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体外生产胚胎技术是胚胎工程技术的基础,其过程涉及到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精子获能和体外受精、胚胎的体外培养这三个方面。主要综述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因素、精子分离和获能的方法、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的发育“阻滞”现象和体外培养体系,同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  相似文献   
92.
将改良的实时TaqMan荧光定量RT-PCR技术应用于口蹄疫病毒感染体内和体外的定量检测以及其3D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对样品中口蹄疫病毒基因组R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l0个基因拷贝,可同时检测病毒正负链复制水平且重复性较好,所测口蹄疫病毒3D基因转录水平可高达6.9×104拷贝/μL;与实时SYBR GreenⅠ染料RT-PCR技术比较,改良的实时TagMan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灵敏度高6.7倍.以上结果证实,改良的实时TaqMan荧光定量RT-PCR技术在病毒检测和基因表达水平分析方面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3.
乌龟脑垂体显微及其腺垂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乌龟脑垂体由柄形神经垂体和椭圆形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位于腺垂体后部上方呈背腹型排列。神经垂体中神经叶不发达,腺垂体分为远侧部和中间部,特殊空泡结构成为垂体门脉系统的特征。远侧部细胞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3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腺垂体远侧部主要有5种分泌激素细胞:即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和非分泌类型滤泡-星形细胞(FS)。生长激素分泌细胞核大、分泌颗粒少的特征成为乌龟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可能与乌龟具有生长慢、寿命长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4.
不同有机类肥料对小麦和水稻根际土壤线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婷  叶成龙  李勇  陈小云  冉炜  沈其荣  胡锋  李辉信 《生态学报》2015,35(19):6259-6268
国内外对土壤线虫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基于旱地的非根际土壤,对水田土壤,尤其是水旱轮作下根际土壤线虫对有机肥的响应研究非常地有限。因此,探讨在稻麦轮作体系中以猪粪堆肥和秸秆为原料的不同有机类肥料,对水稻和小麦根际土壤线虫的影响。田间试验处理为:CK(不施肥)、F(100%化肥)、PF(猪粪堆肥+50%化肥)、SF(秸秆全量还田+100%化肥)、PSF(猪粪堆肥+秸秆全量还田+50%化肥)、PMF(猪粪商品有机无机复合肥)。结果表明:小麦根际主要线虫优势属为头叶属(Cephalobus)、拟丽突属(Acrobeloides)和丝尾垫刃属(Filenchus);水稻根际则为杆咽属(Rhabdolaimus)、潜根属(Hirschmanniella)和丝尾垫刃属(Filenchus)。小麦根际土壤线虫总数显著高于水稻根际;SF和PSF对两季土壤线虫总数的提高显著高于PF和PMF,F对线虫总数没有显著影响。线虫营养类群表现为小麦根际食真菌线虫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水稻根际,植食性线虫和杂食/捕食性线虫丰度显著低于水稻根际。有机肥对稻季线虫群落的影响远大于麦季,秸秆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麦季瓦斯乐斯卡指数(WI);施肥均显著提高稻季的多样性指数(H'),降低优势度指数(λ)。土壤线虫对肥料的响应取决于作物及肥料的质量和养分含量;在稻麦轮作系统下,同时添加秸秆和猪粪对提高土壤线虫数量和食微线虫丰度更有益。  相似文献   
95.
