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磁场处理对螺旋藻多糖生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一定磁场强度(0~0.6T)处理下培养的螺旋藻生长加快,于物质积累增多,由072mp/Inl增加到0.80mg/ml;多糖含量提高,由4.2%增加到5.1%.磁场处理使培养液电导率随磁场强度增加而降低,使NO-3-N含量随磁场强度增加而增加,有利于细胞吸收和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增加5 mg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研究组增加20 mg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均每天1次,晚餐后应用,治疗时间为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其达标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以及LDL-C均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C和LDL-C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3.
目的:体外研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2B7)基因SNP rs28365062对霉酚酸酯(MMF)代谢的影响,明确该位点变异是否与MMF副作用具有潜在关系。方法:采用基因重组、定点突变技术构建UGT2B7基因SNP rs28365062不同等位基因过表达载体,POLO3000转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系统检测霉酚酸(MPA)代谢产物--酰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物(Ac MPAG)24小时的生成量来评估转染不同等位基因细胞的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过表达载体p IRES2-EGFP-prom(A)和p IRES2-EGFP-prom(G)并转染至HEK293细胞。LC/MS/MS系统检测结果显示携带G等位基因的突变型UGT2B7代谢MMF产生Ac MPAG的能力降低,产物Ac MPAG 24小时的生成量仅为野生型的18.60%(P0.001)。结论:UGT2B7基因SNP rs28365062可显著影响MMF代谢产物Ac MPAG的生成,可能是导致病人对MMF产生不同程度副作用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为探究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中ki-67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相关标志物p53、p63、EGFR等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254例GGO病人的临床病史、影像、病理及血常规等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Ki-67表达量从良性组(n=66),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n=27),到原位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n=11),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n=108),最后到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n=42)即随着早期肺癌的演进过程不断增高。Ki-67与各标志物的相关系数为0.386(p53,P0.001)、0.227(EGFR,P=0.024)、0.441(CEA,P0.001)。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到ki-67来判别良恶性GGO的曲线下面积和最佳阈值,也得到了早期肺癌演进过程中ki-67阈值变化。恶性GGO组全血细胞中平均单核细胞含量低于良性组GGO,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i-67表达量在不同病理类别的GGO中有显著性差异,且在肺癌演进过程中依次增高,可作为鉴别早期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参考依据和预后因子;ki-67与P53、EGFR及CE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5.
在中老年人群中脊髓型颈椎病是造成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有静态和动态因素、缺血、内皮细胞损伤和血脊髓屏障的破坏、炎症及细胞凋亡等学说,每一种学说并不能够完美的解释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探索其机制。对于进行性发展的脊髓型颈椎病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如何选择手术方案仍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存在于成体组织间质部分的多能前体细胞,在体外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及向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的潜能,在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MSCs在体外长期培养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是MSCs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还没有建立MSCs长期传代培养的最适培养体系。该文分别从培养体系中的基础培养基、血清和生长因子对于MSCs细胞长期传代培养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建立MSCs体外长期传代生长的最适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P-M13-SSR自动荧光检测技术,对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川西北和四川盆地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而四川西南部和四川东南部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四川小麦条锈菌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地区间的遗传变异仅占14.92%,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23.06%,群体内遗传变异占60.02%,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基因流和共享基因型从分子水平证实了四川小麦条锈菌在地区间的传播,且川西北和四川盆地之间的菌源交流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78.
抵抗素(resist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脂肪细胞因子,最初在动物实验被用于联系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但随着进一步在人类实验的研究中发现,抵抗素能调节炎症反应而非胰岛素敏感性,研究发现抵抗素能促进炎症发生,炎症因子也能调节抵抗素的表达.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亚临床性炎症,大量的体外研究提示抵抗素有可能作为一种促炎因子,通过激活内皮功能,诱导平滑肌增殖迁移,促巨噬细胞的脂质沉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等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79.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基因的多阶段病理过程.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肿瘤研究开始进入“后基因组时代”, 肿瘤蛋白质组学应运而生. 蛋白质作为基因功能的主要执行者, 一方面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如异型性、恶性特征等). 本文提出, 肿瘤是一种蛋白质组病, 并根据肿瘤比较蛋白质组、表达蛋白质组、功能蛋白质组和结构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蛋白质(组)表达水平及状态、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相互作用及网络调控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该观点的提出, 将为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为肿瘤的诊断(如生物标志物筛选)和筛选(如药物新靶标)提供新的思路, 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SRp38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R蛋白在前体mRNA可变剪接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变剪接调节因子SRp38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具有神经及生殖组织特异性的SR蛋白,有典型的SR蛋白结构特征并能够调控GluR-B、TRK-C以及NCAML1等基因的可变剪接,但与其他SR蛋白不一致的是,SRp38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有丝分裂M期,热休克)抑制前体mRNA剪接,从而防止错误剪接的出现。SRp38的RRM结构域可以识别特殊的RNA序列并跟U1snRNP结合,而其RS结构域则参与调控前体mRNA剪接。SRp38的磷酸化状态可以影响其调控功能的发挥,在有丝分裂M期及热休克时,该蛋白质均呈去磷酸化状态。SRp38在爪蟾胚胎神经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可以同TLS(translocation liposarcoma)蛋白相互作用,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前体mRNA可变剪接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以及在肿瘤的发生中扮演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