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在前文建立的二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含大周边感受野模型基础上 ,结合生理实验结果模拟了神经节细胞的方位选择性特性。文中采用椭圆感受野的观点解释了方位选择性的成因。并通过中心区以外区域对中心区方位选择性的复杂调制组合 ,展示了感受野不同亚单元对方位选择性的影响作用 ;指出方位选择性的成因是感受野椭圆亚单元的存在;感受野复杂的方位选择性是由于中心和周边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竞争的不同结果造成的;同时指出对椭圆感受野 ,倍频反应也会有相应的方位选择性。  相似文献   
212.
塔里木盆地北部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建组部面和4个钻井剖面舒善河组孢粉化石的研究,建立5个孢粉组合,自老而新为Classopollis-Schizaeoisporites组合,Classopollis高含量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Lygodium-sporites组合和Dicheiropollis高含量组合。根据舒善河组的时代为早白  相似文献   
213.
以贵州省境内赤水河流域为例, 基于成本投入法、机会成本法、生态效益法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阶段的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 并以意愿调查法作为各时期补偿标准参考值, 为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合理核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以直接投入成本为依据的第一阶段赤水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结果为639.95 元·hm-2。以损失的发展机会成本为依据的第二阶段赤水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结果为2750.28 元·hm-2。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依据的第三阶段赤水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结果为11877.31 元·hm-2。流域上下游受访者的平均意愿为442.80 元·hm-2, 则现阶段赤水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的合理范围可在442.80 元·hm-2—639.95 元·hm-2。  相似文献   
214.
为了挖掘真红树植物潜在细菌新物种和生物活性物质,丰富红树林微生物多样性,为新型活性产物开发提供菌株资源。该文从秋茄、木榄和红海榄三种广西来源的真红树植物及其生境中,按根、茎、叶、花、果实和泥土分成22份样品,选用8种不同培养基分离可培养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分析其多样性,采用纸片法筛选细菌发酵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点植法测试其酶活性。结果表明:(1)共分离获得可培养细菌35株,隶属于23个科28个属,芽孢杆菌属占细菌总数的14.3%,为优势菌属,同时发现11株潜在的新细菌资源。(2)活性筛选获得4株细菌具有抑菌活性,16株细菌具有酶活性,芽孢杆菌属是酶活性优势菌属。综上所述,广西真红树植物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丰富,部分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和酶活性,在新型抗生素和酶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15.
为了研究波动光对藻类的影响, 以典型水华藻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为研究对象, 运用了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光强控制实验装置, 开展了不同光照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研究。共设置了四种光照条件, 分别为不同周期波动光强FL(Fluctuating Light)组(10min FL、1h FL和6h FL)和平均光强AL(Average Light)组。实验结果表明, 在低平均光强下, 6h FL、1h FL和10min FL组铜绿微囊藻藻密度相对于AL组分别增加了28.3%(P<0.05)、18.2%(P<0.05)和7.7(P>0.05)。三组波动光强下铜绿微囊藻的比增长速率、Fv/Fm和rETR均显著大于平均光强组(P<0.05), 且随着波动光周期的增大, 各指标也会显著增加(P<0.05), 而热耗散NPQ平均值、单个细胞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指标与上述指标呈相反的规律并且差异显著(P<0.05)。结果也表明在低平均光强下, 相比于恒定光照, 铜绿微囊藻在波动光下能更好地调节自身光合作用机制去利用光能, 且波动周期越大, 铜绿微囊藻对光能利用效率越高。这暗示了低强度波动光可以作为提高藻类产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16.
早些年 ,人们已经证实炎症反应与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最近 ,KevinTracey等发现了由神经系统刺激产生的一个受体蛋白 ,该蛋白抑制引起炎症和败血症休克发生的关键调节分子———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产生。TNF是一个重要的促炎因子 ,抑制TNF产生的药物可以治疗败血症。KevinTracey则证实迷走神经能够控制TNF的合成 ,给大鼠注射细菌产物脂多糖后 ,刺激迷走神经能阻止TNF从巨噬细胞释放 ,防止动物死亡。如果事先手术切除迷走神经 ,动物则失去这种保护作用并对脂多糖的刺激更敏感。通过对巨噬细…  相似文献   
217.