目的:B族维生素以辅酶的形式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本文观察硫胺素、核黄素和烟酰胺补充对高脂饲料诱导大鼠肥胖的影响。方法:采用预防肥胖模型法,2×2×2析因设计分为8组:高脂对照组(F0组),高脂+硫胺素(F1组),高脂+核黄素(F2组),高脂+烟酰胺(F3组),高脂+硫胺素+核黄素(F4组),高脂+硫胺素+烟酰胺(F5组),高脂+核黄素+烟酰胺(F6组),高脂+硫胺素+核黄素+烟酰胺(F7组),每组12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硫胺素(100 mg/kg bw/d)、核黄素(100mg/kg bw/d)、烟酰胺(250 mg/kg bw/d)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12只,普通饲料喂养,自来水灌胃,15周后,分析其体重、摄食量、体脂重量、血脂等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及各组动物之间的差别。结果:经过15周喂养后,高脂喂养大鼠体重比正常对照组平均增加了15.7%;而补充烟酰胺(F3)及联合硫胺素(F5)或核黄素(F6)以及三者联合补充(F7)组高脂喂养大鼠与高脂对照组(F0)相比,体重分别降低了35.0%,30.0%,30.1%和30.6%(P值均小于0.05);甚至比正常对照组大鼠平均体重分别下降了22.8%,17.0%,17.0%和17.7%(P值均小于0.05);而补充核黄素或和硫胺素组大鼠体重没有明显增加或降低(P值均大于0.05)。血脂分析结果显示高脂喂养并联合补充核黄素或/和烟酰胺和/或硫胺素组大鼠血清CHOL和LDL水平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而高脂喂养并联合补充烟酰胺(F3)及联合硫胺素(F5)或核黄素(F6)以及三者联合补充(F7)组大鼠LDL/HDL比值分别0.29、0.26、0.25和0.26,明显低于F0组的0.37(P值均小于0.05)。结论:大剂量烟酰胺可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和控制肥胖大鼠的体重增长,而核黄素及硫胺素对控制肥胖大鼠体重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尚待进一步研究;核黄素只能够降低血脂水平,提示大剂量烟酰胺可通过增加机体的能量代谢来控制体重的增长。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γ-synuclein(SNCG)在胆管癌和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NCG蛋白在72例胆管癌组织及41例胆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NCG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61%(53/72),高于其在胆管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88%,2/4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CG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SNCG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正相关,并对胆管癌的浸润转移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对SNCG蛋白的研究将可能为胆管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肿瘤标志物,并为胆管癌的预后判断和诊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李铁库  王彦辉  马丽霞  李勇 《生物磁学》2013,(25):4944-4946,4998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012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家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更佳;治疗组患儿的临床发热、咳嗽以及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PPI三联疗效治疗(奥关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在常规PPI三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检测胃液pH值,对胃液细菌进行培养,检测Hp抑杀情况,评定消化性溃疡复发.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6.0%)、Hp抑杀率(8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2.0%、6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899、5.848,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液pH值、胃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为26.0%,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584,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人参低聚肽(ginseng oligopetides,GOPs)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作用效果。方法:根据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酒精模型组、乳清蛋白组(250 mg/kg·BW)和4个GOPs剂量组(62.5、125、250、500 mg/kg·BW),另设1个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GOPs灌胃30 d后,以4 g/kg·BW浓度灌胃染毒造成大鼠急性酒精中毒模型(翻正反射实验为7 g/kg·BW),进行行为学实验(包括翻正反射、转棒和网上攀附实验)、检测血乙醇浓度,并检测大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的活性。结果:GOPs干预能明显减少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翻正反射消失比率,延长网上攀附时间,增加醉酒大鼠在转棒上的停留时间,降低血乙醇浓度及提高肝脏ADH、ALDH活性。结论:GOPs可以通过加速酒精在体内的代谢,加强肝脏乙醇代谢酶活性,改善酒精引起的行为异常,从而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花生肽是否对小鼠具有耐缺氧作用。方法:将150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1个空白对照组、1个乳清蛋白组(500 mg/kg BW)和3个花生肽剂量组(250、500、1 000 mg/kg BW)。连续灌胃30 d后,测定各组小鼠在常压缺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及耗氧量,在亚硝酸钠中毒导致的缺氧状况下的存活时间以及急性脑缺血导致的缺氧状况下的存活时间,来观察花生肽对小鼠的耐缺氧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花生肽各剂量组小鼠在常压缺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及耗氧量显著增加,在急性脑缺血及亚硝酸钠中毒所致的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也明显延长(P<0.05);并且与乳清蛋白组相比,花生肽中、高剂量组小鼠在三种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结论:花生肽对小鼠具有耐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