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豌豆外源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豌豆幼叶分离基因组DNA,设计特异引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扩增出豌豆外源凝集素基因并克隆到E.coli质粒pBluescriptSK(+)的EcoRV位点。进一步亚克隆至pUC19。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到的片段大小为832bp,包含了豌豆外源凝集素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该基因无内含子,同报道的已知序列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率分别为99.6%和98.9%。  相似文献   
3.
从cDNA文库中筛选分析阳性克隆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NA文库中阳性克隆的传统筛选分析法既费时又费力.利用微波炉加热的方法,简化了原位杂交中噬菌斑裂解、DNA变性与固定的程序;进一步运用PCR扩增技术,特异扩增克隆载体中插入的cDNA片段,加快了阳性克隆分析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植物双生病毒的复制及转录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迎秋  朱祯 《病毒学报》1999,15(4):372-381
双生病毒(Geminiviruses)是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病毒,颗粒大小约为18nm×30nm.双生病毒成员众多,大致可分为三个亚组.双生病毒通常以粉虱或叶蝉为媒介进行传播,侵染范围十分广泛,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感病植株一般表现为花叶、曲叶、黄化等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最近几年,属于双生病毒亚组Ⅲ的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virus,CLCuV)在印巴次大陆广泛流行,严重时可使棉花绝收.双生病毒基因组DNA为单链环状形式,长度约为2 400nt~3 000nt.对双生病毒基因组结构、遗传表达机制,及其分类和进化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揭示寄主植物与病毒相互间的作用方式,进而为防治由双生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奠定基础.本文就上述内容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The first intron (EPI) of rice 5-enolpyruvylshikimate 3-phosphate synthase gene was isolated by PCR from one clone with genomic EPSP synthase gene.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irst intron is 704 bp in length with 36.2% G+C content. To investigate its effect on expression of foreign gene, we inserted the first intron between CaMV35S promoter and β-glucuronidase (GUS) gene. The transient exp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GUS could be expressed effectively with EPI. The GUS activity in transgenic tobacco shows that the EPI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β-glucuronidase (P < 0.01) compared with transgenic tobacco without the first intron, and 3-to 6-fold increase in GUS activity in some transgenic tobaccos. Northern blot indicated the first intron was spliced from GUS pre-mRNA, and the steady-state mRNA levels of GUS with EPI in transgenic tobacco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ransgenic tobacco without EPI,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first intron of EPSP was a non-translated intron.  相似文献   
6.
转录后基因沉默--植物抵御外来病毒入侵的一种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冯德江  刘翔  朱祯 《遗传学报》2003,30(6):589-596
基因沉默是近几年来在转基因植物中发现的一种后生遗传现象。基因沉默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位置效应引起的基因沉默和同源依赖的基因沉默。其中,同源依赖的基因沉默又可以分为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基因沉默的发现使得人们对植物和病毒的相互关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基因沉默研究中所发现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是植物抵御病毒入侵、保持自身基因组完整性的一种防御机制,是植物与病毒共进化的结果。对于沉默产生的机理,尤其是转录后基因沉默,已经提出不少模型,但是都未能较全面地解释基因沉默中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该文现就实验所取得的相关结果、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和植物对病毒防御机制的相互关系,以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杨树基因工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对杨树的遗传转化技术进行了概述,讨论了影响农杆菌转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并综述了杨树在抗除草剂、抗虫和抗病等方面基因工程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大豆Kuni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抗虫特性。从未成熟的大豆子叶中提取总RNA,然后转录成单链cDNA,以此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并克隆到pBluescript KS的SmaⅠ位点上。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片段大小为663bp,包含了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  相似文献   
9.
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化小麦及转基因小麦抗蚜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梁辉  朱银峰  朱祯  孙东发  贾旭 《遗传学报》2004,31(2):189-194
雪花莲凝集素对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同翅目害虫具有毒杀作用。用基因枪法将1个新的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转入普通春小麦品种中-60634和生产上正在推广的冬小麦高产品种——豫麦66中,分别获得了转基因小麦植株。抗蚜实验证明,转化gna基因的小麦植株对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麦蚜——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抗性效果不尽相同。对禾谷缢管蚜,在接种当代即表现出明显的毒杀作用。对麦长管蚜,则表现为虫体发育减缓并且降低了其所生产的若蚜成活率。在自然放养条件下,gna基因则对这两种麦蚜的取食均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病毒诱导的PVX cp转基因沉默及其DNA甲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方法获得了马铃薯X病毒(PVX)外壳蛋白(CP)基因(cp),并将其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中,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Northern杂交及Run on实验表明有3株转基因烟草发生了转录后基因沉默。发生沉默的cp基因的甲基化分析结果表明,发生转录后基因沉默的cp基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甲基化,说明DNA甲基化并没有完全抑制cp基因的转录。利用PVX病毒对外壳蛋白正常表达的转基因烟草进行接毒,Nor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病毒诱导cp发生了基因沉默。进一步的Run on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中cp基因在沉默前后转录速率并没有发生变化,说明病毒诱导的沉默是一种转录后沉默。对cp基因沉默前后的甲基化分析表明,病毒的侵染导致了cp基因甲基化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