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西双版纳地区丛林式橡胶林内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静脉导管留置及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留置抽液联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urokinase,UK)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对胸膜肥厚、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52例收治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所致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于常规抗结核以及传统单纯胸腔穿刺抽液(每周3次)等治疗;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严重者,予口服泼尼松30mg.d-1,每周减量5~10mg,疗程约4~6周。在以上药物治疗同时,治疗组第一次穿刺时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胸穿针穿刺置入并保留于胸腔,抽液后从导管注入尿激酶10~20万U,保留24小时后再次抽液;可以再次或多次使用尿激酶10万u注入胸腔;此后不定时抽液,经B超证实抽尽胸水后拔除导管。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12.3±6.6)天,住院费用(2219.5±1171.9)元,治疗后第三个月的胸膜厚度(1.00±0.23)mm,无病例发生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胸腔积液。对照组住院时间(20.4±7.9)天,住院费用(2721.9±1711.7)元,治疗后第三个月胸膜厚度(2.1±0.31)mm,另有3例发生胸膜增厚、粘连,2例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留置抽液及尿激酶胸腔内保留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少、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能有效预防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mRNA在牙齿萌出过程中胎方组织内的表达。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下颌第一磨牙胎方组织内OPG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台方组织内牙囊成纤维细胞中OPGmRNA在牙齿骨内萌出阶段中期阳性表达,与萌出早、晚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早期比晚期差异显著(P〈0.01);成釉细胞中OPGmRNA在牙齿骨内萌出阶段中期阳性表达,与萌出早、晚期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与晚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OPGmRNA在大鼠出生后下颌第一磨牙牙囊成纤维细胞、成釉细胞骨内萌出阶段中期表达最强,牙齿萌出过程中可能通过OPGmRNA表达量的变化来调节牙齿的萌出。  相似文献   
24.
植物种子从母树掉落形成土壤种子库时,凋落物或土壤是其最初接触的物理环境,种子所处位置(种子在凋落物上层、土壤表层或凋落物下层)影响了幼苗天然更新进程。模拟格氏栲种子在凋落物上层(种子下层铺垫2和4 cm凋落物)、土壤表层(无凋落物)及凋落物下层(种子上层覆盖2、4、6和8 cm凋落物)等3种不同散布位置,探讨种子散布位置对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散布位置的幼苗单位面积的叶氮含量与可溶性糖、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比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适宜凋落物覆盖(2和4 cm)的幼苗通过提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叶干物质含量和单位面积的叶氮含量和叶磷含量,降低比叶面积等的资源获取策略来实现自身快速生长需求。无凋落物和深层凋落物覆盖(6和8 cm)的幼苗采取高单位重量的叶氮含量和比叶面积,低叶干物质含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资源保守型策略以截获更多有效光资源,进而弥补深层凋落物带来的郁闭环境,降低幼苗因“碳饥饿”而死亡的几率。下层铺垫凋落物的幼苗通过在叶片储藏淀粉,降低叶片光合组织消耗能量(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等维持幼苗生长。熵值法综合分析表明,浅层凋落物覆盖(2 cm)对格氏栲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未来可通过调节天然林凋落物层厚度以促进格氏栲幼苗生长与更新。  相似文献   
25.
草药肾叶橐吾中的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以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肾叶橐吾中的Zn、Fe、Cu、Sr、Ni、Mn、Cr、Mo、Se、Cd、Co、Pb、Ba、B、P等含量,同时比较了野生品与园栽品中的含量,为开发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6.
淋巴细胞存在有δ阿片肽受体的分子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小鼠的成神经细胞瘤和大鼠神经胶质瘤的杂交细胞δ阿片肽受体的基因外显子Ⅲ序列为依据合成引物,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RNA的一片段cDNA,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与杂交瘤细胞的δ阿片肽受体基因序列相比有5个同源区,其中碱基的同源性达63%.实验结果从分子水平表明了人淋巴细胞表面存在有阿片肽受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从非免疫健康三黄鸡中分离到一株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命名为MDV GD06株,本工作系统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方法】PCR扩增GD06株Meq基因及短末端重复区(RS)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并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血清型特异性鉴定;通过接种SPF鸡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来判定GD06株体内外的增殖能力;为确定GD06株的致病性,用1日龄SPF鸡进行攻毒试验。【结果】GD06株为MDV血清I型病毒,其基因组中自然整合禽网状内皮增殖症病毒(RE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Meq基因富含脯氨酸的结构域比参考强毒株Md5多59个氨基酸,与MD商品化疫苗CVI988/Rispens和814株相符,具有弱毒株的特征。在接种CEF细胞96、120、144、168、192 h,GD06株病毒滴度分别为1.9×105、3.9×105、6.1×105、6.5×105、5.8×105PFU,明显比CVI988/Rispens(病毒滴度分别为1.3×105、3.5×105、5.0×105、5.7×105、4.7×105PFU)高(P0.05);接种SPF鸡21、28天,GD06株在鸡体内的病毒滴度分别为740和350 PFU,明显比CVI988/Rispens株(病毒滴度分别为460、216 PFU)高(P0.05),结果表明,GD06株在CEF细胞和鸡体内具有比CVI988/Rispens更快的增殖能力。人工接种攻毒实验表明,GD06株对SPF鸡没有致病性,不引免疫抑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MDV GD06株为国内首次分离的自然整合有REV LTR序列的重组MDV弱毒株。  相似文献   
28.
硫对石灰性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昌爱  张民  曾春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7):1453-1458
通过连续两茬油菜盆栽试验,分析了硫对土壤pH、电导率、交换性阳离子和水溶性阴离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能显著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电导率;施硫会使土壤交换性Na+和交换性K+含量升高,并加剧土壤水溶性阴离子总量的累积;施硫对交换性Ca2+和Mg2+含量影响较小,也未能显著改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碱化度.与尿素相比,硫包膜尿素对土壤pH和电导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交换性阳离子和水溶性阴离子影响较大;与尿素处理相比,施硫未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施硫较多时,油菜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9.
研究低氧、复氧对乳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以及牛磺酸在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对细胞内钙的调节作用。采用SD大鼠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建立模拟I/R模型。以Fluo-4/AM荧光指示剂负载,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检测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对照组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23.71±2.37U)较低;低氧180 min后复氧即刻,钙离子荧光强度开始增加(57.52±8.31U),复氧180 min后钙离子荧光强度(71.13±4.74U)显著增高(P<0.01vs对照组)。而牛磺酸组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较模拟I/R组显著降低[(42.42±4.17U)vs(71.13±4.74U),P<0.01]。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导致Ca2+超载;模拟I/R Ca2+超载加剧,而牛磺酸有明显减轻心肌细胞模拟I/R时Ca2+超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生物电化学系统能促进微生物与电极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微生物的代谢状态。本工作为研究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在电环境中的代谢表现,在外接3V电源的H型电化学发酵装置中测试了其发酵效能。结果表明,相比于无电压的对照,阳极甘油产量上升24%,阴极葡萄糖消耗上升16%,产物乙醇和琥珀酸的产量也分别上升13%和8%。转录组分析表明,代谢物的显著改变归因于电环境导致的有机酸代谢、氧化还原平衡、电子传递等通路的改变。从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中挑选了代表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生物膜形成和电子传递的3个基因ZMO1060(编码超氧化物歧化酶)、ZMO0401(编码二鸟苷酸磷酸二酯酶)和ZMO1819(编码固氮蛋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过表达ZMO1060和ZMO1819能够更显著地改变生物电化学系统中Z.mobilis的代谢。本工作为应用生物电化学系统调控微生物代谢物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