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1篇
  免费   874篇
  国内免费   359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692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578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片断化生境中滇桐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试验方法,对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法斗分布区片断化生境中濒危植物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的传粉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滇桐每个聚伞花序有2~9朵两性花,单花花期为3~4d,单花雌雄蕊在时空上有一定的隔离;杂交指数(OCI) >4,花粉-胚珠比(P/O)为1381±53;有效传粉昆虫为大头丽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同株异花授粉结实率低;滇桐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滇桐的座果率(56.67%±3.85%)和结籽率(6.26%±0.75%)均较低,而异株异花授粉均可显著提高座果率及结籽率(P<0.01),这与当前片断化生境中传粉昆虫少、效率低下等有关,表明生境片断化正在影响滇桐植株的早期生殖成功.  相似文献   
962.
陈晨  周国娜  刘巧红  高宝嘉 《生态学杂志》2012,31(10):2573-2578
通过室内饲养的方法,研究了油松两种林分类型针叶对不同色型油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黄色型幼虫相比,黑色型幼虫体重增长较快,雌蛹较重,怀卵量较大,存活率较高;与纯林油松针叶相比,混交林油松针叶延长了油松毛虫的发育历期、抑制了油松毛虫的生长发育,表明油松混交林针叶内可能含有不利于两种色型的油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的物质。  相似文献   
963.
李鑫  石凤翎  高艳  赵明旭  李凌浩 《生态学杂志》2012,23(10):2648-2654
基于内蒙古中部克氏针茅草原长期刈割试验,分析了不同留茬高度下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中5个优势及亚优势种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留茬高度在10 cm以上时对5种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较小.留茬高度为10 cm适于冷蒿生长,而不利于克氏针茅的生长.糙隐子草在留茬高度为2 cm时表现最佳.黄囊苔草对群落的贡献在留茬高度为5 cm时最大,此时其生物量与刈割年限呈正相关.留茬高度为2和15 cm不利于星毛委陵菜生长.植株较高、竞争力强的多年生植物对干扰的耐受能力较强,刈割的留茬高度不低于10 cm时,有益于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64.
2008-2009年,应用FACE研究平台,采用烟农19、扬麦16、嘉兴002和扬辐麦2号4个小麦品种,以O3自然浓度为对照,研究了大气O3浓度增高50%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剑叶显微结构、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开花期,大气O3浓度增高对小麦产生轻微伤害,剑叶的叶肉细胞和叶绿体结构开始遭到破坏,基粒片层断裂并且开始松散;花后21 d,与对照的叶片微结构差异显著增大,剑叶内膜系统基本解体,叶绿体基本解散,基粒片层消失,加速了剑叶的衰老进程,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成熟期粒重均低于对照.小麦剑叶微结构和光合功能对大气O3浓度增高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嘉兴002对O3胁迫的耐受性较好,而扬辐麦2号对O3胁迫的反应较敏感.  相似文献   
965.
在蛋白质复合物界面一般都会存在着一定量的水分子,这些水分子通过空间占据和氢键方式影响蛋白质与配体的位置关系。应用现有的计算机方法研究蛋白质-配体对接时,一般不会显式地考虑水分子的作用。本文显式地将水分子引入蛋白质-配体对接过程,考虑水分子空间占据和氢键能量对复合物对接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包含水分子的蛋白质-配体对接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水分子使蛋白质-配体对接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66.
为了研究香青兰总黄酮在大鼠短暂性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香青兰总黄酮高剂量(50 mg/kg)组、香青兰总黄酮中剂量(25 mg/kg)组,以及香青兰总黄酮低剂量(12.5 mg/kg)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再灌后22 h,测定脑梗死面积、组织病理学变化、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结果显示香青兰总黄酮可明显减少缺血区域梗死面积、改善组织病理学变化、降低MPO活性和ICAM-1的表达。在三个香青兰总黄酮处理组中,高剂量香青兰总黄酮作用最强。以上结果表明,香青兰总黄酮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对抗短暂性脑缺血,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967.
麻雀是城市和乡村均有分布的鸟类物种.快速的城市化正在使城市麻雀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大量减少.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了麻雀的体质水平沿城市化梯度的变化,以期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鸟类保护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高层楼房居民区、低层楼房居民区以及大学校园中麻雀的体质指数显著低于郊区环境,而城市公园和平房居民区麻雀的体质水平则与郊区环境的差异较小.随采样点城市化水平的增加,麻雀的体质水平呈下降趋势,高度城市化的环境导致麻雀的体质水平下降.在城市化过程中,增加城市公园的数量及居民区的植被覆盖量可为麻雀等鸟类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源,从而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968.
本研究为了解南京地区儿童腺病毒(ADV)感染的流行特点及型别,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住院及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抽吸物(NPA)及咽拭子(NPS)共644例,采用巢氏聚合酶链反应法(Nested-PCR)检测ADV hexon基因,将阳性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同源性和进化分析。同时对12种其他呼吸道相关病毒进行PCR检测,包括人博卡病毒(HB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1~4型(PIV1-4),流感病毒A和B(IFVA/B),人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NL63和HKU1(HCoV-NL63和HCoV-HKU1)。结果显示:644例标本中共检出ADV阳性扩增产物171份,检出率为26.55%,3型120例(70.18%,120/171),7型16例(9.36%,16/171),1型12例(7.02%,12/171),2型10例(5.85%,10/171),5型6例(3.51%,6/171),6型3例(1.75%,3/171),57型3例(1.75%,3/171),41型1例(0.58%,1/171)。ADV感染呈全年散发,其发病高峰主要在4~7月。以7岁以下儿童多见(96.49%)。171例ADV感染患儿中有99例(57.89%)存在混合感染,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多见。ADV阳性患儿诊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63.16%),肺炎占30.41%。结论:ADV是2010年8月到2011年7月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其优势流行株为3型,长期监测其流行型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9.
研究欧洲和中国的标本后发现,室翅长蝽科Heterogastridae的小异腹长蝽Heterogaster minimusZou&Zheng,1981是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的红足点胸长蝽Acompus rufipes(Wolff,1804)的新异名。文中还提供了红足点胸长蝽Acompus rufipes的整体图和雄性生殖器特征图。  相似文献   
970.
目的验证前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卷曲螺旋结构域(PML—C)和RAN结合蛋白9(RANBP9)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分别表达诱饵蛋白PML—C和靶蛋白RANBP9的载体pGBKT7-PML-C和pACT2-RANBP9,然后转人酵母AH109,培养3~5d后对其是否有胞内相互作用进行检测。将目的片断PML-C和RANBP9再次构建于真核生物表达载体pCMV—HA和pCMV—myc里,然后共转染人胚肾293细胞里(HEK293),最后对其是否有体外相互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进行分析。结果在共转化了质粒pGBKT7-PML—C和pACT2-RANBP9的AH109酵母平板里观察到蓝色菌落生长。用抗HA多克隆抗体对共转染过重组质粒的HEK293细胞的蛋白提取物进行免疫共沉淀,再用抗myc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进行免疫印迹,最终检测出融合蛋白myc—RANBP9条带。结论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了PML—C和RANBP9之间存在胞内相互作用,同时免疫共沉淀实验也从体外验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