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8篇
  免费   1991篇
  国内免费   854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449篇
  2022年   778篇
  2021年   839篇
  2020年   886篇
  2019年   934篇
  2018年   553篇
  2017年   655篇
  2016年   659篇
  2015年   848篇
  2014年   1211篇
  2013年   1106篇
  2012年   1516篇
  2011年   1434篇
  2010年   1213篇
  2009年   1235篇
  2008年   1307篇
  2007年   1316篇
  2006年   1291篇
  2005年   1082篇
  2004年   875篇
  2003年   719篇
  2002年   662篇
  2001年   608篇
  2000年   547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将外源基因导入花椰菜原生质体获得转基因植株,本文研究了PEG介导的外源基因在花椰菜下胚轴原生质体中的瞬间表达。(1)20%PEG将质粒pBI221导入原生质体后GUS表达比13%PEG导入的高,但易造成原生质体损伤。(2)热激处理增强表达,但在随后的培养过程中易造成原生质体降解。(3)原生质体状况对表达有重要影响,5d龄下胚轴原生质体比8d龄的表达强。(4)不同质粒及启动子表达强度不同。质粒pKIWI101比pBI221表达强3倍左右。  相似文献   
82.
耗竭性游泳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耗竭性游泳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功能的影响王文信,丁树哲,许豪文(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运动生化实验室,上海200062)关键词心肌线粒体,内膜表面电位,游离钙,总钙,合成活力长时间耗竭性游泳或跑步引起心肌、骨骼肌、肝脏等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  相似文献   
83.
人抑胃肽的研究: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抑胃肽的研究:合成和性质崔大敷,崔恒苒,徐明华,曹蕙婷,朱尚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31)陈可靖,邓华云(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32)关键词人抑胃肽,合成,生物活性抑胃肽(简称GIP)最早由Brown等’”从猪小肠分离...  相似文献   
84.
从假菠萝麻叶汁中用乙醇分部沉淀法得到一种蛋白酶,对酪蛋白有强烈的水解活性,经Sephadex G-100柱层析和SP-Sephadex C-50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步骤纯化,可得到六角形结晶。结晶酶液经PAGE圆盘电泳,每条胶柱上只显示一条蛋白带,其活性在pH4。5-10、55℃范围内较稳定,最适pH8.5最适温度50℃,Km(酪蛋白)值为0.185%(W/V)。用SDS-PAGE和Sephadex  相似文献   
85.
本文报道海拔3417m和4280m地区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青少年运动状态下心肺功能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3417m和4280m世居藏族的最大氧耗量、无氧阈值及最大心输出量都明显大于汉族,血氧饱和度(Sao2)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降低。海拔3417m藏、汉族的△Sao2分别为7.46%和10.03%,4280m处为8.57%和13.75%,最大心率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研究提示,藏族青少年有较高的最大有氧能力,反映了他们对低氧环境的适应优势。  相似文献   
86.
