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4篇
  1961年   5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6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3篇
  1940年   3篇
  1925年   4篇
  1924年   4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RNA干扰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双链RNA分子在mRNA水平上引发的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RNAi在基因治疗方面表现出了光明的前景,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本文主要介绍了RNAi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2.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CAAT enhancer-binding proteinβ,C/EBPβ)是转录因子C/EBP家族的重要成员。它通过对靶基因转录的调节,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肿瘤发生与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等重要生命活动,同时这些功能受到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等多种翻译后修饰的调控。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C/EBPβ的翻译后修饰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不仅为人们认识C/EBP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同时也可能为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3.
RNAa(RNA activation)即RNA激活效应,是指某些小分子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转录水平上激活基因表达的现象,这种发挥激活作用的小RNA分子又叫激活小RNA(small activating RNA,saRNA)。saRNA与干扰小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同属小分子双链非编码RNA家族,既有相似的分子特征,在靶序列、作用动力学和调控方式等方面又有显著差别。虽然RNAa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RNAa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4.
编码核层蛋白A(lamin A)的LMNA基因突变导致法尼基化的核层蛋白A前体(prelamin A)不能被进一步加工成成熟的核层蛋白A,从而导致一种Hutchinson-Gilford早老症综合征(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HGPS)。一种更严重的早老症——限制性皮肤病(restrictive dermopathy,RD),是由于缺失核层蛋白A前体加工过程中的剪切酶ZMPSTE24引起的。ZMPSTE24的缺失阻止了法尼基化的核层蛋白A前体不能正常加工成为成熟的核层蛋白A,同时导致法尼基化的核层蛋白A前体的堆积。在HGPS和RD病人的成纤维细胞中,发现法尼基化的核层蛋白A前体都定位在核膜,从而影响细胞核膜的完整性,并导致细胞核形的异常,进而导致衰老。最近研究表明经过法尼基酰转移酶抑制剂(farnesyltransferase inhibitor,FTI)处理后的细胞的核形异常减少。同时,FTI能够改善HGPS和RD小鼠的早老症状。本文就核层蛋白A前体的法尼基化对衰老的影响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白色脂肪合成和分泌的瘦蛋白(leptin)作用于下丘脑和外周的代谢产热器官,对摄食和能量平衡起调节作用。摄食和能量平衡的失调,如瘦蛋白抵抗,可以导致肥胖等一系列生理疾病。以体内贮存的脂肪为主要能源物质越冬的冬眠哺乳动物,体重的年周期波动幅度巨大,其摄食和能量平衡调节机制可能不同于一般的非冬眠物种,育肥阶段可能存在瘦蛋白抵抗机制。本文总结了瘦蛋白调节摄食和能量平衡的作用机制以及瘦蛋白对冬眠哺乳动物育肥和冬眠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冬眠哺乳动物的能量平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在细胞中参与了许多蛋白质的修饰过程,最新证据显示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展过程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HDAC6不仅可与tau蛋白相互作用并影响其磷酸化过程,而且同时也受到GSK-3β的调控。本文主要介绍了HDAC6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同时介绍下HDAC6抑制剂对A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移植到去核的GV期卵母细胞后,获得重构卵,重构卵在体外能成熟,受精和进行胚胎发育。GV移植到去核的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 Ⅱ,MII)卵母细胞后,重构卵能发生GV破裂,但难以排出第一极体。GV移植后,通过连续核移植,重构合子具有发育到终期的能力。GV移植为研究卵母细胞的发育提供了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8.
XeCl准分子激光辐照对溶菌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光谱、SDS-PAGE和NMR方法,考察308 nm XeCl准分子激光辐照对溶菌酶结构与活性的影响。使用能量密度为0.3 mJ/mm2的激光辐照溶菌酶,脉冲数分别为25、50、100、200、600、1200、1800、3600和7200。结果表明,用低强度激光辐照(低于200个脉冲)时,溶菌酶的活性出现增高趋势。随着激光辐照脉冲数的进一步增大,溶菌酶的活性又开始逐步降低。激光辐照处理后,溶菌酶的荧光强度发生了与生物活性相对应的先增高再降低现象,说明溶菌酶的高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SDS-PAGE结果显示,经激光辐照后,溶菌酶出现了分子间的聚合。分析溶菌酶的1H-NMR谱发现,辐照后,溶菌酶色氨酸(Trp)111、Trp63和Trp62的化学位移发生了变化,此结果进一步说明,激光辐照使溶菌酶的高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该实验可为激光辐照诱导蛋白质去折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在病原菌侵染下,植物体是如何通过超敏反应限制病原菌扩增的,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最近的研究显示自噬起了必要的作用,可见,研究自噬和超敏反应的机制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观察在非寄主病原菌突变体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DC3000,Pst DC3000)的侵染下,拟南芥光合功能的变化及自噬现象出现的情况,以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抗病机理提供实验基础。以野生型拟南芥为材料,采用光谱分析和叶绿素荧光成像分析手段,研究不同浓度的Pst DC3000侵染对拟南芥离体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以转基因野生型拟南芥(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自噬基因8a)幼根为材料,应用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不同浓度的Pst DC3000诱导拟南芥自噬的情况。实验发现,OD600=0.2的Pst DC3000侵染,可显著诱导拟南芥叶片活性氧的积累和迸发,并会引起拟南芥叶片光合作用效率的下降。同时发现,该病原菌处理2 h,可导致拟南芥根中自噬小体的产生。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H2DCFDA)标记活性氧,检测了P...  相似文献   
110.
基于转录终点序列特征预测大肠杆菌sR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sRNA是一类长度在40~500nt的调控RNA,在细菌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功能,因此,细菌sRNA识别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与蛋白编码基因具有易于识别的特征不同,目前细菌sRNA识别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此方法介绍了一个基于已知细菌sRNA转录终点的碱基频率矩阵来识别sRNA的预测策略,并在大肠杆菌K-12 MG1655中进行了sRNA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独立测试集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因此,这一方法将为实验发现细菌sRNA提供较好的生物信息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