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实验根据脑型一氧化氮合酶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脑型一氧化氮合酶cDNA片段。西伯利亚鲟cD-NA片段为356 bp,鲫鱼cDNA片段为377 bp。氨基酸序列同源分析发现,西伯利亚鲟与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的脑型一氧化氮合酶同源性为70%,鲫鱼与斑马鱼的同源性为97.6%。  相似文献   
102.
以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公益林杉木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受灾区域,自海拔700 m至900 m设置样地,共10块样地,总面积4 000 m2。分析其受2008年初严重冰雪灾害破坏及灾后萌生情况与胸径、树高、尖削度、海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杉木人工林损害严重,其中断冠、断干植株比例较高,而掘根和冻死植株相对较少;杉木具有极强的萌生能力,以断冠杉木的萌生能力最强。2)不同胸径、树高、尖削度的杉木对于冰雪灾害的抵御能力及萌生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小径级矮小的个体受灾较重,易被冻死和掘根,大径级的较高个体受灾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断冠和断干危害,且不同径级下的受灾杉木上部萌生均占较大比例。3)杉木的抵御能力和萌生能力与海拔存在一定的关系,高海拔地区杉木受灾较重,而中海拔地区的杉木萌生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03.
为揭示啮齿动物食性及其对消化道肠道长度的影响,我们于2008 年在四川省宝兴县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中华姬鼠和社鼠为对象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社鼠和中华姬鼠均以摄食种子为主,食谱中各食物成分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季节变化明显。在各食物成分中,摄入种子百分比与中华姬鼠及社鼠小肠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昆虫成分则相反。分析认为,中华姬鼠和社鼠取食食物成分的季节变化,可能与不同季节中食物资源可获得性的不同有关,消化道长度的变化可能体现了对季节性食物资源和能量需求的适应.  相似文献   
104.
为探索植物叶片氮(N)、磷(P)、碳(C)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植物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 在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 选取6种优势植物种(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短刺锥(Castanopsis echidnocarpa)、泥柯(Lithocarpus fenestratus)、截果柯(Lithocarpus truncatus)、西南木荷(Schima wallichii)、茶梨(Anneslea fragrans))采集叶片, 分析其N、P、C含量及化学计量比随植物生长发育的变化。结果显示: 6种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N含量变化范围为7.90-17.72 mg·g-1, P为0.34-1.39 mg·g-1, C为458.48-516.87 mg·g-1, C:N为28.04-65.70, N:P为11.41-63.50, C:P为355.23-1878.17, 且不同生长阶段6种植物及总体叶片N、P、C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变化趋势各异。在变异系数上, N:P比整体变异最大, 为36.46% (变化范围19.19%-91.65%), 其次为C:P, 为34.80% (变化范围15.99%-91.60%), C的整体变异最小, 为3.12% (变化范围1.61%-5.89%)。变异来源分析结果显示, N含量、C含量、C:N、N:P及C:P均主要受植物生长阶段的影响, 而P含量主要受物种与生长阶段的交互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的支持下,项目组在我国大豆和小麦主产区进行了蚜虫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构建了基于吸虫塔的蚜虫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在蚜虫基础生物学研究、天敌资源普查及其控蚜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多项以生物防治为主体的蚜虫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天敌人工助迁、人工饲养天敌释放、作物邻间作措施、物理防控、隐蔽性施药等。相关技术措施在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大豆蚜、麦蚜为害严重的大豆产区和小麦主产区共建立了4个规模较大的试验示范区,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传统的多粘菌素E甲磺酸钠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合成中间体羟甲基磺酸钠使得反应由固-液反应改进到了液-液反应,提高了分子利用率,便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7.
野生动物监测在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以确保可持续利用上占有关键地位,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濒危物种乃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对大型哺乳动物的长期监测基本尚未纳入常规,针对野生种群的监测报道迄今罕见。本文以佛坪自然保护区2000 ~ 2006 年大熊猫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大熊猫遗留的新鲜粪便等痕迹指标探讨了该地大熊猫种群的发展趋势与监测数据所反映的大熊猫生态习性。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略显缓慢增加的趋势(t = 1.98,P = 0. 082),不同季节痕迹的海拔变化表明,该地大熊猫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的生态习性。此外,监测数据所反映的大熊猫空间分布等亦与其他相关研究大致吻合,表明该保护区所采用的监测方法有在全国其他大熊猫保护区推广利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 CYP6B7基因的克隆与融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色素P450 CYP6B7被推测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有关,但至今尚无CYP6B7参与杀虫剂代谢方面的直接证据。为揭示CYP6B7的代谢功能,作者以棉铃虫幼虫基因组DNA 为模板,以CYP6B7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包含321 bp内含子的CYP6B7基因。用反向PCR的方法消除内含子,获得包含完整的CYP6B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将CYP6B7基因与pMAL-c2X载体连接,并转化E.coli TB1细胞,在IPTG诱导下,CYP6B7能与载体基因编码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表达产物经直链淀粉(amylose) 柱亲和层析分离洗脱后,得到SDS-PAGE电泳纯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09.
移地与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移地是指将生物有机体从一个区域自由释放到另一区域的移动,通常包括引入、重引入以及复壮等3 种类型。野生动物的移地有较悠久的历史。在许多国家,通过移地以维持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在野外的长期续存已成为保护生物学上的一种重要手段。影响圈养动物野外放归成功的因素主要来自物种生物学特性、自然环境、社会生物学以及放归方式等几方面,同时,放归亦给基础生态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兽类,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以及凉山等几大隔离的山系。由于部分山系栖息地的高度破碎以及隔离小种群普遍面临的来自种群及环境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就地保护的措施可能并不足以保证这些隔离小种群在野外长期续存。在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将圈养个体放归野外以复壮孤立小种群应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同时,随着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逐步改善,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的时机亦逐步成熟。文中尚就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之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非编码区LTR嵌合克隆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已有全长感染性克隆pLGFD3-8和pD70344的基础上,根据马传贫弱毒疫苗致弱过程中不同代次毒株LTR序列的分析,在LTR U3区选取特定的酶切位点对EIAV非编码区LTR基因进行了部分替换.将替换的全基因克隆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并以驴白细胞(DL)传代,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RT-PCR方法及Real-time RT-PCR验证其感染性.结果发现,其衍生病毒感染上述两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RT酶活性和RT-PCR阳性.电镜下可见大量典型的EIAV颗粒.pLGFD9-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与其父本克隆衍生病毒pLGFD3-8具有相似的复制水平,pLGFD9-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在DL细胞上复制水平略高于FDD细胞.此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LTR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复制水平和毒力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