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20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恩伯格(Roger D.Kornberg)教授,以表彰他在真核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在细胞中,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是生命活动的核心过程。因此,研究遗传信息如何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一直是分子  相似文献   
112.
吴晓华  严明忠  刘宁  孙蕊容 《蛇志》2006,18(3):238-239
严重创伤性骨折往往合并大出血,容易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当,护理不及时,低血容量得不到及时纠正,极易出现脏器功能损害,不仅会加重病情,更会危及患者生命。我们曾抢救创伤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126例,经积极抢救和周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3.
林玲  吴晓华  林霞  严明忠 《蛇志》2006,18(1):54-55
大面积烧伤是指患者烧伤面积达80%以上。如不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措施,患者往往死于休克、感染,甚至败血症。我们于2003年1~9月,共收治80%以上大面积烧伤病人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2~38岁。受伤原因:煤气爆炸烧伤2例,天那水爆炸烧伤1例,汽油爆炸烧伤1例,石灰烧伤1例,开水烫伤2例。烧伤面积均在80%~95%。其中有4例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结果:治愈6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46~78天。2护理2·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小便,根据病情每15m in~2h 1次,严密观察精神及创…  相似文献   
114.
石油烃的厌氧生物降解对油藏残余油气化开采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生物将油藏中难以动用的原油就地转化为甲烷,以天然气的形式开采、或作为战略资源就地储备,从而大幅度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率,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综述了石油烃厌氧生物降解转化为甲烷的菌群结构、反应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等基础科学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油藏残余油气化开采技术的可行性及开发潜力,提出了该技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5.
为研究油田产出液中烃降解菌的多样性,设计了特征性烃降解基因的引物,并经基因库回检验证,采用PCR-DGGE方法并结合化学方法分析了油田产出液中烃降解基因及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产出液中存在丰富的烃降解菌,8个样本共有12种典型的alkB基因类型;其中2种主要的烃降解菌与Bacillussp.BTRH40、Pseudomonas aeruginosaUMI-88这一族群亲缘关系接近;烃降解菌的多样性与样本所处区块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设计的引物及PCR-DGGE方法可方便检测油田产出液的烃降解菌,为油田开发中激活烃降解菌提供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6.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的Mg2+、dNTP、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4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以期建立其最佳反应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DNA模板浓度和ISSR PCR反应程序中的退火温度进行梯度筛选。结果表明:杂交油菜20 μL 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包括1.50 mmol·L-1 Mg2+、0.125 mmol·L-1 dNTP、2.00 μmol·L-1 primer、0.50 U Taq DNA聚合酶、2.5 μL 10×buffer和40 ng DNA模板;引物UBC891适宜的退火温度为54.2℃。该体系在青杂3号及其父本不同个体中能够扩增出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条带。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杂交油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7.
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乙二醇-400(PEG400)与丙烯酸直接缩合反应,在不加有毒带水剂的条件下合成了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A)。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丙烯酸/PEG400的摩尔比为2.0:1.0,反应温度是110℃,阻聚剂对苯二酚为0.4%(以醇酸总质量计),反应时间为6小时,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为0.8%(以醇酸总质量计),产率为76.7%。产品结构经IR和1HNMR表征,证明是所需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8.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目前全球只有一个约500只的野生种群,分布在我国陕西省洋县。鉴于朱鹮种群的现状,在其历史分布区(Historical range)进行再引入(Re-introduction),扩大野生个体的分布区,是拯救这一物种的根本性措施。为了探讨朱鹮人工饲养个体再引入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法,我们于2004年和2005年在洋县华阳镇进行了两次野化放飞试验。试验的实施参考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SSC)制定的引入规程。在华阳镇的适宜地点搭建了一个面积约1800m2、高15m的六边形网笼,作为释放个体的野化…  相似文献   
119.
2007年3~7月,我们在陕西省洋县华阳镇对野化放飞朱鹮(Nipponia nippon)个体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发现3对朱鹮在同一棵树上集群营巢(communal breeding),并繁殖成功。这是自1981年野生朱鹮种群重新发现以来,首次记录到朱鹮集群营巢的现象。3对朱鹮营巢的地点位于洋县华阳镇中学附近,经纬度为107°54′204E,33°59′670N,海拔1113m。营巢树种为油松,树高25m,胸径82cm,据当地村民说已有近百年树龄。3巢的详细信息见表1。表1朱鹮集群繁殖信息巢编号亲鸟环号雄鸟♂雌鸟♀巢高(m)产卵数(枚)出壳数(只)出飞数(只)1红色09红色10162222红色06无环14222…  相似文献   
120.
枯草芽孢杆菌α-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鸟枪法构建了供体菌的基因组文库,通过VP反应显色法进行筛选,从约7000个转化子中选出携带ALDC基因的重组质粒(pBG4~pBG5).绘制了pBG4插入片段的限制酶图谱.Southern杂交证明该外源片段来源于供体菌。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ALD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为构建带有ALDC的啤酒酵母工程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