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1.
为保证和及早预见滤过液中的细菌和其它颗粒全部被拦截,利用压缩空气通入内含亲水性滤芯的过滤器,用完整性测试仪自动监测过滤器的完整性。结果显示人血白蛋白经过完整性测试通过过滤器除菌滤过后无菌试验合格率100%。说明完整性测试方法能保证和预先证明除菌过滤器能够达到除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拷贝数是影响目的基因表达水平和遗传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外源基因拷贝数的检测成为转基因研究的关键.利用高通量、快速、灵敏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实时PCR法,检测了转大麦烟酰胺合成酶基因(NASl)水稻中外源基因拷贝数.以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作为水稻的内源参照基因.通过梯度稀释法.分别获得了NAS1和SPS基因的Ct值与起始模板数的相关性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6和0.99571,相关性高.通过目的基因NAS1和水稻内源参照基因SPS起始模板数的比较,获得了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拷贝数。在8株转基因株系中,1株为假阳性,1株拷贝数为1,3株拷贝数为2,其余3株拷贝数分别为3、4和7.而阴性对照拷贝数为0.这种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以满足转基因育种工作中对后代优良株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一种马铃薯高效无标记转基因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栽培品种紫花白的叶盘,通过1/4 MS培养基预培养、热激处理、低pH、高糖培养基共培养,之后利用PCR直接检测转化体,结果表明遗传转化效率可达5.1%,建立了马铃薯无标记转基因技术.该技术受基因型的限制小,用于其它3个不同的栽培品种东北白、晋薯7号和早大白,遗传转化效率亦达到了4.1%~8.3%.利用这项无标记转基因技术,在载体构建时就剔除了标记基因,遗传转化后直接分化培养,不必对转化细胞进行抗性筛选,缩短了遗传转化周期,省去了费时费力的标记基因剔除步骤,亦为重复转化聚合多个优良基因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狗尾草属国产15种进行叶表皮细胞结构的显微观察,作为狗尾草属内分组特征之一。研究结果是:1.进一步证实叶表皮脉间细胞的形态是禾本科属下分类的好特征,2.国产种类叶表皮细胞形态为六个类群,基本上符合外部形态所分成的六个组,其中个别种类出现的分化现象,也正好说明其彼此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土壤碳通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传统的采样方法难以对区域土壤碳通量进行精确估算,因此确定适当的采样策略对区域土壤碳通量的估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逐点递增式采样的区域剖分部署策略(RDPG):设定初始采样点,使用改进的凸包插值算法构造Delaunay三角网,根据邻近已知采样点插值计算三角形各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的离散度,选择离散度最大的点作为新增采样点.采用该方法对变异系数为0.42~0.59的仿真试验区域进行多次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RDPG布局策略能够获得比随机采样和均匀采样策略更高的区域土壤碳通量估算准确度.RDPG方法考虑了区域土壤碳通量的空间异质性,提高了区域土壤碳通量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466份谷子初级核心种质资源进行了生育酚含量的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谷子子粒中生育酚总含量和(β+γ)-T的含量呈正态分布,α-T、δ-T的含量呈偏态分布,且(β+γ)-T是谷子生育酚的主要组成成分.在6大生态区中,淮河以南和西北内陆的生育酚总含量及(β+γ)-T的含量较高,而东北平原和西北内陆α-T的含量较高.同时发现黑色、褐色子粒生育酚及各组分的含量均高于其他粒色.文中对谷子种质资源生育酚及其组分含量的分布、分类进行了分析,并筛选出一批高生育酚含量和高α-生育酚含量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栽培藏药材麻花艽中四种苦苷类成分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栽培藏药材麻花艽根中龙胆苦苷、落干酸、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四种苦苷类成分的含量及其在不同生长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四种苦苷类成分随植物的发育节律而波动。龙胆苦苷的含量是评价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龙胆苦苷的含量虽然在7月有个积累的高峰期,但7月为花期,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考虑,不宜定为采收期,到9月含量又有所增加,故而确定栽培藏药麻花艽根的适宜采收期应在9~10月之间。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alterations of cardiac connexin 43 (Cx4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 (TIMP-2) in the setting of different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 duration. In this study, thirty-two dog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control group, 8-min VF group, 12-min VF group, and 30-min VF group. Cx43 and phosphorylated Cx43 (p-Cx43) in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d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 MMP-2 and TIMP-2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x43 levels in three VF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sham control group. p-Cx43 levels in 12-min and 30-min VF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sham control group. The ratio of p-Cx43/Cx43 was also decreased in VF groups. Compared with sham control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sham control group and 8-min VF group in MMP-2 level, but MMP-2 level increased in 12-min and 30-min VF groups. The ratios of MMP-2/TIMP-2 were higher in VF groups, and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duration of VF. A remarkabl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ratio of p-Cx43/Cx43 and MMP-2/TIMP-2 (r = ?0.93, P < 0.01). In conclusion, the alteration of Cx43 and/or p-Cx43 levels and the imbalance of MMP-2 and TIMP-2 may contribute to the initiation and/or persistence of VF. Maneuvers managed to modulate Cx43 level or normalize the balance of MMP-2/TIMP-2 are promising to ameliorate prognosis of VF.  相似文献   
19.
玉米干旱胁迫相关突变体在发掘玉米耐旱关键基因研究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在玉米自交系综31的田间扩繁过程中,发现一个玉米干旱胁迫敏感的自然突变体,该突变体在轻度干旱条件下叶片发生卷曲,严重干旱时叶尖变黄,衰老坏死。遗传分析表明突变性状受1对主效单基因控制,表现为隐性遗传,将突变基因命名为DS。利用B73与突变体ds组配F2分离群体,以干旱条件下叶片是否卷曲为指标,将DS基因初定位在第3号染色体SSR标记umc1772和umc2158之间,物理距离为5 Mb。以上研究结果为该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人CTRP4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为脂肪细胞因子CTRP4的体内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构建人CTRP4的转基因小鼠线性化表达载体,再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载体注射入小鼠受精卵,从而构建人CTRP4的首建鼠( Founder )并与野生型小鼠交配繁殖得到F1代阳性小鼠,再通过近亲繁殖与测交的方法,得到CTRP4转基因纯合子小鼠,并通过PCR和western blot 的方法对纯合子小鼠进行鉴定。结果得到人CTRP4转基因小鼠纯合子小鼠两个品系,western blot鉴定该转基因小鼠心脏,肝脏,脑,肾脏等多种组织中均呈现CTRP4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人CTRP4转基因小鼠纯合子小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