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了明确抗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并鉴定其识别表位,首先在E.coli中表达了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和OC43(HCoV-OC4)N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了4株抗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1-1C2、1-1D6、2-8F11和2-2E5)与HCoV-OC43和HCoV-229E及其N蛋白的交叉反应情况,而后应用12种重组截短型SARS-CoV N蛋白对上述4种单克隆抗体的识别表位进行了初步定位.结果显示(1)在4株抗N蛋白单克隆抗体中,1-1C2、1-1D6和2-2E5不与HCoV-OC43和HCoV-229E及其N蛋白发生交叉反应,为SARS-CoV N蛋白特异性抗体;(2)2-8F11、1-1D6和2-2E5针对的抗原表位位于SARS-CoV N蛋白的aa 30-60,1-1C2针对的抗原表位则位于SARS-CoV N蛋白的aa 170-184.这一研究为阐明SARS-CoVN蛋白的免疫学特征,建立特异性免疫诊断技术和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材料.  相似文献   
142.
答:由于人们对教材内容机械引入或对教材语意曲解,因而众多的复习资料无论在介绍蛋白质、核酸的结构还是生命起源时都人为地强调氨基酸"缩合"形成蛋白质、核苷酸"聚合"形成核酸.  相似文献   
143.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泽泻蕨(Hemionitis arifolia Moore.)培养的影响, 采用孢子培养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密度等对其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泽泻蕨孢子为需光萌发, 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5℃, 日光灯光照强度为150 μmol m-2s-1, pH 为6.5, 播种密度为5~8 grains cm-2, 幼苗管护简单, 成活率较高, 未见病虫害。这为保护和开发我国泽泻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4.
为了解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latifolia)的化学成分, 从其全株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 经过波谱分析, 他们的结构鉴定为:熊果酸 (1)、mesembryanthemoidigenic acid (2)、3β,6β-dihydroxy-olean-12-ene-28-oic acid (3)、scutellaricacid (4)、arjunic acid (5)、29-hydroxyhederagenin (6)和3β,6β,23-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7)。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47 对部分测试菌株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5.
目的:以痘苗病毒天坛株为载体,构建表达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 V)S蛋白的重组病毒疫苗,并进行免疫效果评价。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去除跨膜区的S蛋白基因片段SQ,并构建重组痘苗病毒载体质粒p JSC11Lac Z7.5SQ,将重组质粒与痘苗病毒同源重组并单斑纯化获得重组病毒毒株RVVMERS-SQ,重组病毒免疫小鼠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假病毒微量中和实验检测其诱发的S蛋白体液免疫反应水平。结果:构建了表达MERS-Co V去跨膜区S蛋白的重组病毒RVVMERS-SQ,其免疫小鼠后诱发了强的S蛋白体液免疫反应,血清Ig G抗体滴度为1∶3200,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1000。结论:重组痘苗病毒RVVMERS-SQ可在BALB/c小鼠体内诱发强的免疫反应,为MERS-Co V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6.
为了解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lobata (L.) Pruski]植物的化学成分,从其全株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二萜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ent-16β,17-dihydroxy-9(11)-kauren-19-oic acid (1)、cussovantonin B (2)、ent-16-kauren-19-oic acid(3)、ent-3β-hydroxy-16-kauren-19-oic acid (4)、16α-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 (5)、2β,16α-di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 (6)、3α-angeloyloxypterokaurene L3 (7)和pterokaurene L3 (8)。化合物4为首次从蟛蜞菊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化合物126为首次从南美蟛蜞菊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和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采用五氟苄溴进行底物五氟苄基衍生化并结合GC-MS 分析表明,化合物3在南美蟛蜞菊茎和叶中的含量分别为(1.00±0.21) mg g-1 FW和(0.78±0.04) mg g-1 FW。  相似文献   
147.
<正>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高度繁殖能力以及多向分化的潜能,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其产业化发展主要包括基因药物、基因诊断试剂、干细胞产品以及干细胞移植。基于多年的融资上市咨询经验,以及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持续跟踪研究,笔者发现,干细胞技术及其开发近年来一  相似文献   
148.
杨忠华  谭卫华  陈伟  刘艳  袁俐 《生物磁学》2014,(3):448-450,460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38kD蛋白编码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及纯化,建立基于重组38kD蛋白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结核病人血清标本,评价重组38kD蛋白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抗原的价值。并比较分析其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的血清学诊断的差异。方法:用PCR方法扩增38kD蛋白的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得到纯化的38kD蛋白,建立以38kD蛋白为包被抗原的ELISA,并检测临床确诊的结核病人血清标本。结果:ELISA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清标本的维吾尔族阳性率为34%(52/153),汉族为52.4%(65/124),两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x2=9.538,P〈O.005)。在阴性对照中的维吾尔族特异度为96.4%(159/165),汉族为98.8%(130/133),结果无统计学意义(x2=0.111,P〉0.5)。结论:重组38kD蛋白用于血清学诊断的敏感度在维吾尔族和汉族中有差异,而其诊断特异度无差别。  相似文献   
149.
丙型肝炎病毒(HCV)具有较高的变异性,通常以准种的形式分布在感染者的体内,病毒容易逃离机体的免疫监控,因而无法被有效地清除,导致机体很难控制其感染的发展,故易转变成慢性肝炎。HCV准种变异在宿主体内的持续存在对病毒感染的控制、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重点阐述近年来关于HCV准种变异及其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机体免疫、疾病进展、治疗效果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0.
2020年4月中国阻断湖北省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后,中国国内报道了多起由境外输入导致的本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为分析引起聚集性疫情的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基因组特征,本研究对2020年4-11月份十起输入相关本土疫情首例病例的SARS-CoV-2全基因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系统阐述了相关SARS-CoV-2的全基因组和氨基酸变异特征。结果显示,与武汉参考株相比,十起本土聚集性疫情首例病例的SARS-CoV-2核苷酸突变中位数为10个(8个-26个),氨基酸突变的中位数为6个(4个-16个),且刺突(spike,S)蛋白只有D614G一个氨基酸发生突变。除分支位点外,10条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的65个核苷酸突变位点以及35个氨基酸突变仅出现1-2次,呈现随机性。全基因组分析表明,这十起本土疫情的首例病例基因组按照中国分型法可划分为4个型,按照Pangolin分型法可划分为7个型,与我国2020年1-3月份武汉流行的毒株属于不同基因型,不是本土SARS-CoV-2的持续传播。与2020年9-12月英国和南非变异株属于不同基因型,无相关性。本文系统分析了2020年由输入病毒导致的十起本土疫情首例病例的SARS-CoV-2核苷酸与氨基酸变异特征,为我国新冠防控策略的制定以及后续新冠疫情的溯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