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采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聚居地治蛇毒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区共有220余种治蛇毒药用植物。隶属于89属75科。本文旨在为新药的发现和挖掘苗族蛇药文化底蕴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2.
蕨藻红素促进大豆插条不定根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蕨藻红素影响大豆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形成的研究表明:蕨藻红素促进大豆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其最适浓度为0.5μmol·L^-1,最适处理时间为2d。0.5μmol·L^-1蕨藻红素处理大豆插条后,不定根诱导阶段(0~24h)的POD、CAT、IAAox活性较低;而不定根形成生长阶段(24~72h)的CAT和IAAox活性较高,POD活性低于未作处理的。试验推测蕨藻红素促进大豆插条不定根形成的生理基础可能与其影响POD、CAT和IAAox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3.
石油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降油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肃华庆油田污染严重的土壤中采样,通过富集培养、多次筛选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F1。依据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将菌株F1鉴定为白色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albus)。GS-MC结果表明,等量原油经F1菌株降解前、后,表现出先降解高碳数正构烷烃为低碳数正构烷烃;高碳数正构烷烃中奇数碳向偶数碳正构烷烃演化规律;平均降油率为64%,F1菌株能较好地促使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立体构型中不稳定构型向稳定性构型转化。F1菌株在含油浓度0.3%、0.5%、1.0%土样中降解石油烃的半衰期分别为17.2、18.2、23.7 d,42 d后均达到78%以上。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性贫血脾肿大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结果的相关性。方法:①选择2008年至2011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239例。②按贫血程度将患者设为重度贫血组108例(血红蛋白>30 g/L);中度贫血组78例(血红蛋白>60 g/L);轻度贫血组53例(血红蛋白>90 g/L)。③超声检查显示脾厚度超过4 cm或长度超过8 cm,最大长径超过11 cm以及左肋缘下探及脾,均可判定为脾大。④率的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对不同贫血程度的脾大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卡方检验(x2=22.873,P<0.01)。贫血程度与脾大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r=0.309,P<0.01)。结论:①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导致脾肿大。②脾大与贫血程度有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究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卵巢癌研究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卵巢癌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各20例,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结果:两组血清的平均拉曼光谱形态和谱峰基本相似,但在约1010、1158、1283、1520、1646、2307和2661cm-17个拉曼频移附近,卵巢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谱峰强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在其余大部分波段,卵巢癌患者血清的拉曼光谱强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拉曼光谱技术可以初步区分卵巢癌及健康人血清,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制备传染性犬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方法将用纯化的犬腺病毒1型(CAV-1)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聚乙二醇作用下融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酶试验(1EA)筛选,以有限稀释法克隆3次,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制备完成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成功得到2株能稳定分泌抗CAV-1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命名为1B、2H3,经鉴定其亚型分别为IgG2a和IgG2a,2株均为kappa链。腹水的ELISA效价可达10^7-10^8,IEA效价可达1:2560—1:5120。该单克隆抗体与CPV、CDV、FPV、CCV病毒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抗CAV-1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相关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自制组织芯片穿刺工具及芯片手工制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芯片(tissue chip TC)技术是将数十个乃至上千个的组织样本,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同一张载玻片上,而形成的微缩组织切片;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 TMA)技术。组织芯片的制作方式主要有石蜡切片法和冷冻切片法,目前以石蜡切片法为常用。现在还有商品化的组织芯片制作仪,如美国(Tissue Arrayer,Beecher Instrument,USA)生产的,但这套产品价格昂贵。所以,手工制作技术更经济、实用,其方法的改进层出不穷。我们采用一次性穿刺针手工制做穿刺工具,用普通石蜡包埋样本,制做组织芯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制做主要程序和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8.
 为探明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增产增效的机理,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005~2006年以高油大豆(Glycine max)品种‘鲁豆9号’为试验材料 ,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生理生化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高油大豆叶片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波浪 冠层群体与对照CK相比,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1.56 mg·g-1,增加0.034%,其中结荚期最多,为9.43 mg·g-1,增加1.35%,差异达到极 显著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增加了3.82 mg·g-1,增加7.18%,其中开花期最多,为12.51 mg·g-1,高达48.41%,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 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更利于C、N代 谢和源、库、流的协调,其中,C代谢改善和提高的水平高于N代谢。保护性酶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 POD)活性平均增高20.13%,在结荚期最多,高达46.5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OD是关键保护性酶,其保护作用强于超氧化 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SOD活性平均增高2.28%;CAT活性平均增高0.48%;膜脂过氧化 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pe, MDA)含量降低。保护性酶POD、SOD和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作物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增强,延缓衰老。 波浪冠层群体与对照保护性酶变化规律一致,即SOD活性高峰出现时期最早,CAT次之,POD最晚,这表明在大豆不同的生育期,不同保护酶分别 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因此,该栽培模式对大豆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明显,有利于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9.
新菠萝灰粉蚧生活习性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菠萝灰粉蚧是严重为害剑麻的外来害虫。该虫主要为害剑麻的根、茎、叶片部位。本文对新菠萝灰粉蚧各个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0.
定义与特征:颈椎小关节机能紊乱又称颈椎椎骨骨错缝、颈椎小关节错缝、颈椎小关节半脱位,是因颈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改变,以及颈椎机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属于颈椎病中的一个病种,其症状表现突出,临床多见;同时颈椎间小关节紊乱是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之一,在临床上的颈椎病变中又比较多见,两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