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52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2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8篇
  1962年   7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21篇
  1955年   13篇
  1943年   6篇
  1924年   5篇
  192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植物C2H2型锌指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黄骥  王建飞  张红生 《遗传》2004,26(3):414-418
  相似文献   
992.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少丽  盛承发  乔传令 《遗传》2004,26(3):419-423
摘要: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是一种快速获得cDNA的3′和5'端的方法。本文从RACE的原理出发,指出其技术本身存在的优缺点,阐述了RACE操作中须注意和不容忽视的技术要点,并对前人对RACE技术所做的改进加以总结,最后对RACE技术的应用前景给予了展望。Abstract: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 (RACE) technique is a method of which the 3’ and 5’ fragments of cDNA can be rapidly obtained. In this review, the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RACE manipulation were pointed out and some important technical points in RACE protocols i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we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993.
植物耐盐相关基因:SOS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晓馥  王兴智 《遗传》2002,24(2):190-192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也是现代生物科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拟南芥研究植物耐盐相关基因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几年来,该领域研究成果斐然。本文就SOS基因家族的三个耐盐基因SOS1、SOS2和SOS3的克隆、功能及相互关系作一概要的评述。 Abstract:The soil salination is a significant abiotic stres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 on salt tolerance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part for basic plant biology. Genetic analysis of salt tolerance genes in Arabidopsis has become a central issue in this research areas. In recent years, efforts from some laboratories in the world have led to some significant progresses in this field. In this paper, we will review the progress in salt tolerance genes SOS(salt overly sensitive):SOS1,SOS2 and SOS3.  相似文献   
994.
珠江口水体的光学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3年1月份对珠江口水体中的光谱分布,衰减系数,光反射率以及浮游植物对光吸收的研究结果显示:红光、蓝光衰减较快,绿光衰减较小,越向水体下层,绿光的相对含量越大,这主要是由于浮游植物在蓝光和红光波段处有吸收峰以及非藻颗粒对蓝紫光吸收较多的缘故;从总体来讲,绿光的辐亮度漫反射率(Lu/Ed)较蓝光和红光大:在上层水体中有一个反射强度较大的区域,可能是由于浮游植物在这一层的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995.
广州帽峰山次生林主要种群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方差比率法(VR)、χ2统计量、2×2联列表和共同出现百分率对帽峰山次生林群落10000m2典型样地乔木层15个主要种群和灌木层9个主要种群进行种间联结的测定与分析,指出乔木层15个种群总体呈不显著的负联结,主要种群黄樟、三叉苦、鸭脚木和亮叶猴耳环只与极少数种群形成显著联结,与大部分种群联结关系较弱。灌木层9个种群整体为显著负联结,但主要种群三叉苦与九节、七裂叶悬钩子和假鹰爪呈显著正联结,鸭脚木与九节呈显著正联结,亮叶猴耳环与灌木层其它种群不存在显著联结关系。本文比较了多物种间总体关联性指标和3个成对物种间联结性测定指标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帽峰山生态公益林示范区次生林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96.
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成因和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城市湖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如愿、洪涝调蓄排水、调节气候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根据湖泊所处地理位置和湖泊水质退化现象,阐述了城市湖泊水体从贫营养到富营养转变的主要原因;从水质的理化指标、底质污染物含量和水生态系统等方面初步时论了城市型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特征。同非城市湖泊相比:大部分城市湖泊的水体透明度下降,污染严重的湖泊还会出现水体发黑或出现水华;水质和底质的氮磷及其它污染物含量较高,水生态系统急剧退化,水生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藻类大量繁殖,高等水生植物不断消亡。根据综合营养度指数对我国主要城市湖泊进行分级评价的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湖泊均达到了富营养化或严重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99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方法分离了假根羽藻(Bryopsis corticulans)的色素-蛋白复合物,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AGE分离得到7条色素-蛋白复合物带,分别是CPⅠa1、CPⅠa2、CPⅠ、LHCP1、LHCP2、CPa、LHCP3+3,和2条游离色素(free pigment,FP)FCa、FC。用改进的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到五条带。区带Ⅰ是FP;区带Ⅱ主要是小分子量的PSⅡ捕光复合物LHCP3+3;区带Ⅲ以PSⅡ捕光复合物的聚集体LHCP1为主,区带Ⅱ和Ⅲ的吸收光谱中除了Chla外,还含有大量的Chlb和管藻黄素,是管藻黄素-Chla/b-蛋白质复合物;区带Ⅳ在PAGE中只显示一条带,光谱中有Chlb吸收肩峰,含有66和56kDa两种多肽,是较小的PSⅠ复合物CPⅠa。  相似文献   
998.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飞  周启星 《生态科学》2004,23(4):356-361
对目前蔬菜中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方法及其前处理过程以及快速检测技术作了综述。固相萃取(SP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等新的萃取方法已逐渐代替了液-液萃取(LLE)等传统提取方法。色谱技术是农药残留分析中的重要手段。毛细管气相色谱(C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其联用技术是现阶段农药残留分析中的主要检测方法。并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9.
我国西藏南部海相白垩系含有较丰富的钙质超微化石。文中着重研究岗巴地区两个剖面 (即剖面A ,B)Albian Santonian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根据标志种的存在 ,识别出 5个初现面事件 ,相应地建立 6个钙质超微化石带 ,自下至上是Prediscosphaeracretacea带 ,Eiffellithusturriseiffeli带 ,Lithraphiditesacutum带 ,Gartneragoobliquum带 ,Quadrumgartneri带 ,Lucianorhabduscayeuxii带。同时 ,通过洲际对比 ,建议以G .obliquum初现面作为划分本区Cenomanian和Turonian界线的标志。此外 ,Q .gartneri带和I .cayeuxii带之间缺失多个化石带 ,据此推测Turonian至Santonian期间本区可能存在沉积间断。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