【目的】葡聚糖酶是饲用添加剂的重要成分,本研究旨在从湖羊消化道微生物中挖掘性质优良的GH9家族葡聚糖酶基因,用于研发新型饲用酶制剂。【方法】从湖羊瘤胃微生物cDNA中扩增IDSGLUC9-25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对重组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研究重组蛋白的酶学性质和底物水解模式。【结果】IDSGLUC9-25基因编码527个氨基酸,包含一个CelD_N结构和一个GH9家族催化结构域;重组蛋白rIDSGLUC9-25分子量约为62.7 kDa,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6.0,在30-50℃下活性较高,在pH 4.0-8.0范围内能够保持较高的稳定性,经pH 4.0-8.0缓冲液处理1 h后残余活性均大于90%;底物谱分析表明,rIDSGLUC9-25能催化大麦β-葡聚糖、苔藓地衣多糖、魔芋胶和木葡聚糖,比活性分别为(443.55±24.48)、(65.56±5.98)、(122.37±2.85)和(159.16±7.73) U/mg;利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析水解产物发现,rIDSGLUC9-25降解大麦葡聚糖主要生成纤维三糖(占总还原糖64.19%±1.19%)和纤维四糖(占总还原糖26.24%±0.12%),催化地衣多糖主要生成纤维三糖(占总还原糖78.46%±0.89%)。【结论】本研究报道了一种来自密螺旋体属细菌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IDSGLUC9-25 (EC 3.2.1.4),能高效催化多糖底物生成纤维三糖和纤维四糖,为研发饲用酶制剂和制备低聚寡糖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抗菌肽在饵料微藻中表达后的抗菌特性,构建海洋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湖泊微拟球藻(N.limnetica)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抗菌肽(源自虹鳟,Cath-1a)表达质粒,分别转化相应的微藻,检测转化子中抗菌肽的表达量和体外抑菌效果,将藻株作为鱼饲料添加剂喂食斑马鱼,初步分析了抗菌肽及藻体自身的岩藻黄素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鱼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抗菌肽在3种微藻中均可以成功表达,体外抑菌试验表明,仅三角褐指藻对水产领域常见致病菌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然而抗菌肽的表达并未使3种藻株的体外抑菌性增加。添加藻粉对斑马鱼的生长无明显影响,通过检测鱼体肝脏中与抗氧化和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丙二醛的含量,表明添加藻粉可增强斑马鱼的抗氧化和抗炎症能力,表达抗菌肽(PtC组)能进一步提高斑马鱼的免疫力。另外,添加Pt6(富含岩藻黄素)藻粉组比添加PtC的抗炎效果更显著,表明三角褐指藻中的岩藻黄素和二十碳五烯酸对增强鱼的抗病能力具有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88.
朴素芬  韩济生 《生理学报》1993,45(5):470-478
大鼠双侧杏仁核内注射CCK-81ng(1μl),能明显降低皮下注射4mg/kg吗啡产生的镇痛作用,并在0.1-1ng范围内呈量效关系。分别向双侧仁核注射CCK-A受体拮抗剂Devazepide50ng能部分翻转,200ng则完全翻转CCK-8的抗吗啡镇痛作用,10ng无效;而CCK-B受体拮抗剂L-365,260在5-8ng时即可完全番转CCK-8的抗吗啡镇痛作用。杏仁核注射200ng的Devaz  相似文献   
89.
缺氧与复氧对不同血管α_1肾上腺素受体收缩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离体大鼠肾动脉(含α_(1V)亚型)、主动脉(含α_(1B)亚型)和肺动脉(含α_(1V)和α_(1B)亚型)在缺氧与复氧时由α_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所致收缩效应的改变。结果显示肾动脉在缺氧时pD值增大,最大收缩效应降低,复氧时pD值恢复;主动脉在缺氧时pD值减小,最大收缩效应不变,复氧时pD值不恢复:而肺动脉的改变为上述两者的综合。提示σ_1受体不同亚型在缺氧与复氧时发生的变化不同,这可能是不同血管对缺氧、复氧反应不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0.
大鼠血小板中的神经肽Y及其对血管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杨耀芳  杨丽华 《生理学报》1993,45(4):400-404
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显示大鼠血小板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分别含NPY免疫活性物质90±16ng/10~7血小板与93±19ng/ml,大大高于普通血浆(1.2±0.1ng/ml)与贫血小板血浆(PPP)(1.7±0.3 ng/ml)中的含量(P<0.001)。血小板样品HPLC各馏分的NPY放免活性峰位与标准NPY的峰位相符。PRP经胶原最大程度聚集后,血小板内的NPY浓度降为34±5 ng/10~7血小板,而PPP中的NPY浓度则升高到26±4 ng/ml。1.6 ml PRP经胶原作用产生最大程度聚集,由此分离所得的PPP引起离体灌流大鼠尾动脉收缩,张力上升380±80 mg;上述PPP经NPY抗血清处理后引起尾动脉收缩的幅度显著减小(190±40 mg,P<0.001)。而1 nmol/L人工合成NPY并不引起血管收缩。结果表明大鼠血小板中含有大量NPY,在不可逆聚集时可以释放,释放的NPY可能参与血小板聚集时释放物质的缩血管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