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化感物质抑草作用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0  
水稻化感作用是通过水稻植株体向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来实现的.水稻化感物质的主要抑草作用机理有:抑制杂草种子的发芽,影响激素平衡,破坏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干扰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影响蛋白质合成和基因表达等.水稻化感作用是由多基因控制的,表现为数量性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化感生物检测技术等研究手段检测到了多个水稻化感作用的主效应(QTLs)位点,但不同水稻化感种质其主效应QTLs位点明显不同.通过分子辅助选择和建立近等基因系的方法对检测到的QTLs作进一步的精细定位,最终实现水稻化感抑草有利基因的克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围术期最常用,最重要的药物是全身麻醉药(包括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麻醉药是适应手术的需要而出现的,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它的药理作用也越来越完善。在过去几年里很多研究报道的麻醉药的药理作用与介导的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然而,麻醉实践中大部分麻醉药物都在肝脏代谢,已有证据表明麻醉药对肝细胞也有影响。麻醉药介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可能与caspase通路,Bcl-2家族,TRADD,FADD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不是所有麻醉药都对肝细胞有凋亡作用,部分还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本文就现有的麻醉药对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植入治疗血管生成对硬皮病严重肢体缺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cerebral lacunar infarction,CLI)伴系统性硬皮病患者(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60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区分为研究组(接受BM-MNC治疗,30例)与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30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度、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经皮氧分压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跛行距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降低,跛行距离均延长,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6个月时比较显示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跛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BI、经皮氧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ABI、经皮氧分压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6个月时比较显示研究组ABI和经皮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期间出现中风1例,肝肾功异常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 %,对照组治疗6个月期间出现非致命性心肌梗死1例,中风1例,肝肾功能异常3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 %,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LI伴发SSc患者实施自体骨髓衍生单核细胞植入治疗可行性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患肢血运,同时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牛骨胶原低聚肽对正常小鼠伤口愈合的影响及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PF级ICR雄性小鼠240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5个BCOPs剂量组(0.375、0.75、1.5、3.0、6.0g/kg·BW)。用打孔器建立皮肤打孔手术模型,术后连续灌胃16 d,并在术后第4、8、12、16 d分批处死老鼠,测量不同时间点小鼠伤口剩余面积,检测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 1α)浓度,并进行HE染色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牛骨胶原低聚肽组小鼠术后伤口面积明显缩小(P<0.05),血清SDF 1α浓度显著增加(P<0.05)。并且同一时间点HE染色显示,牛骨胶原低聚肽组小鼠皮肤伤口上皮化水平、血管增生及纤维母细胞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牛骨胶原低聚肽具有促进小鼠术后伤口愈合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SDF 1α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江南卷柏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分子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DHAR) 在植物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江南卷柏中克隆到2个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分别命名为SmDHAR1和SmDHAR2。SmDHAR1和SmDHAR2分别编码218和24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分别是23.97 kDa和27.33 kDa。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这2个基因分别含有5和6个内含子。器官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这2个基因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是组成型表达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了2个基因的重组蛋白。酶活性分析显示SmDHAR1和SmDHAR2蛋白对底物DHA的活性有显著差异,分别是19.76和0.17 μmol/(min·mg)。热力学稳定性分析显示这2个重组蛋白的热力学稳定性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基因结构与酶学性质的差异预示着这2个基因可能存在功能上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HPV 6b L1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隆、构建人乳头瘤病毒6b型(HPV6b)L1基因重组质粒,并进行表达和鉴定。用PCR方法,从尖锐湿疣标本中扩增出HPV6b型L1基因,构建重组克隆质粒pblue-HPV6bL1,测序分析其基因变异。将本地株HPV6b型L1基因酶切后连接到原核表达质粒pBAD,构建原核表达系统pBAD-HPV6bL1/Top10,酶切鉴定证明重组质粒的正确性。经L-Arobinose诱导后表达HPV6b型L1蛋白,利用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经酶切及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pBAD-HPV6bL1构建成功,诱导后能够表达L1融合蛋白。HPV6bL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获得HPV6bL1蛋白,为该蛋白的功能及HPV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水稻品种化感潜力的双重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初筛获得的7份水稻品种为材料,用特征次生物质标记法在HPLC上测定化感指数AI值并结合田间小区试验进行双重评价与筛选,得到3份既具高化感指数又具较高田间抗草活性的水稻化感品种(系),它们是:我国台湾品种I-Kung-Pao、Parahainakoru和大陆品种HB-1。它们对无芒稗根长抑制率分别达57%、64%、55%,均超过50%;其化感指数分别是0.61、0.56、0.59,均与美国化感潜力品种PI312777的化感指数0.59相近;结果表明,水稻品种I-Kung-Pao、Parahainakoru和HB-1是我国宝贵的化感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克无踪除草剂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克无踪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进行污染模拟实验。本次实验共获得土壤动物 1 2 91个 ,隶属 3门、7纲。结果表明 ,克无踪农药对土壤动物有明显影响 ,并随着克无踪溶液处理浓度的增加 ,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减少 ,但上、下层动物随染毒历时递减规律有所不同。染毒实验中土壤动物种类的减少主要由于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的减少 ,土壤动物的数量变化则主要由于优势类群弹尾类和蜱螨类的数量消长所致。  相似文献   
9.
水稻化感材料控制稗草的基因定位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徐正浩  何勇  崔绍荣  赵明  张旭  李迪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2):2258-2260
利用中156/谷梅2号建立的重组自交系(RILs)所构建的包括168个DNA标记,全长为1447.9cM。基本覆盖水稻基因组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对134个该群体的株系及其亲本对无芒稗进行了化感作用评价,用无芒稗的植株干重作为表型定位水稻化感控制稗草的基因,用QTL Mapper 1.01b软件进行区间作图,检测到1个与化感作用有关的主效应QTL。该QTL位于第7条染色体上,解释了32.30%的表型变化;检测到6对上位QTL,解释了47.83%的无芒稗干重抑制的变化,主效应和上位效应QTL共解释了80.13%的表型变化。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基因型菌株是结核分枝杆菌的一个进化支,通过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和临床研究调查,基于其传播和引起疾病能力的增强及遗传同质性,可能比其他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更有选择性优势。不同的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证明,相比其他基因型菌株,北京基因型菌株毒力更强,引起更严重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加速疾病的进程同时增加死亡率,抑制宿主免疫反应。文献报道显示,北京基因型菌株具有独特的基因型,其超毒力可以通过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来说明。本文综述近年北京基因型菌株流行及菌株毒力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