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7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134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RT-PCR及RACE技术从盐生植物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根中克隆了高亲和K 转运载体SsH-KT1的基因。以SsHKT1基因的cDNA为模板,扩增了cDNA中的亲水片段(403~612 bp),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3中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了融合蛋白。该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得到了特异性较高的SsHKT1多克隆抗体。利用此抗体进行了W estern b lot分析,表明SsHKT1可能主要存在于质膜上。进一步研究了K 饥饿及盐胁迫条件下SsHKT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K 饥饿及盐胁迫条件下SsHKT1的表达量都明显增加,表明SsHKT1在盐地碱蓬K 吸收特别是高盐条件下K 营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NaCl对中华补血草叶片盐腺发育及其泌盐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烽  王宝山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8):1593-1599
以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Kuntze)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其生长、盐腺发育及泌盐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植株干重和鲜重均先显著升高后逐渐下降,当NaCl处理浓度为100 mmol/L时,植株干、鲜重达到最大;(2)与对照相比,300 mmol/L NaCl处理下盐腺的分泌细胞及平均直径差异不显著,而在1002、00 mmol/L的NaCl处理下显著增大;(3)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盐腺密度显著升高且叶片上表面盐腺总数明显高于对照,单个盐腺的泌盐速率和叶片整体泌盐速率均显著升高.结果表明,100~200 mmol/L NaCl处理可显著促进中华补血草盐腺的发育及泌盐能力,300 mmol/L以上NaCl处理对盐腺的直径影响不显著,但可显著促进盐腺的泌盐能力.  相似文献   
993.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来源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海洋生态系统的组分、生态过程及生物多样性等3个方面,分析了海洋生态系统能够产生和支持的生态系统服务。按照相似的作用和性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可以归纳为15种类型。尽管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许多生态过程及生物种类还不了解,但本文试图在这些服务与其来源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以掌握这些服务的实现过程。每种生态系统服务都来源于生态系统的组分。并通过一定生态过程得以实现。所以,当海洋生态系统的组分或过程受损时,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将减弱或丧失.并因此而影响人类对这些服务的享用。理解和掌握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来源及实现过程,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还可以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基础,从而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4.
丁瑞华 《四川动物》2006,25(4):819-822
岷江上游的鱼类曾有过较多的报道,但有效种的认定及种类混淆的问题至今未澄清。经调查该江段有鱼类28种。对其中6个有争议的种进行了讨论,同时述及了鱼类资源状况、影响因素及保护对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5.
靶向ASGPR的反义核酸与抗HBV药物联合用药的体外抗HBV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宿主基因ASGPR为靶的反义核酸与抗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药物联合应用的抗-HBV作用,为HBV感染的联合治疗和用药提供新的思路。以HepG2.2.15细胞为靶细胞,脂质体为载体将靶向ASGPR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至HepG2.2.15细胞中,6h后加入抗病毒药拉米夫定(3TC)或阿地福韦(ADV),72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采用酶联免疫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测定ASODN与抗-HBV药物联合应用后对细胞培养液中HBsAg、HBeAg及细胞分泌HBV DNA的抑制作用。采用金正均Q值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拉米夫定(3TC)和阿地福韦(ADV)分别与ASODN联用对HBsAg的抑制呈相加或协同作用。随着ADV浓度的增加,两药的协同作用下降。3TC与ASODN联用对HBeAg的抑制呈拮抗、相加和协同作用,其拮抗作用随着3TC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ADV与ASODN联用对HBeAg的抑制只呈相加作用。3TC和ADV分别与ASODN联用对HBV DNA的抑制均表现为相加作用或协同作用,取ADV0.5μmol/L与取ASODN0.2μmol/L联用时对HBV DNA的抑制率可提高到72.6%。ASODN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3TC及ADV联用有相加或协同抗HBsAg、HBeAg及HBV DNA的表达,尤以抗HBsAg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96.
具反馈控制的时滞阶段结构种群模型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具反馈控制的时滞阶段结构种群模型,证明了正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 并给出了正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97.
沙棘籽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酚类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卵磷脂脂质体体系比较了沙棘籽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对其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浓度为250μg/mL时,提取物对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的抑制率为0~90.1%,对丙二醛的抑制率为0~88.6%。70%丙酮提取物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各提取物中主要的酚类物质为原花色素,抗氧化活性与原花色素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牛膝总皂甙的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由Fe2 /Vc诱导的大鼠肝脏微粒体脂质过氧化、AAPH引发的蛋白质氧化降解和质粒pBR322DNA氧化断裂的抑制作用的检测,研究了牛膝总皂甙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它对脂质过氧化的半抑制浓度为8.0μg/mL;浓度为200和150μg/mL时明显或完全保护由AAPH引起的牛血清白蛋白和DNA氧化降解,说明牛膝总皂甙对这三种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性损伤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爬山虎红色素的大孔树脂吸附和分离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了六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爬山虎红色素的吸附能力,筛选其中最佳的HPD600树脂作为爬山虎红色素的吸附和分离的树脂;用甲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效果好;研究了食品中几种常见的共存物、几种金属离子、氧化剂、温度及光等对爬山虎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秀华  林莉萍  丁健 《生命科学》2006,18(3):220-226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经由其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 tor receptor,PDGFR)表现细胞效应。PDGF和PDGFR涉及多种肿瘤的发病机制并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PDGF在肿瘤中的自分泌刺激、PDGFR的过表达或过度活化或者刺激肿瘤内血管生成都会促进肿瘤生长;PDGFR的阻断可以降低实体瘤中组织间质液压而增强药物传送。这些机制可能提示在肿瘤治疗中PDGFR抑制剂单用、与化疗药物或者和其他靶点药物联合用药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随着PDGFR拮抗剂,如imatinib的上市,PDGFR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点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