个32位Windows应用软件;可以计算8类37种d、D生物多样性测度并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结果空间化表达。利用该软件计算了北京东灵山地区3个研究区域(小龙门、梨园岭和东灵山主峰)内11个生境中大步甲属(Carabus)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并制图,然后对这3个地区进行了右尾和排序。结果表明,BiodjversityMapping软件能够准确方便地计算多种生物多样性测度,是生物多样性评价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92.
计红  李鹏  杨焕民 《生物学杂志》2004,21(2):7-9,56
对动物特异性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索,而且为基因诊断、治疗和遗传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近几年来,一些传统方法不断被改进,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新方法和新策略,并对这些新理论新方法进行总结,为我们的实验和实践提供选择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从天然产物到新农药创制——杀虫植物苦皮藤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然产物是新农药创制的重要资源。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是一种传统杀虫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丘陵浅山地区。1980年以来作者对苦皮藤进行系统的研究,获得下列重要成果:(1)从苦皮藤根皮和叶子的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54个化合物,其中37个为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都属于倍半萜多元醇酯,具有二氢沉香呋喃的骨架结构。(2)以苦皮藤素V和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为起始化合物,修饰合成一系列衍生物,其中一些化合物的杀虫活性高于天然产物苦皮藤素V。(3)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阻断昆虫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的传导及对钙通道的抑制可能是麻醉成分苦皮藤素IV的主要作用机理;而和昆虫中肠肠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改变细胞膜的结构,破坏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可能是毒杀成分苦皮藤素V的主要作用机理。(4)研制出0.2%苦皮藤素乳油、0.15%苦皮藤素微乳剂及0.15%苦皮藤素微粉剂,其中0.2%苦皮藤素乳油于2001年投入批量生产,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94.
捕食螨在我国农林害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捕食螨是农林生产中极具价值的生防作用物。文章对捕食螨在我国农林害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内容包括:与释放应用相关的研究(引进与风险评估,饲养、贮存与运输,食性与释放,捕食与繁殖,定殖与扩散,外界影响因子)、几种主要捕食螨(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西方盲走螨Typhlodromus occidentalis、伪钝绥螨Amblyseius fallacis、胡瓜钝绥螨A.cucumeris)的应用、释放应用前景与展望等,旨在提高我国的捕食螨研究与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巴氏罐诱法,对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功能区——核心区(绿色长廊)、缓冲区(八道沟)、远离农田实验区(神尾沟)及靠近农田实验区(八水沟)——林地地表甲虫步甲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目的在于探明该保护区有代表性林地步甲物种的组成及受不同程度人为干扰下的多样性格局。结果表明:(1)本研究共捕获步甲物种42种,38种是该保护区的新记录种类,其中粗皱步甲Carabus crassesculptus和沟步甲C. canaliculatus 为优势种,与尖角通缘步甲Pterostichus eschscholtzii,强足通缘步甲P. fortipes,罕丽步甲C. manifestus和长叶步甲C. vladimirskyi一起构成研究地的常见种。(2)不同功能区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各不相同,多样性各项指标均是靠近农田的实验区最高,核心区最低。(3)各功能区具有特有的指示性种类,其中黄条春步甲Notiophilus reitteri为核心区指示种; 凹唇春步甲N. impressifrons 为缓冲区指示种; 粒步甲C.granulatus,刻翅步甲C.sculptipennis 和中华通缘步甲P.chinensis为实验区指示种。(4)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缓冲区与核心区及远离农田实验区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靠近农田实验区与其他3个地点相似性较低。结果提示适度干扰可提高物种丰富度,但降低人为干扰(如旅游和交通压力)有利于步甲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主要介绍生物信息工具箱在基因芯片图像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通过基因芯片数据的基因表达图谱研究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健康组织和病变组织的区别,并且观察药物应用所造成的变化。以健康小鼠和帕金森疾病小鼠脑基因的表达情况和差别的分析为例,介绍生物信息工具箱用于标准化处理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基因表达谱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7.