为了研究肽聚糖识别蛋白家族(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 PGRPs)在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先天免疫应答中发挥的作用, 根据NCBI中斑马鱼(Danio rerio) 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PGRP-L的基因信息, 采用简并引物和RACE方法从黄颡鱼肝脏中克隆得到了一个长型PGRP (PfPGRP-L)基因. PfPGRP-L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大小为1617 bp, 其中5'和3'非翻译区的长度分别为135和72 bp, 开放阅读框为1410 bp, 编码469个氨基酸. 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 黄颡鱼PGRP-L与虹鳟的同源性为60%, 与脊椎动物的PGLYRP2 或PGRP-L聚在一起. 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PfPGRP-L基因在黄颡鱼鳃、胸腺、肝脏、脾脏、肠道、肾脏、头肾、心脏、血液和肌肉组织中均有分布, 但在肠道和脾脏中的表达量较为丰富, 而在肌肉和血液中表达则很少. 用爱德华氏菌刺激后, PfPGRP-L在肝脏、脾脏、肠道及头肾中的表达明显上调. 结果表明, PfPGRP-L在黄颡鱼抵抗病原菌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18.
降水稳定同位素可以揭示降水的不同水汽来源和水汽的季节转换。通过建立降水稳定同位素与不同气象要素的关系,可为区域水资源管理甚至可为生态修复中的植被恢复状态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背景数据。为揭示降水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发展现状,基于文献计量学以及网络分析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0—2017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统计分析。发现降水稳定同位素相关的文献数量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地质、气象与大气科学、海洋学、湖泊沼泽学、古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美国、中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中国科学院、美国地质调查局等研究机构文章数量较多,表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降水稳定同位素研究相关文献的共被引、研究作者的共被引等知识图谱,对该研究领域知识基础及核心作者的影响力进行了探讨。图谱显示,2007年以来,Yao T、Risi C、Tian L等对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研究的推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对该研究领域的关键词与词频等进行分析,绘制出降水稳定同位素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演进脉络,并确定leaf water、Tibetan Plateau、cellulose、environmental change、tree ring、atmospheric circulation、groundwater recharge、hydrograph separation等即将成为研究的新热点。近几年来,虽然研究的文章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核心作者及代表作品较少,与社会的实际生产应用结合度不足。在未来研究中在注重方法的更新的同时可考虑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219.
微卫星或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在真核和原核生物以及病毒基因组中普遍存在,并被广泛用于遗传与进化研究。本研究从NCBI中下载埃博拉病毒属的四个不同种的埃博拉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筛选36条作为实验材料,利用IMEx在线提取软件提取SSRs,用Python编程统计数据,从而分析SSRs在埃博拉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得出,埃博拉病毒基因组序列中二型SSRs含量最为丰富,其次是一型SSRs,三型SSRs有少量,四型SSRs则更少,没有发现五型和六型SSRs。在更深入的分析中得出在埃博拉病毒属四个种中,含A/T碱基的SSRs含量远远大于含C/G碱基的SSRs。分析得出一型SSRs中(A)n/(T)n远多于(G)n/(C)n,二型SSRs中不存在(GC/CG)n,三型中也不存在(GGC/CGG/GCG/CCG/CGC/GCC) n。上述发现可能跟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机理有密切联系。通过对埃博拉病毒基因组序列中SSRs的分析,为研究埃博拉病毒的变异情况及致病机制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220.
提出了一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相似性度量,将其与基因表达数据的相似性度量相结合,定义了一种融合的距离度量,并且将这种融合的距离度量用于改进现有的K—means聚类方法。经过实际数据的检验,改进后的K—means方法比常用的其它几种聚类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说明结合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可以使得基因表达聚类的结果更有生物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