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免疫增强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 目的: 制备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并对其体外转染效率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增强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以本课题组构建的口蹄疫DNA疫苗为模型药物,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形态;用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多分散度和zeta电位;凝胶阻滞分析测定基因在纳米粒中的位置;用体外基因转染实验评价纳米粒的转染活性。用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免疫雌性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结果: 所制备的载基因纳米粒形态规则、大多成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50nm,多分散度<0.26,zeta电位约为21mV;凝胶分析结果表明质粒DNA与壳聚糖分子间可以通过电性结合作用而完全结合,基因几乎全部被包裹在纳米粒内部;体外基因转染实验表明壳聚糖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病毒基因递送载体能够高效传递DNA进入BHK-21细胞,基因能够在该细胞中高效表达;小鼠免疫实验表明纳米粒不仅能诱导机体产生较高的细胞免疫水平,而且体液免疫水平也显著提高。结论: 壳聚糖纳米粒能将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且能够表达,小鼠免疫实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获得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单链抗体scFv,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首次直接用幽门螺旋杆菌细胞Hp对噬菌体单链抗体文库Tomlinson进行单链抗体的筛选,经5轮筛选后,通过ELISA方法检测,从随机挑选的96个克隆中获得了8株阳性克隆。再分别将阳性克隆与10种常见菌进行ELISA的交叉反应,最终得到1株特异性表达抗Hp的scFv的噬菌体JH1。随后又进一步对JH1所表达的scFv基因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scFv的VH片段、VL片段,全长基因分别为527bp、368bp和935bp,这些包含着部分载体序列的DNA片段与理论值相符。通过对scFv全长基因进行测序,在NCBI中进行基因序列比对,与已报道的一种植物RNA病毒的复制酶单链抗体基因序列有96%同源性。  相似文献   
999.
Cyclic di‐GMP [(bis‐(3′–5′)‐cyclic di‐guanosine monophosphate)] is an almost ubiquitous second messenger in bacteria that is implicated in the regulation of a range of functions that include developmental transitions, aggregative behaviour, adhesion, biofilm formation and virulence. Compar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cyclic di‐GMP exerts these various regulatory effects. PilZ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cyclic di‐GMP binding protein domain; proteins with this domain are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specific cellular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virulence of animal pathogens. Here we have examined the role of PilZ domain proteins in virulence and the regulation of virulence factor synthesis in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Xcc), the causal agent of black rot of crucifers. The Xcc genome encodes four proteins (XC0965, XC2249, XC2317 and XC3221) that have a PilZ domain. Mutation of XC0965, XC2249 and XC3221 led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virulence in Chinese radish. Mutation of XC2249 and XC3221 led to a reduction in motility whereas mutation of XC2249 and XC0965 affected extracellular enzyme production. All mutant strains were unaffected in biofilm formation in vitro. The reduction of virulence following mutation of XC3221 could not be wholly attributed to an effect on motility as mutation of pilA, which abolishes motility, has a lesser effect on virulence.  相似文献   
1000.
早期股骨头坏死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兔早期股骨头坏死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实验设醋酸强的松龙诱导和正常对照组各1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每2周对实验组3只,正常对照组3只进行多层螺旋CT股骨头灌注成像扫描,用灌注分析软件取得不同病变阶段股骨头的灌注参数,同时作相应的病理学观察,进行对照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2周末至10周末,实验组股骨头单位体积血流量呈下降趋势.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兔和实验组兔第2周末与实验组兔第4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第6周末差异显著(P<0.01),与第8及10周末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通过时间逐渐缩短,与股骨头单位体积血流量的变化有类似的统计学结果.结论:股骨头CT灌注参数可定量测定股骨头血流变化,可反映早期股骨头坏死形成过程中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因此,股骨头血流灌注参数改变对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